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湖海巡隊與金門艦等艦艇在澎湖外海救援藻海的水手與科研人員時,在波濤洶湧中攝下海研5號沉沒的瞬間。 海岸巡防署提供 |
|
海巡隊艦艇昨晚駛近在澎湖外海擱淺的海研5號,由於海象惡劣,在甲板上施救的隊員都必須繫上固定繩,避免落海。 海岸巡防署提供 |
海研五號船難可能因船長和機組人員是「外包」惹禍?海研五號此次出航是執行環保署委託以海洋大學為首的研究團隊進行大氣汙染監測,海大校長張清風上午表示,海研五號的船長、輪機長、機組人員確實都採外包,「政府為了省人事費用,可能會造成螺絲鬆垮。」
科技部長張善政上午表示,科技部參考日本作法,評選專業的船務團隊,從五家公司評選由裕品得標,船長也曾在長榮的貨輪任職,資歷沒有問題;此外,「海研五號」出海時的天候符合出航規格,失事原因靜候海事調查,若有人為疏失也會釐清相關責任。
一名自稱是海研三號前輪機長之子在批踢踢實業坊八卦版貼文指出,海研五號的船長和機組人員是外包的,三個月輪一次,這次出船正好是換班後第一次開船。
「研究船的人員又不像清潔工只做簡單工作,外包是非常不好的制度。」張清風說,研究船要負責國家重要研究,如果人事上不穩定,會沒有安全感,也較難招募到好人才。
目前分別隸屬台灣大學、海洋大學、中山大學的海研一、二、三號,船長、輪機長及其他機組人員,編制都在大學,但也面臨遇缺不補的困境。
張清風說,海研二號人事編制在學校時,校方可以直接管理,但未來人員退休後不能再聘專任,只能聘專案人員;他已多次跟教育部反映,研究船人事涉及安全及研究,人員的穩定很重要,但教育部至今仍沒有正面回應。
海研五號9日因風浪太大提前返航,但返航途中失去動力;張清風說,海研五號能否出海由船長做決定,船上動力系統都有備用電力,卻完全失去動力,「非常不可思議」。
2700噸級的海研五號的設計特色之一,是在八級風浪時出海執行也不怕,而昨天失事地點平均風浪七級、瞬間風浪八級,並未超出耐浪度設計。
目前三艘海洋研究船中,海研一號800噸、海研二號及三號只有300噸;張清風說,這三艘研究船都已老舊且噸位小,無法行過巴士海峽。
海研五號沈船疑點
1.裝備性能
耐浪性八級風浪
疑點
當時平均風浪七級、瞬間風浪八級,未逾耐浪性設計
2.裝備性能
動力系統有多個備用發電機
疑點
完全失去動能,備用電力系統故障?或人為操作疏失?
3.裝備性能
是否人為操作不當
疑點
沉船前有多人聽到爆炸聲且獲救者中有人受嗆傷,應證實有爆炸及失火
4.裝備性能
海難水域有20至30公尺深,過去不曾發生海難意外;從圖中上看,也沒有礁石區
疑點
海研五號吃水深只有5公尺,沒有礁石,不可能觸礁擱淺,遑論碰到海底擱淺
5.裝備性能
設備不良或疏於保養
疑點
根據海難通報過程資料,海研五號先是通報「失去動力」,緊接著「沒電」,稍後「發電力全沒了」 (一艘船通常至少有2至3部發電機),緊急發電設施也失靈,更離譜的是特高頻無線也掛掉了。
資料來源:海大校長張清風
製表:王彩鸝、謝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