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譚淑珍╱台北報導】
在兩岸都有投資,對兩岸事務也嫻熟的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慨嘆,「中國大陸是碰到問題,解決問題,台灣,很多時候,是製造更多問題。」
近來中國大陸因進行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衍生出不少的問題,甚至是進一步波及到台商,但是,林伯豐直言,雖然,眼前看來問題不少,但是,中國大陸是碰到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即使有問題,也不會拖太久。
目前,林伯豐不諱言,近來大陸市場因過度競爭並不好經營,不過,只要中國大陸對內、外資要求的標準一致,台資企業無論是產品品質與成本,都具優勢與競爭力。
面對大陸市場競爭激烈化、東南亞地區又有排華風險,他說,企業到國外投資,風險本來就會比在國內大,而這種因排外造成的損失,政府應該要出面。
他說,伊拉克戰爭發生時,日本政府就派員協助當地的日商善後,並由政府承擔30%的損失。當然,日本政府會協助企業是因為日商在國外賺了錢,都會匯回日本,因此,日本政府有此能力與責任。
相對的,他說,我們的政府,當初因為擔心中國大陸,在政策上,兩岸之間不可以直接投資,而要求廠商經由第三地轉投資大陸,因為是第三地轉投資,盈餘自然可以不必匯回來,況且在免稅天堂還可以免稅,「這是政府教我們的。」
林伯豐指出,這麼多年來,企業已經學會經由第三地控股公司轉投資,也都習慣如此,況且對廠商也是有利的。
其實,問題不難解決,只要政府有心解決,只要對廠商有利,例如,如果廠商將控股公司搬回台灣,政府就給獎勵,問題就有解了,只是現在政府都不會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