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3 23:50:35 Liliane

哲學家的搖籃──法國的哲學教育

採訪報導何淑真〈人本教育基金會教育中心副主任〉200703


法國數學家巴斯卡(Pascal, Blaise,1623-1662﹞說:「人是一根脆弱的蘆葦,但人又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 啟蒙時代以來,法國出現許多像巴斯卡這樣的大師級人物。像提出「我思,故我在」的數學家笛卡爾、法學家孟德斯鳩、既是歷史學家又是詩人的伏爾泰、愛彌爾的作者盧梭、提倡自由思想與無神論的狄德羅、一直到近代存在主義的沙特等等,這許許多多的文學家、數學家、音樂家,常常也同時是哲學思想家,讓近代法國在哲學思想上成果輝煌。這輝煌的過去奠定了法國近代人文教育的傳統。即使在考試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哲學的影響力。

法國的高中畢業會考,通常在6月中旬,簡稱bac (baccalaureat)。大學錄取是依據高中畢業考試成績。有的大學有自己的專門考試,稱為 concours法國的高三分文、理、經濟科。每科的作文考試都有三題,三題中可以選一題作答。 兩年前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其中一科的作文題目是﹕哲學是否可以獨立於自然科學?人的自由是否受勞動的必要性所侷限?我們能否說服他人接受一件藝術品是美的?某年的題目則是:

文科
一、「我是誰?」這個問題能否以一個確切的答案來回答?

二、能否說:「所有的權力都伴隨以暴力」?

三、試分析休謨論「結伴欲望和孤獨」一文的哲學價值。「『結伴』是人類最強烈的愿望,而孤獨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懲罰。」

 

經濟科
一、什麼是公眾輿論能承受的真理?

二、「給予的目的在於獲得」,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則?

三、試分析尼采論「罪行與犯罪」一文的哲學意義。作者在文中提出問題:輿論在了解了犯罪動機和作案具體情況後,即能遺忘錯誤。這種現象是否有悖倫理原則?

 

理科

一、能否將自由視為一種拒絕的權力?

二、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是否受科學知識的侷限?

三、試分析盧梭論「人類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學含義。盧梭說:「我們對同類的感情,更多產生於他們的不幸而不是他們的歡樂。為共同利益聯繫在一起的基礎是利益,因共處逆境團結在一起的基礎是感情。」

 

這樣的考題,可不是空穴來風的。在法國,哲學的地位與法語、數學和物理這些主課不相上下。根據法國教育部頒發的大綱,哲學課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法國普通中學的學生升入高中以後,就開始分科上課,根據個人的愛好和專長選擇文科、經濟科或者理工科。但是無論是哪一科的學生,上了三年級,哲學都是必修課,文科的學生每周要上7個小時的哲學課,而經濟科和理科的學生也分別要上4個和3個小時的哲學課。

平常老師們怎麼進行哲學教學呢?有的老師依照主題選文章,比如以「真理」、「正義」、「美」這些主題,來讓學生作討論;也有的老師選不同的哲學家來討論。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同,怎麼進行是老師決定的。法國教育當局為了避免填鴨式教育,不讓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死背大綱,所以高中會考的題目一向都很靈活,不會出一些瑣碎的問題。這些考題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甚至連哲學家之間也沒有共識。

曾經有個非常有名的例子:在 1992 年前後,考題中有一題只有「風險(le risque)」兩個字。結果,有一位學生的回答是:「就像這樣!」在法文中,只有三個字(Cest comme ca!)。這位考生的確是冒著極大的風險這麼作答,這可能是深思熟慮後的回答,可能是耍賴的開玩笑,我們無法判定,但結果是:這名考生得了十八分(相當台灣90分看來,閱卷老師是願意欣賞的。 

全世界大概就是法國在高中開始,就實施哲學課程。法國內部曾經有反彈的聲浪,理由是-這樣作太菁英教育了,不是每個人都能瞭解深奧複雜的哲學理論。 1990年代前後,哲學課程瀕臨廢除的邊緣。以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註)為首的一群哲學家,認為「其實不是哲學課程太難,也不是一般人不懂,是不會教的問題,也就是說,問題出在教學方法。」他們認為,高中哲學課是「不會教」的問題,而不是「太難、不好懂」的緣故。當時,他們為了證明這件事,這群哲學家親自到高中教哲學,並拍成錄影帶,公開放映!結果,事實證明,真是那些中學的哲學教師不會教哲學,而不是哲學思辯只屬於某一小群菁英。後來,高中哲學課程還是被保留下來。

哲學課程能夠產生的具體影響是什麼?去過法國的朋友會知道,「哲學咖啡館」在法國大行其道。有些街頭普通咖啡館,每週固定開闢專門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兩小時),聘請 一兩 位主持人,組織咖啡館的客人探討哲學問題。經常組織哲學討論的咖啡館在巴黎有三十多家,在法國全國有二百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在巴黎第四區巴士底獄廣場的「燈塔咖啡館」。這裏是「法國哲學咖啡館協會」的總部,這裡定期出版《哲學咖啡館月刊》,報導各地哲學咖啡館的活動情況。每個哲學咖啡館都有自己的特色,每次參加討論的咖啡客從十幾人到幾十人不等,這裏面既有教師和大學生這樣的知識份子,有來自企業的職員和工人,也有剛從菜市場出來的家庭主婦。通常討論開始之前,主持人首先徵求參加者的意見,確定一個討論題目。題目可大可小,有虛有實,比如「我們愉快嗎?」、「你認識自己嗎?」、「人們必須永遠說真話嗎?」「寂靜是否是靈魂的音樂?」等等。 客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著選定的題目自由發表看法。主持人適時幽上一默,或者引用一句名言警句,起個穿針引線的作用。討論到興致勃勃的時候,客人們往往不是叫一杯咖啡,而是大聲招呼服務生「夥計,拿紙筆來!」,以便記下稍縱即逝的思想火花。也許有人會覺得法國人如此熱衷於哲學,活得會不會太累?其實,正如一位哲學咖啡館的參加者在討論關於「愉快」的題目時所說的﹕「能在生活中當個重要的人固然是愉快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當個愉快的人。」

 

註:德希達,解構主義大師,在1967起發表了「言語和現象」、「書寫語學」、「寫作與差異」幾篇論文,奠定了解構哲學的方向。

資料來源:
1
、人民網站翟華「法國人人都是哲學家」、遠流博識網聊齋討論版。
2
、感謝成功大學外文系教授陳健宏、台灣留法學生小威、法國朋友
   Florance
,提供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