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1 21:26:52Pen Knight

神遊長安 (三) : 卜正字 加影音

 

---------------------------------------------------------------------------------

 

七絕:盛唐好世道 --by Zeno

 

好山好水好景觀

好詩好詞好句見

好酒好菜好席筵

好土好民好心滿

---------------------------------------

 

---by Zeno 習作參考 蘇軾 卜算子

 

 

一正端官方二意美善旺三心真誠信念揚公平聲譽響

四維正義長禮義廉恥賞五倫常固社稷樁民氣逐年()

 

後記

 

小字典中查字字義可是人物當然本位,要革除積弊,將陋習改正(PDCA),必需先將之正本清源。英文稱此為

Positive Side or Just Way in public (即正向正念) 。其對位字多矣,有反、邪、負(Negative)、側;歪、倒、副、偏等。相關成語、詞語甚多。

 

自秦漢至南北朝時僅達到<車同軌>作為中華文化載體之文字仍是一書多體,令學習及閱讀者多所困擾,一般民眾為了貪圖使用而不自覺地簡化漢字,更造成書寫混亂。為結束書不同文,達到唐初造紙技術精進後印刷統一之需求,及使文字及發音標準化,唐初推行彼岸有人稱之<四正文化大革命>正字運動 (對照近代大陸文革破四舊、立四新,與唐代有任何牽連嗎?)

 

看到現今彼岸人性貪婪自私、公民道德待舉,不禁令人擲鍵筆長嘆文革荒謬、愚民。基於中共意識形態政治正確的思想文化上的破舊立新,破四舊為對所謂封建舊思想、舊傳統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的一系列無情破壞(如對古蹟、文物、家譜的無法無天大量任意毀損行動)。立四新即建立新的洗腦革命化文化。

 

下面是摘錄之相關文革破四舊、立四新資料:

 

文革爆發,提倡“破四舊,立四新”,什麼都講“革命化”,革命化紅白喜事、革命化穿衣戴帽、革命化過年過節、革命化舉止言談……這些革命化從內容上講,就是要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念念不忘階級鬥爭,突出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活學活用,在用字上狠下工夫。何謂破四舊,立四新:“四舊”指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四新”指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從形式上看,就是堅持革新,移風易俗。如組織的集體婚禮,夫婦拿了《結婚證》後,到生產大隊的禮堂跳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時一種狂熱地表示對毛主席忠心、忠誠的一種集體舞蹈),最後給每對夫婦發一套《毛澤東選集》就算婚禮結束了,第二天照常去“抓革命、促生產”,下地去生產勞動

 

 

在彼岸文革紅衛兵一代,其對中華文化自暴自棄,只有一首登幽州台感懷詩可以形容,作者唐朝陳子昂(公元 661702) 字伯玉,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詩文如下:
(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唐初推行正字運動如下

 

正體正義正音正書,是唐朝推動正字運動的四個基本內容,缺一不可,是正字觀的基本核心。 唐朝將每個漢字原來三個內容之外,再增一個 正書內容,合為四個內容。四者之中,以正體正書為重點,前者表現文字的體形,後者則表現文字的書劃,即書寫時筆劃方式,可以說是唐朝正字觀的重中之重。

唐推行正體、正義、正音、正書達到<書同文>運動目標,它們也造成中華文化空前發展,而有唐詩宋詞傳世,供後代人們閱賞及學習創作。

 

可惜正音運動另一推動長期共用官式語言目標,因後來邊陲少數民族朝代統治中原,及士族遷徙,使河洛中原古語變亂,終致功敗垂成。但即使如此,也無礙中華文化傳承千年。筆者並不反對繁()、簡並用,如識簡書正、識正書簡、正簡並用。畢竟現代書寫已然被電子筆代替,繁、簡互譯軟體方便快速,略加修改即可閱讀。繁、簡只是如西文大、小寫與日文平、片假。

 

當初彼岸認為漢字用千年<方正>楷字難識、難學、難寫,致造成近代文明落後為由改用簡體及西式拼音,因電腦輸入科技飛快進步已不復存在,相反造成使用簡體字人閱讀古史、古典、古書、古藝術斷代困擾。仍保持使用繁體字華人,卻可悠遊於古大詩人們詩詞意境中;例如本人參訪詩人所述古蹟,及唐後古代文物展 (千年微笑彩俑展),可自行仔細欣賞無障礙。

 

本人詩文已介紹長夜穿越時空神遊詩仙思念之千年西京時,一紫衣官人告之<>字在盛唐意義,詳解將於後續另文說明。

 

---------------------------------------------------------------------------------------

 

 

附記

 

卜 算 子 【宋】李之儀 加影音

 

from  website:

http://163.20.173.1/~t88fh163/poem%20%20word/227.htm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作者】:

 

10381117,字端叔,號姑溪居士,滄州地棣(今屬山東)人。宋神宗朝進士,曾從蘇軾於定州幕府,後遷樞密院編修官。徽宗初年以文章獲罪,編管太平州。官終朝議大夫。詞以小令見長,有《姑溪詞》。

 

【注釋】:

 

《詞律》以為調名取義于“賣卜算命之人”。

《詞譜》以蘇軾詞為正體。又名《百尺樓》、《眉峰碧》、

《缺月掛疏桐》等。雙調,四十四字,仄韻。 

長江頭:指長江上游。   長江尾:指長江下游。 

“只願”二句:用顧夐《訴衷情》“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詞意。

 

定:詞中的襯字。在詞規定的字數外適當地增添一二不太

關鍵的字詞,以更好地表情達意,謂之襯字,亦稱“添聲”

 

品評:

 

借水寄情,始于建安詩人的徐斡的《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但唐宋文人詩詞對這種手法的運用卻更為嫺熟、精到與豐富,而此詞則又是其中的獨出機杼、尤耐尋味者。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深於情、專於情的女子。其芳心早以有所屬,但心上人卻與她天各一方,別多會少。“我住長江頭”二句便揭示她們之間的地理距離,言外頗有憾恨之意。

接著,“日日思君不見君”句則將這種憾恨之意和盤托出,令人想見女主人公徒自佇立江頭,翹首企盼的怨望情態。“共飲長江水”句複作自我慰解:兩地情思,一水相牽;既然同飲長江之水,自必心息相通。跌宕之間,深情畢見。“此水幾時休”二句仍舊寄情江水,卻又推進一層,以江水之永無竭時,比喻離恨之永無絕期。這是反用《漢樂府·上邪》中的“江水為竭”之意。

同時,為求變化生新,作者還採用設問句式,使語感得以強化,令人如聞女主人公呼天告地時的心靈顫音。“只願君心似我心”二句是女主人公對心上人的期望——期望他象自已一樣心無旁屬,守情不移。“只願”二字,既表明女主人公別無所求,但求兩情天長地久也透露出其內心唯恐對方負心的隱憂。雖屬直抒胸臆之筆,卻亦有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全詞托為女子聲口,發為民歌風調,以滔滔江流寫綿綿情思,不敷粉,不著色,而自成高致。毛晉《姑溪詞跋》推許作者“長於淡語、景語、情語”,並稱讚此詞“真是古樂府俊語矣”,堪稱中的之論。

http://cls.hs.yzu.edu.tw/shenhg/Images/tl_tone.gif】:from web http://cls.hs.yzu.edu.tw/shenhg/pg-ci0470-lvrvsur.htm

北宋時盛行此曲,萬樹《詞律》以為取義於賣卜算命之人。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結亦可酌增襯字,化五言為六言句,於第三字豆。宋教坊復演為慢曲,《樂章集》入歇指調。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韻)+|--||-,+|--|。(韻)&+||--,+|--|。(韻)+|--||-,+|--|。(韻)

 

===============================================================

 

To the elder's day:

 

 

 

 

靈芝草 2013-10-14 08:08:13

初學====更正(出學)

版主回應
呵呵!

用鍵筆偶也會寫錯別字!
2013-10-15 21:33:19
靈芝草 2013-10-14 08:06:59

【正】【大】是書法出學者必學
我的父親年代都是用毛筆
所以從小我的父親只叫我寫《正》《大》
他說寫"正"就是把毛筆字的一橫 一豎 寫的有力和端莊
寫"大" 就是一撇 一那 可以揮毫磅礡與溫文儒雅

你說對嗎?
可惜我書法沒練好!

版主回應
原來您有練過
佩服ㄋㄟ
能正大才有光明
古代官府衙門好像門楣上都有此匾額
2013-10-15 21:31:35
(悄悄話) 2013-10-14 0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