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1 20:03:58綺羅

鼬獾也是受害者? 元凶指向蝙蝠

  又是蝙蝠?

鼬獾也是受害者? 元凶指向蝙蝠

國內狂犬病毒陸續被證實存在已有數十年,直到昨天才發現傳到犬隻,東海大學教授林良恭首度指出,狂犬病毒來源很可能來自森林型蝙蝠中的「鼠耳蝠屬」或「棕蝠屬」這兩屬蝙蝠,鼬獾恐怕也是受害者,這代表「還有一個保毒者在野外」,但因為蝙蝠較難取得樣本,遭國內監測長期忽略。

台灣從○八年監測至今,蝙蝠狂犬病都是陰性,台灣本島蝙蝠有十九屬、卅一種,家衛所檢測的種類僅台灣葉鼻蝠、棕蝠、高頭蝠、摺翅蝠、東亞家蝠、家蝠等六種,大都分布苗栗以北。

林良恭指出,蝙蝠分為洞穴型與森林型,美國研究認為,病毒在蝙蝠身上保存、演化可能長達百年,但因國內蝙蝠大多以昆蟲、水果為食,近年可能是在偶然機會下發病,接觸到鼬獾,才會傳染並大量蔓延。

多位野生動物學家九日齊聚討論,首度取得「狂犬病可能來自蝙蝠,而且會跨類傳染」的推論。昨天染病的幼犬也證實了「鼬獾狂犬病會傳染給狗」,讓學者更加確認這項說法。前家衛所長劉培柏昨天也提到,「鼬獾病毒也許是從蝙蝠來的」,國際間狂犬病最重要的帶原者就是蝙蝠。

林良恭說,台美蝙蝠種類差異大,唯一證實為保毒的蝙蝠,又有重疊的就是「鼠耳蝠屬」與「棕蝠屬」,這兩屬共有八種蝙蝠,他提醒,森林型蝙蝠有十三屬、廿四種,「其中絕大部分美國沒有,未曾證實是否保毒」。

台灣蝙蝠學會理事張恆嘉表示,鼠耳蝠屬分布偏海邊、山區,蝙蝠為保毒者「不敢說完全不可能」,這也顯示國內監測不足。

但他強調,「蝙蝠扮演保毒的角色,但並非散布角色」。

林良恭指出,國內狂犬病監測大多以較易取得的洞穴型蝙蝠為主,森林型蝙蝠分布全台森林,不易取得,政府應盡速啟動監測,但仍不能忘記鼬獾是現階段最大宗的散布者,口服疫苗研究更要加速腳步。

 

蝙蝠疑狂犬病宿主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0日電)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良恭表示,多位學者研究推論,可能蝙蝠才是狂犬病保毒宿主,鼬獾疑是受害者,狗的實驗不用做了。

林良恭接受電訪時表示,包含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國防醫學大學、嘉義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台大醫學院及他在內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研究推論出台灣狂犬病的保毒宿主可能不是目前所公布的鼬獾,而是森林蝙蝠。

他說,從病毒基因序列分析顯示,台灣的鼬獾病毒對比中國的狗病毒基因序列,已自行演化50年以上;但是保毒宿主會帶病毒,卻不會容易發病,假如鼬獾真的是保毒宿主,何以今天政府公布9日確診一隻1個半月大的小狗染病之前,都沒有發生狗的案例?鼬獾應該會和狗有互動的。

他進一步說,上述現象顯示病毒不是和鼬獾一起演化,可能是在其他動物身上保毒50年以上,而鼬獾可能只是受害者。

林良恭說,學者們推測,蝙蝠本是包含狂犬病毒在內的麗沙病毒的保毒宿主;全台有31種蝙蝠,但政府監測的是易捕抓的穴居型(6種),而非不易捕抓的另25種的森林型蝙蝠,這種蝙蝠可能是近年發病時掉落地面,與鼬獾發生衝突,因而讓鼬獾染上狂犬病毒。

狂犬病毒跨物種的感染力原本就有差異。他表示,學者們認為,近年從蝙蝠感染到鼬獾身上的病毒已經退化,而今天公布的是幼犬確診,本來就容易感染,若是大狗,除了易逃、被咬機率低,病毒劑量不足也不會染病,所以狗發現染病案例少。

他強調,學者們建議政府,狗的動物實驗不用做了,另除了要做鼠的病毒劑量實驗,也要抓健康的鼬獾來觀察,檢驗是否有狂犬病毒,若沒有,可證實是受害者,檢驗方法可取唾液及肛門黏膜快篩(避免取腦神經要犧牲生命);同時要監測及抓森林蝙蝠,確認是否有狂犬病毒;當務之急,並要快研製出鼬獾用口服疫苗。

遭鼬獾咬傷 台灣出現首例狗染狂犬病

 

新頭殼newtalk2013.09.10 莊崇暉/台北報導

疾病管制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下午5時緊急召開記者會指出,今日接獲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通報,台東縣出現台灣狂犬病犬隻確診首例。防檢局局長張淑賢表示,疫情都在掌握中,民眾不必驚慌,家中3個月以上犬貓應盡速施打疫苗;3個月以下家畜則應避免接觸野生動物。

指揮中心指出,此犬是台東縣海瑞鄉民眾飼養的一個半月大的土狗混種幼犬。8月14日晚間在自家院子遭一隻染狂犬病鼬獾闖入咬傷,之後飼主將鼬獾打死並送至動物防治局檢驗且證實感染狂犬病,遭咬傷的幼犬也送至台東縣動物防疫所隔離觀察。

指揮中心表示,9月6日,此犬出現食慾不佳、沉鬱等症狀;8日出現麻痺、癱軟情形,當天將其安樂死後,立即採驗送檢。9日晚間,台東縣動物防檢疫所以直接免疫螢光抗體染色法及RT-PCR方法檢驗後,10日上午確定該犬隻染狂犬病,也是台灣首例。

防檢局長張淑賢表示,此例經檢驗後確診為狂犬病,為台灣首例呈陽性反應的犬隻。她說,此幼犬隻因未滿3個月而沒有施打疫苗,所以無法抵禦狂犬病毒,也因為幼犬抵抗力差、染病快並沒有出現典型的狂躁症狀。她強調,溫體動物皆會感染狂犬病,因此並不意外,但是疫情並沒有向外擴散,都在疾管署掌握中。

張淑賢說,從1999年起,台灣對國內犬隻進行狂犬病監測為7482件,均為陰性,今為首例;鼬獾則檢驗416例、確診124例。張淑賢指出,7月發現鼬獾染狂犬病以來,指揮中心已經針對高風險地區、陽性動物案例發生區,鼬獾出沒山區等地的犬貓施打疫苗,施打率達9成以上。4000多所校園犬貓也已於8月23日完成接種,已將疫情圍堵於山區,避免疫情擴大。

另外,都會區的犬貓接踵疫苗施打率則達5成。張淑賢強調,希望達7成以上,避免疫情擴大,因此她呼籲家中3個月以上的犬貓應施打疫苗,3個月以下則減少外出與野生動物接觸。

如人遭染狂犬病動物咬傷,張淑賢表示,謹記4步驟:記住動物特徵、大量沖水並以酒精消毒、送醫評估、將咬人動物觀察10天。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也表示,如果遭疑似感染狂犬病動物咬傷後,接種疫苗可獲得有效保護。

針對即將進行的犬隻動物實驗,農委會則指出,從此案觀察,台灣的狂犬病毒潛伏期可能約3個星期且非典型狂躁型;但是,只有1個案例並沒有辦法確定病毒對犬隻真正影響。因此,農委會表示,為進一步了解病毒,犬隻的動物實驗將依老鼠、鼬獾、犬隻順序進行,最快9月底將進行試驗。

夢兆  蝙蝠出洞  原來指狂犬病毒宿主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