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3 14:14:14周老師

脂肪質與量 影響心臟健康

作者:林天送

林天送專欄最近美國醫學協會學刊有三篇長達37頁的婦女健康研究(WHI)論文(JAMA 295: 629-666,2006),這是一個最大規模及最長時間的「低脂飲食與疾病」的研究。分組進行,八年的調查與統計發現:那些採取低脂飲食的婦女,她們罹患乳癌、大腸癌心臟病以及腦中風的比率,與那些無控制飲食的人相比,稍有差異,但並沒有真正的統計意義;這結論與過去的醫學研究論點有出入。

這研究的對象是將近4萬9千名50至79歲的婦女,她們有二個特徵:(1)更年期後過著高脂的生活。(2)體重指數(BMI) 的分布是:26%低於25,36%介於25~29,23%介於30~34.9,15%超過35,一般婦女的理想健康BMI是24,故有74%的婦女屬肥胖,肥胖是健康的最大殺手。

★人造奶油 比豬油還壞

飲食的控制與內容:(1)在1993年研究開始時,這些婦女的脂肪量佔總飲食熱量的35%,研究計畫是要增加蔬菜水果的量,而減少脂肪量,但保持總能量,原先目標是要把脂肪量降低到20%;第一年勉強達到24%,但八年下來的平均值僅29%,故攝取「低」與「平常」脂肪的分組及結果也就顯示不出大差異。

飲食的內容也是一個問題,當WHI剛開始時,對脂肪的種類及其營養效應並不很了解,故只控制脂肪的總含量,而沒有限制脂肪的種類。目前的了解是不飽和的脂肪酸(大多數植物油)有益健康。飽和脂肪酸(動物油等)則會提LDL高膽固醇,有害健康,但魚油是含ω3的好油。另外,氫化脂肪是把不飽和的植物油轉化成飽和的固態,這類的人造脂肪比豬油還壞。

★低脂飲食保護心臟

心臟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以及腦中風,美國更年期後婦女因心臟病死亡的人數比因乳癌死亡的人數要高五倍。雖然研究的結果沒有顯示出低脂飲食減少心臟血管疾病的罹患率,可能是因低脂不夠低,也可能沒有去限制脂肪的種類。最近的營養研究發現:飽和脂肪及轉化脂肪不容易在心臟血管流通,容易累積在血管皮層,再經自由基的破壞就變成血管粥化,是心臟病的先兆。但不飽和的植物油、魚油有保護血管作用。

不過,詳細去看WHI的統計發現,低脂對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有幾個效應:低脂飲食降低LDL膽固醇、降低血壓、降低血液凝聚因子。最明顯的改變是發生在那些採取最低飽和脂肪及氫化脂肪而食用多份蔬果的一群婦女,這與過去的研究報告並沒有什麼不同。

★其他影響心臟健康的因素

另外,心臟血管疾病的病因除了脂肪的攝取量以外,還有鹽、抽菸、運動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心臟血管的健康。又肥胖容易引起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的一個併發症是心臟病,故脂肪攝取量的控制(不超過二成的總能量)及避免飽和脂肪及氫化脂肪最為重要,攝取低脂飲食再加降低總能量,一定可以達到保護心臟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