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5 11:57:53zac少

九鐵危機

背景
素有「獨立王國」,退休高官俱樂部之稱的九鐵,早在楊啟彥主政時期,便存在各種弊端,九鐵管理層更被外界批評為抗拒改革及管理封閉的鐵壁銅牆,爆出不少醜聞。長期以來,政府不但沒有盡到監督者的責任,而且縱容九鐵管理層自把自為,對其錯失視若無睹,以致九鐵逐漸變成獨立王國,尾大不掉。

隨覑社會民智的開啟,所有公營機構的負責人都明白,市民對公營機構的問責性和透明度的要求正不斷提升。向公眾問責是文明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大潮流。

港府在2001年發現九鐵管理混亂,找來能將冰山劈開,作風強硬、六親不認的少帥田北辰取代楊啟彥,於是修改法例,分開主席和行政總裁的職權,以加強機構的問責性,希望可以互相制衡,互補不足,改善管理,但由於雙方權責不清,結果弄巧成拙,主席和行政總裁不但無法互相制衡,反而經常互相掣肘,令各種矛盾及衝突不斷累積,最後終於導致今日的僵局。

問責制的一大特色,就是主要官員須為轄下的政策範圍負上政治責任。然而,各問責局下的公營機構主席,卻不一定保持一種必然的上司和下屬關係。
如果公營機構的主席對問責局長的意見言聽計從,大家自然相安無事,但如果雙方意見相左,或者主席大展拳腳的意願得不到官員的「背書」,雙方齟齬不斷,或者主席與官員各走極端,員工就無所適從,公營機構的管治就易混亂。

在以往公務員治港年代,公營機構為保持自主性,通常與官員保持距離﹔而有「鐵飯碗」保障的公務員,由於有人肯為他們負上一定的政治責任,亦樂得放權。可是,在問責制下,主要官員與公營機構主席分享權力,隨時要為各機構的問題負責(例如楊永強就要為醫管局在SARS期間的表現負責),可是,問責局長卻未必有權左右公營機構主席的政治委任。這樣的政治制度安排,是問責制與公營機構的「深層次矛盾」,並非撤換主席或行政總裁就可以解決。

九鐵內部問題複雜,非一言足以道破,但很明顯,事件雖指向田北辰而來,其實是新舊管理文化之爭。


導火線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田北辰與管理層之間的嫌隙,已醞釀累積了一段時日,雙方的是非對錯,也不是一時三刻就說得清楚。是次決裂的原因卻也並非九鐵管理層「引入問責文化與透明度」的問題,說得那樣膚淺,從明報明日社評可見原因甚多,如下﹔
一)兩鐵合併一事懸而不決,九鐵行政階層人人自危,希望以田北辰為首的管理局向政府爭取承諾,保證會公平對待九鐵人員,田北辰向環境運輸及工務局長廖秀冬反映,廖為免影響與地鐵的談判,只作了籠統的安撫。一些九鐵高層人員擔心,自董建華辭任特首後,田北辰似未獲政府全力支持,恐怕無法為九鐵員工爭取最大的保障﹔
(二)楊啟彥主政期間,九鐵有「獨立王國」之稱,特區政府為了制衡九鐵管理層,將主席與行政總裁職位分拆,安排作風硬朗的田北辰當主席,督導圓融老練的黎文熹所領導的行政階層,並以兩鐵合併在即、九鐵前景未明為理由,一直只讓黎文熹當署理行政總裁,五個總監中有三個也未能坐正,形成了田強黎弱的格局,但田北辰畢竟並非全職為九鐵服務,在行政架構上黎文熹才是機構日常主管,每遇重要行政決定,到底該由代表管理局的主席說了算,還是由統領部門主管的署理行政總裁拍板,往往混淆不清,矛盾和衝突不斷積累,﹔
(三)九鐵近年發展屢受挫折,票價在議會的政治壓力下不能增加,西鐵因新界西北人口遠遜預測而嚴重虧蝕,最賺錢的羅湖過境線,自落馬洲實行24小時通關後,不斷流失乘客,馬鞍山鐵路情雖較西鐵略佳,也要推大折扣的月票救亡。地鐵有地產收益補貼鐵路營運,近兩年受惠於樓市復蘇盈利大升,九鐵早年為減風險放棄地產,如今為發展新線財政緊絀,且負面新聞不斷,員工的自豪感大打折扣,管理局亦缺乏銀彈來鼓舞員工士氣﹔
(四)2002年實行高官問責制後,社會大眾對公營機構的要求與日俱增,田北辰認同這個趨勢,每當九鐵發生引起公眾關注的事故,他都主張向公眾和盤托出,主動承認責任,甚至帶頭批評機構的表現。這種作風頗受公眾好評,但與九鐵的傳統辦事文化格格不入,員工普遍不滿,認為主席「手指拗出唔拗入」,最近發生的裂痕事件,九鐵工程人員遲了約20天才向管理局匯報,導致廖秀冬公開譴責九鐵,田北辰被迫興師問罪,令本來已經欠佳的關係變得高度緊張,加上最近九鐵事故頻頻,人心動盪,田北辰不但沒有袒護他們反而諸多批評,管理層及九鐵員工對此頗多怨懣,故黎文熹振臂一呼,千人響應,一場轟轟烈烈的「兵變」就此引爆﹔

(五)九鐵近年推行浮薪制,行政人員部分薪酬由固定變為浮動,按個人及機構營業表現,由管理局決定發放多少及有否額外花紅。這個制度用意良好,但今年發放浮薪及花紅的時間遇上裂痕事件,而九鐵過去制訂的發放準則,並不包括重大事故影響公眾形象,管理局唯有如常獎賞行政人員,結果輿論譁然,田北辰在傳媒炮轟下無言以對,行政人員在輿論壓力下「自願」捐出額外花紅,表面上平息了一場風波,但亦引爆了積累已久的不滿,導致全部5名總監及19名總經理聯署支持黎文熹上書管理局,謀求迫走田北辰。黎啟憲首先宣讀聲明,「力數」田北辰。他表示,目前九鐵的管治方式,有些地方並不協調,九鐵員工「完全同意」署理行政總裁關注的問題,例如「責備文化」、缺乏信任,以及主席經常與公司及公眾劃清界铫的態度。他直指,在很多情況下,主席不時講求短期利益,將長遠利益擱置一旁,甚至受到損害,而且他們感到事態正每愈況下。

田北辰的盲點
九鐵號稱為退休高官俱樂部,田北辰改變了他們的會規,等於要他們將既有的利益拱手相讓,故這些人必然以各種各樣的藉口負隅頑抗,拒不就範。事實上照坊間報張所指, 田北辰無論在個人或處事手法上有著一定的盲點(缺點) ﹔

(一)田北辰西人脾氣,鬼佬作風,不識時務,薄情寡恩,只知按本子辦事,不懂得收買人心,
最近九鐵事故頻頻,人心動盪,田北辰不但沒有袒護他們反而諸多批評,管理層及九鐵員工對此頗多怨懣,田氏推動的改革或許過急,從而激化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二)他辦事作風太過西化,而屬下又不習慣對上司說太多負面的話,以致問題一發不可收拾﹔

(四)田北辰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剛直個性表露無遺,但他這種鹵莽及不識人情世故的個性,也增加了其日後工作的壓力和種下了今日的禍根。還記得田北辰甫當上主席,即在公眾面前和九鐵老臣楊啟彥展開一場語驚四座的明爭暗鬥,當時楊啟彥為表善意,在記者招待會上說:「田先生除了是九鐵主席外,也是我的好朋友。」但田北辰即時反應:「希望你唔好介意我們並不是好朋友。」楊啟彥熱臉貼上冷屁股,其尷尬和憤怨可想而知﹔

九鐵號稱為退休高官俱樂部,改變了他們的會規,等於要他們將既有的利益拱手相讓,故這些人必然以各種各樣的藉口負隅頑抗,拒不就範。


田北辰的施政
事實上,田北辰雖非九鐵的理想主帥,但他也有可取之處,就是勇於改進九鐵舊有傳統文化,尤其敢於公開內部醜聞,使公眾得到更多知情權,引發輿論批評監督。只可惜其人志大才疏,兼且身邊無兵無將,公開了九鐵連番事故,卻苦無良策革故鼎新。

(一)例如規定列車延誤超過8分鐘就要向外公布,改變以往需要20分鐘的延誤才向外公布的做法。

(二)較早前東鐵列車的裂痕事件曝光後,他要求深入徹查,甚至不惜與管理層劃清界線。

(四)在涉及15億元的西門子事件中,更罕見地徹查管理層,最後行政總裁楊啟彥因西門子事件而不獲續約。

這些重視民意訴求、將透明和問責放在首位的作風,與九鐵傳統以專業主義為依歸的取態明顯不同。可惜他的改革遇到阻力是可以眾所周知。

現要面對的問題
聲援黎文熹的部門主管說,田北辰的管治令九鐵員工士氣每愈下,出現了責備文化,他更將公司的長遠利益擱置一旁。部門主管「倒田擁黎」的用意明顯,更選擇九鐵管理局召開會議時公開指摘,施壓之意,不言而喻。
可惜,部門代表始終沒有舉出實例,拿不出具體證據,說明田北辰哪些措施是「將公司的長遠利益擱置一旁」,這種說法,既欠說服力,也令人心寒。文革時間,江青順口胡謅,硬說有人要毒害她,於是夜闖中南海西花廳,要脅總理交出權力,是近代史上「逼宮」的戲劇性一幕,我們不希望這些只講奪權,不問理性的荒謬場面,在香港重演。

另一方面,假使田北辰真的得到曾蔭權挽留,人們不禁擔憂,田北辰與黎文熹經此一役,雙方「深層次矛盾」盡情暴露及不斷加深,可謂全無互信基礎,又怎可好好合作,怎可管理原本已是百孔千瘡的九鐵呢?

即使政府成功挽留田北辰,讓他繼續擔任主席,他亦很難再獲得九鐵員工的信任,
雙方根本無法再合作下去,與其如此,當局何不果斷一點呢?

那五名總監及十九名總經理曾經聲言與黎文熹共同進退,對田北辰則是「有你冇我」,那今後九鐵勢淪為田北辰與黎文熹等人的肉搏擂台,每時每刻都在各個領域較量角力。車底組件裂痕的破壞力還遠不如管理層的裂痕,每天近百萬九鐵乘客在此威脅之下,安全成疑。

很明顯,此舉是要向正在開會的九鐵管理局陳兵晒馬,顯示管理層的實力,並且團結一致,和田北辰勢不兩立。這種毫不掩飾的權力鬥爭,即使在普通的小公司,已經難以容忍,何況出現在像九鐵這種和公眾利益息息相關的大公司,更是非常嚴重的事件。

如果因為大批受薪員工聯署上書,政府委任的管理局主席便要「執包袱」,此例一開,還有誰敢當公共機構的主席或董事﹖就算勉強做了,誰還敢逆機構員工的意向講話﹖公共機構豈非變成由工會說了算數﹖
再者,九鐵行政階層對主席的作風若有不滿,應該由行政總裁聯同5名總監直接向主席提出,據道理力爭,盡人情規勸,當爭取與規勸都沒有效果,才把問題交上管理局要求仲裁,若仲裁無效便集體請辭,這樣才是堂堂正正的做法。九鐵的行政人員事前不打招呼,以接近「兵變」的形式發起「倒田」行動,手法令人心寒。就算田北辰被迫下台,繼任者還可以信賴這批行政管理人員嗎﹖兩鐵合併後,地鐵董事局還敢不敢用這批人﹖

若九鐵「兵變」成功,其他公營機構必爭相倣效,以「人民力量」推翻其不滿的領導層,此例一開,香港將永無寧日,對特區政府正在推行的問責制及管治威信將帶來嚴峻的挑戰。 所有政府機構必成為權力鬥爭的場地,任何擁有「人民力量」的人,都可以畫地為王。三司十一局的問責官員也可聯同十六萬公務員簽署上書,「表示和曾蔭權管治方式有些不協調,曾不了解香港文化,把香港的利益和長遠發展擱置一旁,令公務員士氣每況愈下。」只要將九鐵的聯名信稍改幾個字,便可一物二用,逼曾蔭權辭職。

問題不在於誰是誰非,而在於以黎文熹為首的管理層逾禮,破壞了政府和公共機構的管理秩序。


結論
小弟未敢莫論

下一篇:c7 啟發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