一起來看三國 零下之翔33
不過公孫瓚確實是有真本事的,遼東屬國長史任期內,以數十騎兵擊敗數百鮮卑騎兵,升為涿令。
之後因為北方民族烏桓趁東漢內部暴亂趁機發動一連串侵略,都被公孫瓚順利討伐,因為公孫瓚的菁英騎兵都配白馬,於是「白馬義從」之名就開始傳播天下。
烏丸也因為被公孫瓚打到怕,從此遠離塞外,不敢再遇到公孫瓚。
說到異族外患,漢朝的軍事實力真的沒話說,就算是漢末三國時期,異族一樣都是被中原各地方軍閥修理得很慘,直到晉朝之後,邊疆異族才開始囂張起來。
接下來比較和三國演義不同的是討伐董卓之戰,十八路諸侯,事實上其實沒有到十八路諸侯,而公孫瓚在正史是保持中立,並沒有參加討伐董卓。
所以三國演義公孫瓚推薦劉關張三兄弟的情節,在正史是沒有紀錄的。
不過在《英雄記》有記載「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所以劉備是有參加討伐董卓過的紀錄,事實上可能就是打醬油而已吧。
討伐董卓結束之後,劉備就跑去投靠公孫瓚了,雖然三國演義是說去幫忙,公孫瓚也很有義氣把平原丟給劉備讓他有基本的實力可以養活自己,這時期劉備比較有收穫大概就是認識了趙雲。
劉備看人的眼光很強,第一眼就發現公孫瓚的手下趙雲與眾非凡,有意思的是趙雲在公孫瓚打工這麼久,公孫瓚竟然沒有重用,在亂世之中,公孫瓚沒有看人的眼光,就注定他早晚會失敗的下場了。
繼續回到公孫瓚,董卓被呂布殺掉之後,天下大勢很快又進入新局,而公孫瓚和袁紹同為北方最強的兩大軍閥,一場廝殺是避免不了的。
雖然是北方軍閥大戰,但是卻影響到全中國,兩大梟雄的導火線,最後因為劉虞全面引爆!
劉虞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彊的五世孫,除了漢室血統之外為人溫厚仁慈,是當時聲望最高的皇親國戚,也因為這點袁紹才想利用劉虞,擁立他為新的大漢皇帝,然後打出自己的天下。
說到皇親國戚,應該很多人也會想起劉備吧,
話說這時期的劉備雖然一直宣傳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分,不過根本沒幾個人會相信。
也因為公孫瓚和袁紹大戰,袁術自然就跟公孫瓚結盟。
不久其弟公孫越被派去幫助袁術與孫堅一同攻打周昂,不幸被亂箭被射死。
公孫瓚歸罪袁紹,上書朝廷袁紹十項罪狀,然後號召諸州郡共同討伐。
確定要打之後,袁紹本來要用自身勃海太守印綬給與公孫瓚弟公孫範作為巴結,但是公孫本是同一家,公孫範反而更加堅定支持老哥公孫瓚。
另外趙雲原本也是袁紹轄下的常山郡部將之一,之後跟常山郡部將討論之後,集體反叛袁紹,然後推舉趙雲率領該郡義軍去投奔公孫瓚。
投靠公孫瓚之後,出現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
公孫瓚問趙雲:「聽說冀州的人都欲依附袁紹,為何你獨與他們不同,難道是迷而知返嗎?」
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未知誰是明主,民有倒懸之危,鄙州議論,要投奔仁政之所在,因此我不投袁紹而投將軍。」
之後時任高唐令的劉備被襲,投靠公孫瓚,跟袁紹山東附近地盤戰的時候,劉備跟趙雲被派去幫田楷一起對抗袁紹,
劉備這時就對趙雲非常有好感,跟趙雲培養很深厚的感情。
界橋之戰,公孫瓚和袁紹第一次的正面大戰。
初期公孫瓚優勢很大,因為這時期的袁紹只有步數萬兵再撐,而公孫瓚則有騎兵步兵三萬為方陣,騎兵一萬為左右翼。
不過打戰這種事情,有時候取決不是兵力的優勢,而是主將的謀略領導力,袁紹雖然打仗很差,但是手下大將麴義卻是個智勇雙全的人物。
麴義面臨公孫瓚沒有畏懼反而以「先登死士」八百步兵與弩兵數千人應戰。
※「先登死士」麴義訓練菁英部隊,先登意思就是先頭部隊。
古代攻城,最先登上城頭的功勞最大,謂之「先登」,死士就是不畏死的勇士。
驕兵必敗,公孫瓚看到這個數量微笑,輕敵之心生起,直接下令 『白馬義從 』攻擊,這正是麴義最想要的局面,因為麴義已經埋伏一千多強弩手在盾牌之下不動。
等到騎兵近到射程之內,麴義下令全部射箭,一瞬間騎兵不只是受到傷害,馬匹也受到驚嚇,陣型一亂,麴義下令追擊,數千人追著數萬人大喊追殺,公孫瓚雖然想要重整隊形反攻,但依舊無法成功,加上精銳騎兵先鋒嚴綱被斬殺,公孫瓚於是留下一部分先擋著,然後率領本隊先撤退大營,誰知道麴義一路追到底,完全不給公孫瓚喘息時間,最終公孫瓚只能宣告戰敗,退回薊,屯軍勃海。。
此戰袁紹跟公孫瓚傷亡都不大,只有士氣方面的損失。
另外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當袁紹知道麴義打贏,立刻下令本隊也跟著進攻,但自己卻慢慢走,只有數百人在身邊保護而已,等到收到確定戰勝消息,袁紹就下馬卸鞍,稍事休息,誰知道公孫瓚部逃散的騎兵二千多突然出現,很快就包圍了袁紹展開攻擊,這時田豐拉著袁紹,要他躲到一堵矮牆裡,袁紹卻忽然英雄魂爆發大聲說:『大丈夫寧可沖上前戰死,躲在牆後,難道就能活命嗎!』
而這兩千騎兵因為不知道袁紹就在裡面,沒有往死裡去打,等到麴義領兵救援袁紹的時候就趁機撤走了。
之後雙方持續纏鬥有來有往,直到公孫瓚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前面有提到的威望很高的皇親劉虞,劉虞因為怕公孫瓚的勢力提先出手,但反被公孫瓚所敗成為俘虜。
然而最致命還是公孫瓚為了得到幽州隨便找個理由就殺了劉虞。
這導致原本支持公孫瓚的人才還有劉虞舊部一一跑去幫助袁紹,袁紹跟公孫瓚之戰的勝利天枰開始往袁紹的方向倒下去。
失去威望和人才的公孫瓚往後幾次大戰接連慘敗,導致公孫瓚開始龜縮,失去以往英雄氣概,只想要防守而已,就連附近部下有危機都不派兵去救,退無可退的公孫瓚最後只能選擇跟張燕聯合希望可以夾擊袁紹。
不過計策被袁紹看出,袁紹將計就計設下伏兵,公孫瓚中伏後,最後一點英雄氣概都不見了,再也不敢出城,然後全心修築城牆打造高樓,指望能靠防禦把袁紹兵糧耗盡自動撤退,不過袁紹軍師腦筋動得很快,城樓很硬那就掘地道就好了。
這時公孫瓚看到地道毀壞望樓,然後漸漸到達中央的土丘。知道沒有生機了,於是引火自焚。
有意思的是據說公孫瓚的首級被袁紹送到了曹操所在的許都。
公孫瓚一死,袁紹併吞其勢力後,已經是北方第一梟雄。
這時的袁紹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強大的軍閥。
天下一統的霸業已經不再是遙遠不可及的夢想了。
另外一提,這時期的袁紹是有機會搶到天子漢獻帝,幕僚的沮授曾經提出這個建議,不過立刻遭受到同樣是幕僚的淳于瓊就反對,認為漢朝注定滅亡,要是迎來天子只會綁手綁腳,而這時的袁紹已有稱帝的念頭,所以就決定不去搶天子了。
袁紹不搶,曹操自然就非常順利搶到天子了。
袁紹跟公孫瓚廝殺的時候,同為兄弟的袁術也沒有閒著,
因為當時袁紹和曹操還是結盟的關係,所以袁術就跟曹操發生一連串的戰爭,不過一直都是輸多贏少,最後只能先暫停跟曹操之戰,先把目標鎖定徐州,這時徐州的主人是劉備。
劉備能得到徐州可以說是幸也是不幸。
說真的劉備除了看人才的眼力很強,其逃跑的速度也是無人可比,有意思的是劉備投靠過得陣營,到最後都會被帶衰,死傷慘重,而劉備總是能在最完美的時機點就溜了。
但不得不說劉備除了運氣很強,確實是真有實力的,比起當時群雄爭霸,劉備可以說是資本最小,劉備雖然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但因為分封制度,加上據說劉勝生幸好色,生了一百多位兒女,到劉備父親劉弘那代早就怎麼都沒有了,而且父親劉弘又很早死掉,是母親以織蓆販履為業養大,過著貧窮日子長大,不過劉備可能自小就被母親灌輸皇室血統,所以人窮志氣大,當然只要是能成為皇帝,就一定會有一段不可思議的故事,聽說劉備家屋舍東南角籬上有一桑樹高有五丈餘,從遠方看上去很像車蓋,經過的路人都認為此家必出貴人。
因為在當時這樣的象徵是代表皇帝專用的御車。
而劉備小時候跟同齡小孩在樹下玩的時候,常常指著桑樹說:「我將來一定會乘坐這樣的羽葆蓋車。 」
※羽葆蓋車就是指皇帝才能用的專車。
當劉備叔父劉子敬聽到的時候常常提醒說:「你不要亂說話,讓我們一家遭滅門之罪。」
依照前面所說,劉備是皇親身分是有一點根據的,加上後來漢獻帝親自認證,所以就算是三國正史,也都認為劉備的皇親身分不是唬爛的居多。
繼續回到劉備的話題,劉備是如何拿到徐州的,
劉備因為公孫瓚的拉把,很認真跟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團結對抗冀州牧袁紹,不久就建立功勳而升為試守平原縣縣令,當平原縣令之後劉備因為外禦賊寇,在內則樂善好施,深的民心,不過也因為這樣得罪當地惡霸,因此派了殺手要去殺劉備。
更有意思的是,中國歷史紀載有名的刺客都很有個性,這位刺客發現劉備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領導,於是就放棄暗殺消失了。
不久之後,北海相孔融,因為黃巾賊餘黨攻城陷入危機,急忙派人去求救,這時候歷史有名的一位猛將登場了。
太史慈,此人智勇雙全,是三國五顆星等級的將才。
硬是從數萬黃巾賊餘黨殺出去找救援,不過在當時很多梟雄都另有想法根本不想浪費兵力去救,不過當太史慈帶求救信給劉備的時候,劉備雖然兵少但是答應救援,還驚訝說﹕「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劉備! 」
孔融成名已久,自小就是神童,三歲能讓梨更成為中國經典故事之一。
上一篇:一起來看三國 零下之翔32
下一篇:一起來看三國 零下之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