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2 00:40:36綺羅

張憲義「叛逃」30年現身 證實美方想搞掉踩核武紅線的郝柏村

張憲義「叛逃」30年現身 證實美方想搞掉踩核武紅線的郝柏村


1988年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吸收「叛逃」赴美,終結台灣核武發展計畫關鍵人物、中山科學研究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長張憲義,9日在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陳儀深訪談著作《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新書發表會中,透過越洋視訊首度在公開場合現身,親自說明當年這件震撼美中台的核武事件。

張憲義表示,希望大家以輕鬆心情,來欣賞這件歷史事件。

遠足文化出版的《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新書發表會,9日上午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除由陳儀深教授報告口述訪問的過程,張憲義也透過越洋視訊發表談話,同時接受媒體提問。張憲義首先表示,他接受陳儀深訪談,是為了還欠前資深媒體人王景弘將近30年的債,不是為了錢,更不是要平反,希望大家以輕鬆心情,欣賞的角度來欣賞這件歷史事件,並從中學習,增進台灣人民的幸福,這才是新書發表會的目的。

延伸閱讀:台灣核武終結者 中科院張憲義「叛逃」CIA口述歷史解密

張憲義說,大學畢以後,他有幸在1967至1988年,參與台灣核武研發工作,「各位會很奇怪,為什麼美國CIA會看上你,你有何德何能?」就他的了解,只有兩件事,他們會看上他。

年輕時的張憲義(左)與中研院副研究員陳儀深為他的做口述訪談《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遠足文化提供)

第一是他與唐君鉑將軍的關係,唐將軍是他的恩師。第二是1979年12月,「氫彈之父」泰勒到核研所訪問座談,當時40歲他,不知天高地厚,開門見山,問了一個問題,「氫彈裡面有沒有不為人知的穩定的機制,能維持程序進展,產生高爆炸?

他說,泰勒當時看著他,滿臉驚訝,「明知我來訪的目的,是希望知道你們沒有做任何這方面的工作,怎麼會問這樣的問題?」泰勒覺得很有意思,回答說「就算有,我有也不能講」。據他了解,泰勒回去之後有向美國政府報告,「這小子恐怕要注意一下」,就這兩點原因,就進入所謂的黑名單。

延伸閱讀:張憲義叛逃美國 國防部:維持軍人效忠國家立場不變

張憲義說,剛開始台灣的核武研發是單線指揮領導,從總統蔣公、蔣總統、唐君鉑將軍、到核研所長錢積彭,唐是承上啟下執行者。錢積彭是栽培他的長者,承受重責大任,1977年他在清華大學開課「系統動態控制設計分析」,錢常去清大,如果時間可以,也常會找他一起坐車去清大,有次看到夕陽西下,對他說希望看到人造的「大紅太陽」,他知道錢所長的心情,沒有明講,但錢所長在1981年得到腦瘤,1984就走了。

之後,在國防部計畫次長葉昌桐主導下,又成立有關台灣核武研發的單線領導,就是蔣總統、參謀總長郝柏村、葉昌桐,到核研所長劉光霽,美國知道郝柏村進入核武研發的決策核心,也就是造成1988年因為踩到紅線而發生的核武事件。

張憲義接受視訊採訪時表示,他美國之後,與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丁大衛深談後,才發覺美方似乎是針對軍事強人郝柏村而來,想「搞掉郝柏村」。(攝影:陳品佑)

「這個事件震撼力,不會比北韓的核試爆來得差」,張憲義說,從負面來看,核武研發在台灣是終止了,但從正面看,台灣核武研發製作能力,得到國際間高度評價。

接受提問時,有關台灣適不適合研發擁有核武?張憲義說,要先看「有」是什麼意思?是想要就可以有的有,或是已經製造,經過試爆,擺在飛彈上隨時可以發射的有,他的答案很簡單,「有是要人家不能看輕你,有是威脅性,有不是實體」,這也是蔣經國總統「有能力但絕不製造的宣示」。

延伸閱讀:張憲義「叛逃」美國安全受威脅 丁大衛下通牒郝柏村

至於在辭呈中5點聲明,有一點是擔心民進黨的因素?張憲義說,他對自己也感到很驚訝,為什麼把民進黨扯進來,但當時他擔心的不是民進黨,而是擔心政治野心人士,包括軍事強人在內,野心人士可能是民進黨,也可以是國民黨或其他黨,他在意的是政治野人心士利用,不但沒有法照顧台灣老百姓,而且會造成安全威脅,這是當時的想法,並不是他知道那一黨要起來執政,「這我完全不知道」。

談到台灣今天是不是應該保持有能力而不製造核武?張憲義說,我們決定要走非核家園時,很多人問他,日本安倍政府在經歷福島事件後為何又重啟核能,這問題很複雜,而且很難判斷,因為每個國家應付情形不同。

已故美國在台協會主席丁大衛(左起)在當時外交部長丁懋時陪同下,晉見蔣經國總統,站立於蔣經國身後的是當時的英文翻譯馬英九。在《丁大衛回憶錄》中表示,當時郝柏村指示,要淡化張憲義事件,並繼續強化台美情報交流。(取材自丁大衛回憶錄)

他說,台灣寶島很小,經不起任何核能事件,如果福島事件發生在台灣,政府不管多英明恐怕也沒辦法應付得了,安倍為何明知後果嚴重性,且前政府才要執行非核,關閉核電廠,卻又重啟,這是因為國際局勢發展,造成局部地區不穩定,受到外力威脅,為了國家存亡百年大計,不能依靠別國的,一定要發展核能發電,厚植國防軟實力。

延伸閱讀:「叛逃」赴美隔天蔣經國「氣死」? 核武科學家張憲義不認為

在那個時間點作那樣的決定,是不是針對郝柏村、李登輝或某些特定政治人士?張憲義說,他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只能說到美國之後,與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丁大衛談論,才發覺美方似乎是針對軍事強人郝柏村而來,想「搞掉郝柏村」

張憲義強調,辭呈5點聲明被誤會,好像他在美國經過二、三十年,看見台灣發展,才講擔心民進黨崛起執政,但這不是現在接受訪談才講,而是1988年寫下的,那是他的個人理念,並付諸行動。當時的想法是考慮核武發展會被政治野心人士利用,至於是誰他不曉得,「當時李登輝、郝柏村的名字都沒有在我腦子裡,只有政治野心人士在我腦裡。」


 


台灣核武終結者 中科院張憲義「叛逃」CIA口述歷史解密

盧禮賓 2017年01月06日 17:29:00


1988年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吸收「叛逃」赴美,終結台灣核武發展的關鍵人物,中山科學研究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長張憲義上校,隱忍被指賣國、間諜的罵名29年後,終於解密,口述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他決定與美國合作,絕不是要出賣台灣,他沒有背叛蔣經國對核武政策「我們有能力,但絕不製造核武」的宣示,也沒有帶走任何核武研發的機密資料,反而是增進了台灣的和平安定。

 

張憲義在接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儀深訪談紀錄《核彈!間諜?CIA》一書,以第一人稱敘述這段將近30年前影響美中台關係至鉅的「叛逃」事件。新書發表會也將於下周一(9日)上午10時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除由陳儀深教授報告口述訪問的完整過程,張憲義也將透過越洋視訊發表談話。  

 

 

「接受訪談是希望將台灣過去2、30年來從核武研發、核能發電到非核家園過程中,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容,以及個人心路歷程,完整向世人公開」。他說,1998年就在投書《聯合報》提到,中科院核研所已經完成蔣介石和蔣經國交付的使命,「我們有能力,但絕不製造核武器」。美國始終有一條「紅線」,是以《禁止擴散核武條約》和核武安全專家認定的潛在核武威脅為標準,很顯然當時核研所團隊未能確切了解這條紅線。

 

張憲義1998年投書《聯合報》,表示中科院核研所已完成蔣介石和蔣經國交付的使命,《聯合報》更以標題《張憲義來函:終結台灣核武 中美雙贏》報導。(遠足文化提供)

 

延伸閱讀:「叛逃」赴美隔天蔣經國「氣死」? 核武科學家張憲義不認為

 

他在投書中提出北韓、伊朗不顧世界各國反對,執意發展核武的後果馬上應驗,一旦台灣像伊朗一樣成為美國經濟制裁對象,經濟起飛就不用談了,「這是台灣的福氣」。

 

「切記1970年代,中共提出武力統一台灣的三要件是當台灣宣布獨立製作核武遭外國勢力占領時」。他說,冒著生命、家庭、事業失掉的危險,阻止台灣進一步發展核武,一來避免落入中共口實進而以武力統一台灣,二來當時黨外聲勢逐漸壯大,軍事強人出現,萬一核武研發成果被具有政治野心的人士所利用,絕對會危害到台灣的安全。

 

CIA鎖定:我們「公司」對你的論文很有興趣...

 

談到與CIA接觸的過程,他說,1972至1976年他在美國田納西大學核工系攻讀博士時,學校的學生外事處會密切注意做核能研究的外籍學生,不僅針對台灣,也包含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巴基斯坦等「敏感國家」的留學生,甚至連指導教授也不放過。

 

因此CIA持續觀察他,並從1982年開始與他接觸。這些接觸都是名正言順,例如在一些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他們會問「我們『公司』對你的論文很有興趣,可以跟我們談一下嗎?」很自然地牽扯到他們想要探詢的議題。

 

他在1984年之前到美國開會時,CIA就已經知道他這號人物。甚至追溯至他就讀陸軍理工學院時。

 

張憲義:沒有金髮美女誘惑 我問心無愧

 

1984年在美國開學術討論會後,他被安排到一間飯店大房間接受測謊,問他是否為雙面間諜,先前透露的資訊是否為假消息等,可以想見他們非常忌諱遇到反間諜。而且從一開始建立關係、正式決定吸收之前,到安排他離開台灣前,都做過測謊,不是吃一兩頓飯就輕鬆搭上關係那麼簡單,更沒有什麼金髮美女的陷阱、利誘等。

 

他之所以接受,而且同意到美國工作,絕非想出賣什麼機密,賣主求榮或想要一攬金髮美女當情婦,也沒有金錢利益的問題。「我完全問心無愧」。只是根據他們口頭承諾,讓全家得以在美國安頓。

 

美國之所以對台灣發展核武這麼緊張,就是因為台灣踩到他們的紅線。所謂紅線就是:在3到6個月內,可從已有設施、材料、技術,組裝成一個可爆炸的核子裝置,而且能安裝在發射載具上。

 

通過CIA測謊後,美方就成立專案,大約每隔二至三個月定期在士林夜市附近會面交談。會談過程中並未提供任何白紙黑字的文件,甚或核研所設計藍圖,「因為美方根本不需要台灣設計的東西」,只不過是協助解除美方疑惑,讓他們了解台灣有研發核武的企圖心與實質能力。

 

為何美國對台灣發展核武如此緊張?張憲義說,因為我們踩到美國的紅線,從北韓、伊朗的核武問題可以大致了解,所謂紅線就是「在3到6個月內,可從已有設施、材料、技術,組裝成一個可爆炸的核子裝置,而且能安裝在發射載具上」,但當年沒有人清楚紅線的定義,雖然蔣經國再三宣示「我有這個能力,但不製作」。

 

張憲義說,離開台灣前往美國,是他與家人的人生規畫。在CIA的安排下,前往美國的CIA安排的公司任職,過程相當慎重,CIA事前不但向雷根總統口頭報告並得到同意,還得知會國務院等單位,作業程序引用「Public Law 110」,就是基於美國國家重大利益或安全,每年在全世界提供100或150名配額,讓外國敏感人士接受美國政治庇護。

1988年1月8日,張太太與孩子以觀光名義前往日本,他1月9日先抵美國西雅圖,10日太太飛抵西雅圖,與他會合,12日再一起飛往華盛頓特區。CIA派遣幹員接機,直接通關,迅速離開機場,送到「安全屋」(safe house)暫住。

 

延伸閱讀:張憲義叛逃美國 國防部:維持軍人效忠國家立場不變

 

他說,他從高雄小港機場出關時,不是以核研所副所長身分,而是那家美國公司職員,該公司是在美國註冊的合法公司,有註在國的護照和美國簽證,乍看是合法出境,但實際上可以說不合法。

 

離開台灣前往美國,張憲義曾在核研所辦公室留下字條,解釋離開工作崗位的原因,字條簡短內容大概是五點聲明,一、上層對核武能力精進沒有一致的指示;二、兩岸同胞對中華民國民族文化的認同;三、保持台美對禁止核武擴散的共識;四、軍事強人與民進黨的崛起;五、我與家人的人生規畫與他人無關。他留字條當作辭呈,證明不是臨陣脫逃。

 

他並澄清,離開台灣時並未帶走任何機密資料,因為美方早就掌握台灣發展核武的資料,他只有在美方高層出席的會議上,與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丁大衛和雷根總統的核安專家討論時,證實了一些他們早先的疑問,美方最關切的問題是台灣動用核武的能力與企圖心。這是他們無法從任何資料中確認並一直有疑慮的事情。

 

張憲義在美國經CIA安頓後,選擇愛達荷國家實驗室繼續研究核能和平用途,舉家搬到愛達荷,2013年退休。他在美國成功適應的經驗,被CIA列為「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