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3 20:53:39zeck

非常訪談:李積盛專挑客戶問題!

報導:葉鳳玲
圖片:蔡复丞/受訪者提供
創意講師.李積盛(Jason ZECK LEE)

背景:33歲,創意國際知識管理集團總裁、思考樂專案策劃公司總監;1998年踏入講師界,多次受邀到中國、台灣、香港、汶萊及新加坡授課及分享;畢業于馬來亞大學社會管理系,全美最佳商業談判教練 Roger Dawson親自授證為專業談判講師;全球第一位華人被美國 Excellerated Business Schools Inc受證的課程總執行長/總監。

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兩個結果,一是成功、得到;二是學到。
我們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完全沒有失敗可言。

想上李積盛(Jason Zeck Lee)的課程或是找他諮詢,必須有個共識:Jason只會拋問題,不會有答案。因為他專唱反調,顛覆傳統解決問題的模式,激發客戶的思維,往問題的核心走去……

李積盛涉及很多領域,企業教練、創意講師、職場專家、演說家、企業家、作家……如此豐富的職場生活,而且性質一律不是在講說,就是在思考出策略──他是不是每天都得動腦筋?

他“哈哈”兩聲,說:“很多人覺得紅色配綠色很難看,我在街上看到紅綠配的景物時,會往‘噫,這樣看也是一種顏色’的方向去思考。搭輕快鐵的時候,我會看著對面的人或是站外風景,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看到一個人坐著看書,我也會去猜想他在看什么書?在等什么人?”描述了好多日常習慣,李積盛最后說他很喜歡用腦,“我覺得一旦不用腦,它就會生鏽。”

喜歡用腦思考,也喜歡讓人用腦思考,這是李積盛的風格,也是他和一般企業諮詢師不同的地方。上過他的課程或是找他諮詢的人都有共識:Jason只會拋問題,不會有答案。遇難題就要尋找解決方法,怎么他卻大唱反調?原來他有一套想法:“我在想,來找我諮詢的人既然知道問題的發生,他可能已有答案,我的工作就是幫他找出他想要的答案,答案不在于我,就這樣簡單。”

他認為,許多事情都有答案,只不過人有時候會被當時的環境、心情而掩蓋了答案的存在。所以,他喜歡不斷的拋問題給對方:你要的是什么、你覺得怎么做才是最好、是不是有更好的選擇……就在拋接的過程中,帶領他往核心問題去思考。

包裝自己當品牌推銷

說得多,教得多,李積盛今年的計劃將專注在個人品牌的經營上。他說身為創意人,每次跟別人講品牌要怎么做、去想別人想不到的東西,可是從來沒有想過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直到去年,他覺得應該朝往另一個人生階段了,于是自創“ZECK學堂”為個人品牌。在本地教育培訓界,把自己當作產品,自創個人品牌的案例不多,他笑稱:“這有點像把自己包在盒子裡,然后綁上蝴蝶結、貼上價格,推銷出去。”

他表示,21世紀裡個人品牌顯得尤其重要,因為當我們向別人表明身份的時候,多數的人往往只記得他所任職的企業、組織名字,而對他個人沒有什么印象。“個人品牌就是向別人表明我是誰、我的專長等等個人資訊。如果你希望留給別人一個印象,並且結下未來的合作機緣,經營個人品牌是必需的。”

四本精神糧食
早餐吃到宵夜

自創品牌的第一步便是實現七年來懸宕未決的出書計劃。二月,李積盛著寫的四本書《早餐》、《午餐》、《晚餐》、《宵夜》終于出版了!這個“終于”不是誇張,因為在過去七年裡,每一年都有台灣出版社邀他出書,但他從來沒寫過一個字。

“書的內容都是一些短文,裡面還有我的插圖和攝影創作,以及我愛吃的一些簡易素食食譜。”每一本書的文字內容其實已隱含在書名裡,《早餐》是激勵短文,讓人的心靈也跟著飽飽的;《午餐》是提升人際關係的職場祕訣;《晚餐》以電影和歌曲含義分享溫馨生活話題;《宵夜》則是睡前的寧靜小語。

七年醞釀而出的四本書,讓李積盛有夢想成真之感。在某程度上,夢想成真代表了成功,如今收獲成功,他覺得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已在眼前展開。好奇地問他如何看待成功與失敗,聽到的是一種謙卑學習的心態:“我只相信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兩個結果,一是成功、得到;二是學到。我們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完全沒有失敗可言。”遭遇的每一件事情,他視之為得到、學到兩大自然在循環,失敗或成功,攪亂不了他。

李積盛答問錄:

開發腦力取代勞力
創意領先世紀

在現代的知識經濟時代裡,智力經已取代勞力,創意培訓可會是現在及未來的一大學習趨勢?

以前我們經常說這個品牌 Made In America、Made In Japan,注重的是”Made In”這個部份。舉例,Nike是美國品牌,如果你買的那雙 Nike球鞋是Made In Indonesia,你會覺得付出的那個價格好像並不符合該有的價值。

可是現在更多人講究 Created In而不是 Made In了,就連芭比娃娃設計師的照片也被放在芭比娃娃的盒子裡面,這說明大家轉而注重研發點、研發人,也就是創意的來源。在21世紀,如果你要真正跑得快,就要懂得如何銷售自己的腦袋(創意)。

八年前我開始踏足創意領域的那個時候,其實已經有不少的中文創意培訓,只是沒有英文做得那么蓬勃、那么好。我遇到的一種情況就是,很多人其實並不是修這一科的,他可能跟某某某上過課,然后自己出來授課。我和其他外面課程不同的地方,在于我在大學裡本來就是唸這一科的,所以我的課程是屬學術性,教學模式也不一樣。對我來講,這八年裡能在這行站得穩,算是比較幸運的人了,因為外面亂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創意非大不了的事
煮菜下鹽都是

作為一位創意講師,可以分享您在日常生活中的創意來源嗎?

創意是可以自我訓練,也是每一天都可以發生的,因為創意是無所不在的東西。我們的思維模式可以分為四種:文字、數目、顏色、音樂。當你正在思考今天要穿什么的時候,你可以用文字思考,像西裝、褲子等;用數目思維的話,你可以想星期幾穿過這套衣服?你要穿幾次?音樂思維則是你希望穿出來像是藍調的感覺,抑或出去玩的感覺等等。這四種思維模式可以幫助我們去思考出有創意、有用的東西,只要你願意用腦。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多看一些讓自己聯想的書本或電影,激發你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還有就是不要看食譜煮東西,因為當你煮的時候,只憑感覺把僅有的原料煮出一道菜餚來,它會刺激及加強創意的發揮。

不要小看煮菜對于創意發揮的影響力,其實就連你隨便憑直覺放鹽這個小動作,也是創意的過程,只是你看到或看不到而已。我的聽覺滿強的,所以我比較喜歡使用顏色和音樂思維去思考事情。

想要贏人先讓人贏
互惠智取雙贏

您似乎對人這個課題很有興趣,除了有輔導、心理學、人文的學歷背景,還有談判講師的專業認證。在商場中,每個人都想得到最大利益,那是不是表示,在商業談判,要極力爭取贏面呢?

我覺得談判的最高境界是沒有一個人是輸家,讓對方感覺到他贏了,而其實你自己也是贏了。這個雙贏局面的關鍵在于:讓對方先贏你,你才可以贏。

舉例,我們做事情是要利己還是利他呢?利己損他不能做,利他損己也不能,損他損己更不能,那么利己又利他就是最好的局面。可是利己和利他兩個之間,誰排首位呢?我比較提倡的先利他再利己,因為當你先利對方之后,你就會看到很多東西同時也是在利己。

舉例,我們經常說把人做好,一切東西都會變成好,所以首先便要懂得先利他再利己。你要知道當對方不開心,拿不到他要的東西,他是不會給你要的東西的。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把自己視為中心點,產生很多問題出來,因為你都是從自己的視角去思考,而這些並不一定是對方要的東西。福建話說“做到流汗還給人嫌到半死”,就是說明了竭盡所能並不一定就是在做對的東西,21世紀已經不再看重勞力,而是智力取勝。

人性情理雖大不同
創意不分民族

一般人都認為西式管理太理性,而中國式管理強調人情,就您為國內外企業授課的經驗,華人及洋人企業是否那么的大相逕庭?

兩者確實不一樣,華人企業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對事情計算得清楚分明,覺得自己是最好的,學習心態也比較弱,希望下面被領導的人去學習,而不是上面的領導層。第二種呢,求知欲非常強烈,雖然他已經聽過課了,可是會一直打電話來諮詢。

外國企業一般會給你很大的空間,只要你能說服到最高領導,讓他知道你會怎么做,然后再把你的承諾全部做出來,他就會放手讓你自由發揮。在授課的時候,跨國企業要求的是包裝過的配套,而華人企業往往告訴你隨便就好,然后這邊扣,那邊扣的。

但是在創意上,並沒有西方或東方思維之分,它跟技巧有關係,這說明它是有方法的。創意有一個基本原理,創意是先進發明,創意也可以是模仿,你可以從模仿中做改變,就變成自己的品牌了。

東西方之分可能在于很多的西方國家把他們使用的思維模式整理出一套學術來用,造成西方國家有很多方法可以參考。東方國家也有,但是東方國家並沒有像西方那樣以文字化整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