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一場沒有多少人注意的殘酷災難,饑荒來了
48小時內110人喪生 索馬利亞恐爆發全面性饑荒
作者傅莞淇 | 上報 – 2017年3月5日 下午3:42在總統宣布旱災成為全國性災難後4天,索馬利亞總理海爾(Hassan Ali Khaire)4日表示,西南部地區於過去48小時內已有110人喪生。這是索馬利亞這波旱災首次公布的傷亡數據。人道組織擔心,情況若未獲改善,可能將爆發全面性的饑荒。
總理辦公室聲明表示,目前情況對牧業人民相當難熬,有些人同時受飢荒與腹瀉所苦。過去48小時,拜州(Bay)已有110人因此喪生。海爾在與應急委員會會晤後表示,政府將盡其所能做出回應,也呼籲人民協助垂死的同胞們。
水資源匱乏 恐爆發霍亂
大多數受害者為感染水傳播疾病的女性與孩童。雖然他們知道水質並不安全,但已沒有其他的選擇。聯合國專家已指出,在缺乏乾淨飲水的情況下,有爆發霍亂的風險。據當地媒體報導,拜州等地已有數十人死於霍亂。
約26萬索馬利亞人民在2010-2012年間的旱災因飢荒而死。聯合國估計,目前超過500萬人民處於食物匱乏的狀態。如果情況沒有獲得改善,全國半數人口都將面對饑荒風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亦在2月表示,索馬利亞旱災在2017年可能導致27萬名孩童嚴重營養不良
旱災及戰事夾擊
這次旱災的部分原因是聖嬰現象影響。除了位於東非的索馬利亞,南蘇丹、奈及利亞與葉門也被聯合國認定為面臨饑荒危機的國家。
尤其索馬利亞仍受內戰肆虐,數十萬流離失所的人民居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內。包括首都摩加迪休(Mogadishu)在內的許多地區頻繁受到斯蘭極端組織「青年黨」(Al-Shabaab)攻擊。在受青年黨控制的城鎮與鄉村地帶,救助團體可提供的協助有限。
2月28日,索馬利亞總統法馬喬(Mohamed Abdullahi Farmajo)宣布旱災成為全國性災難,並呼籲國際提供協助,避免人道悲劇上演。近來已有數千人湧入首都尋求糧食援助。北部地方領袖表示,65%的牲口已經死亡。
閻紀宇專欄:一場沒有多少人注意的殘酷災難,饑荒來了
作者閻紀宇 | 風傳媒 – 2017年3月1日 上午7:16
去年底至今,國際新聞被一個人佔滿了版面,歹戲拖棚欲罷不能,美國一位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如此形容:「川普就像坐在金龜車裡放屁,怎麼樣都驅散不了。」
當然這並不表示世界其他地區都圍繞著美國新政府打轉。亞洲有北韓金正恩派刺客殺兄;中東地區有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屯墾區爭議惡化、伊拉克政府軍搶攻第二大城摩蘇爾(Mosul);歐洲迎來荷蘭、法國與德國的關鍵大選。就連美國本身,都有奧斯獎史無前例「詐胡」搶去川普的鋒頭。但是來到非洲,則是一幅駭人的光景:饑荒。
所謂「饑荒」不只是「許多人吃不飽」,WFP有明確且嚴格的定義:20%民眾嚴重缺乏糧食、急性營養不良比率超過30%、死亡率超過每萬人每天2人。人類上一次「饑荒」2011年7月發生在東非索馬利亞,5年多前的事。
就個人而言,一旦體重因饑餓流失達18%,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就會開始錯亂,導致器官衰竭、死亡。饑荒中倖存的兒童,往往會出現生理與心智發育遲緩的問題,禍延一生。
南蘇丹──全世界最年輕的國家,難逃內戰摧殘
這個月21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宣布非洲南蘇丹(South Sudan)部分地區進入「饑荒」(famine),10萬人已經或即將斷糧。此外,在這個全世界最年輕的國家,近500萬人過著寅吃卯糧的日子,今年7月收穫季節過後,狀況還會繼續惡化。整個南蘇丹人口也不過1200萬人。
南蘇丹有不少難兄難弟。根據「饑荒早期預警系統網絡」(FEWSNET)等機構調查估計,奈及利亞北部、索馬利亞、與索馬利亞隔紅海相對的葉門,全都面臨饑荒威脅,超過2000萬人嗷嗷逮哺,140萬名兒童隨時可能餓死,情況之嚴峻數十年來未見。跨出非洲,今年全球45個國家將有7000萬人需要糧食援助,與2015年相比足足增加了40%。
過去談到饑荒,人們往往會聯想到乾旱、洪水、蝗蟲過境等天災,但上述
情勢最窘迫的地區,目前只有索馬利亞發生足以重創農業的乾旱。南蘇丹、奈及利亞、索馬利亞與葉門都是典型的「失敗國家」(failed state)或「脆弱國家」( fragile state),災難的罪魁禍首不是老天爺,是人。
南蘇丹在2011年7月9日正式獨立,隨即成為聯合國第193個成員國。南蘇丹是從殘酷、漫長的內戰誕生,國際社會期待它能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善用豐富的石油資源,寫下罕見的「國家建構」(nation building)成功案例。
但是這樣的期望缺乏相應的行動與資源投注,南蘇丹獨立之後內戰換湯不換藥,總統與副總統帶領各自的部落繼續戰鬥,國家基礎建設繼續停擺,石油生產不絕如縷,農業運作遭到嚴重破壞,畜牧業牲畜大量死亡,惡性通貨膨脹雪上加霜。一場原本可以避免的饑荒誕生,國際社會得到一個案例,但是和預想完全不同。
索馬利亞──2011年饑荒2個月死了26萬人
索馬利亞更為悲情。1991年迄今,索馬利亞與其說是一個國家,不如說是一處戰場。1993年的摩加迪休戰役(Battle of Mogadishu)曾經被拍成電影《黑鷹計劃》(Black Hawk Down),對美國的軍事與外交政策留下深遠影響,美國灰頭土臉撤退之後,索馬利亞從此淪為海盜與恐怖組織「青年黨」(Al-Shabaab)的無政府樂園,外溢效應讓國際社會付出慘重代價。
2012年之後,索馬利亞終於有了一些起色,多國聯軍打擊「青年黨」的攻勢進展順利,民主體制蓽路藍縷。今年2月8日,索馬利亞總統選舉結果出爐,留美的前過渡政府總理穆罕默德(Mohamed Abdullahi Mohamed)當選總統,領導這個百廢待興的國家。
昔日號稱「印度洋上的白色珍珠」的首都摩加迪休(Mogadishu)雖然逐漸恢復生機,2005年迄今人口從90萬成長到226萬,但許多街區觸目所及都是垃圾瓦礫。如今饑荒來襲,聯合國估計需要糧食援助的索馬利亞民眾多達620萬,相當於總人口的一半,其中300萬人情況危急。如果國際社會在此時袖手坐視,後果將不堪設想。2011年7月的索馬利亞饑荒,2個月內死了26萬人。
索馬利亞已經連續2個雨季降雨不足。2月28日,穆罕默德總統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且向國際社會與散居海外的200萬索馬利亞人求援。
奈及利亞──恐怖組織帶來的恐怖災難
奈及利亞是非洲唯一人口破億的國家(衣索比亞即將入榜),全世界第12大產油國、第20大經濟體,1999年軍人執政結束後建立的民主體制尚稱穩定,2015年遇上西非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大流行也能全身而退。但是近年奈及利亞安全形勢嚴峻,伊斯蘭教極端組織「博科哈蘭」(Boko Haram)頻頻在北部地區發動恐怖攻擊,甚至割據稱雄,不僅造成大量傷亡,也重創奈及利亞北部的社會結構與經濟生產。
去年奈及利亞就已爆發近乎饑荒的危機,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據聯合國統計,目前當地約510萬人糧食嚴重不足,50萬兒童將淪為急性營養不良的受害者;如果援助不能即時抵達,10萬兒童命在旦夕。對於一個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1兆美元(將近台灣的2倍)的國家,實在說不過去。
近幾個月來, 奈及利亞軍方清剿博科哈蘭頗見成效,但是也頻頻傳出對平民燒殺虜掠的惡行。現任總統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雖然是民選,但他曾經是軍事獨裁者,而且有侵害人權的前科。從國際經貿到地緣政治,奈及利亞具有「只准成功、不准失敗」的地位,國際社會必須全力護持。
葉門──阿拉伯之春過後,是死亡與饑餓的冬天
最後一個饑荒國家葉門也是處境堪憐。2011年1月,「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風潮席捲,葉門各地爆發示威,隔年2月推翻掌權33年的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總統。與絕大多數阿拉伯之春國家一樣,葉門從此陷入大規模動亂,而且除了政治革命與反革命,還有遜尼派與什葉派的教派鬥爭、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勢力介入、「基地」(Al-Qaeda)系統恐怖組織運作。
因此葉門與敘利亞可說是當今阿拉伯世界的兩大人間煉獄,但葉門受到的關注遠不如敘利亞,在此地打「代理人戰爭」的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也沒有鳴金收兵的打算。結果就是:730萬人隨時可能斷糧,還有980萬人餬口困難,也就是每3個葉門人之中有2個面臨糧食危機。
過去國際社會依賴美國成癮,遇到這種需要多方合作出錢出力的大危機,人們往往劈頭就問:美國政府會怎麼做?然而川普早在接掌白宮之前即已表明,他領導的美國就是要自掃門前雪,資源經費運用一概「美國優先」。白宮在27日公布新年度的預算方針,國防經費膨脹10%(540億美元),但國際援助經費則將大幅縮水。
更何況,索馬利亞與葉門都屬於被川普政府視若寇讎的伊斯蘭教國家,曾被川普惡名昭彰的「第13769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3769)列為拒發簽證國家,除了合作讓美軍特種部隊進行反恐任務之外沒有多少價值。人口1億8600萬的奈及利亞則有半數(9300萬)穆斯林。
再加上川普新政府對聯合國等多邊組織的強烈不信任感,不難想見未來他們會如何處理這些「失敗國家」爆發的人道災難:美國沒有特別的責任,更沒有特別的義務。
但是讓「失敗國家」或「脆弱國家」餓莩遍野、死亡枕藉的人道災難,不但是全體人類的恥辱,而且幾乎注定會引發外溢效應,衝擊小則區域、大則全球的政治、經濟與安全。在川普美國轉為閉關自守之後,如何幫助這些國家因應迫切危機、建構穩定體制,將是國際社會極為重要的課題。
針對南蘇丹、奈及利亞、索馬利亞與葉門這一波糧食危機,聯合國正在向全球募資44億美元(新台幣1360億元),其成效將是一道指標。40個國家與多個人道組織的代表24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Oslo)集會,各國共承諾6億7200萬美元,差強人意。
聯合國報告 2050年全球將面臨毀滅性糧食危機
作者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 今日新聞NOWnews – 2017年2月23日 下午2:26
由於戰亂、氣候變遷等重大危機,人類的糧食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嚴重匱乏。聯合國糧農組織22日發佈研究報告,全球糧食因自然保育被破壞,水資源及森林都銳減,許多物種面臨滅絕,報告指出,若不盡快想辦法未來人類將與飢餓為伍。
研究報告指出,人類面臨人口暴增、氣候變遷、資源枯竭等三個危機夾擊,2050年全世界人口可能增加近百億。飲食結構的改變也將影響地球資源,由於現代人多食用肉類及加工食品,造成森林遭過分砍伐,連帶讓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倍增。
重要的糧食出口國如巴西,因過度森林砍伐和農業開發,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排名全球第五。目前許多國家推動將永續農業納入政策考量,杜絕傷害環境的經濟開發與農業行為。
另外,由於未來糧食產量的短缺幅度太大,人類必須在糧食上推動科技創新才能把缺口補起來,去年已研發出能讓作物產量倍數成長的技術,未來可能實際應用在農地上。
報告並提出警告,人類如果不能盡快推動糧食系統的改造,幫助因戰亂或貧窮面臨飢餓的人口,未來10年有超過6億人會面臨飢餓,到了2050年全球會面臨毀滅性的饑荒。
南蘇丹10萬人饑荒 近6年來頭一遭
【台灣醒報實習記者王慶宇綜合報導】甫成立六年的南蘇丹宣布部分地區陷入饑荒,是近六年以來發生的第一場饑荒!南蘇丹與聯合國於20日釋出報告表示,因內戰和物價飛漲讓國內有10萬人陷入饑荒,另有1百萬人瀕臨饑荒。聯合國報告指出,南蘇丹迫切需要更多的人道救援,以避免饑荒散佈到其他地區。
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的報導,戰爭與崩潰的經濟讓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發出警訊,表示需要執行更多緊急救援,才能阻止南蘇丹人死於饑荒。
聯合國的報告預測若饑荒沒有被控制住,等到七月乾季時,將會有高達550萬人面臨糧食缺乏的狀況。而截至目前為止,已有490萬南蘇丹人(超過南蘇丹人口的40%)需要食物、農業與營養上的協助。其中包含1百萬名孩童。
世界糧食計畫署的蘇丹負責人魯瑪更直言,這場饑荒是「人為的」。為期三年的內戰已經嚴重地破壞了南蘇丹人大部分賴以維生的農業。每年超過800%的通膨率也使得南蘇丹的物價飛漲。這兩項因素讓南蘇丹的民生瀕臨瓦解。
世界糧食計畫署表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已經提供農業工具給230萬南蘇丹人,讓他們能夠繼續生產。他們也替超過6百萬頭牲畜進行疫苗注射,以避免疾病造成更多損失。在2016年,世界糧食計畫署更是幫助了410萬人度過食物缺乏的季節。
英國《BBC》的報導指出,根據聯合國的標準,饑荒的形成並不常見。大部分的情形都僅限於「食物短缺」。長時間的乾旱與食物供應短缺不見得會造成饑荒。
饑荒的形成必須符合以下三個要件:1. 在一地區內有超過20%的家庭面臨嚴重食物短缺情形,且無法有效脫離該處境。2. 急性營養不良的比率超過30%。3.一萬人中每天有超過兩個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