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2 19:38:40綺羅

狂犬病毒釐清毒力vs.無助防疫 專家交鋒

  釐清毒力vs.無助防疫 專家交鋒

  • 2013-08-21 01:22
  • 中國時報
  • 【黃天如、湯雅雯/台北報導】

     農委會擬安排14隻純種米格魯接受狂犬病毒活體實驗,引發動保人士殘害生命的批評,在科學與防疫上的必要性,專家學者也出現兩派爭議。

     中興大學獸醫學副教授林正忠表示,大家只知道溫血哺乳類動物都會感染狂犬病,所以認為做米格魯實驗多此一舉。但感染狂犬病毒的動物不一定都會傳播病毒,透過活體實驗觀察狂犬病鼬獾會否傳染給狗,有其必要性。

     林正忠強調,同樣是狂犬病毒,不同的基因型、在不同動物身上可能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如果我們不利用狂犬病鼬獾身上的台灣病毒株進行犬隻實驗,未來國人可能連自己家裡的小狗發病了沒,都搞不清楚。」

     東海生命科學系教授林良恭林良恭也表示,從家衛所分析的基因序列,台灣鼬獾狂犬病毒可能已存在台灣20、30年,但為何至今台灣沒有傳出任何一隻狗感染狂犬病,實驗有助釐清,動物實驗就是必要之惡。

     但一位不具名獸醫系教授表示,若家衛所堅持做米格魯動物試驗,是從防疫角度出發,實在「沒有必要」,因為不管結果如何,都是以犬貓全面施打疫苗作為防疫手段。家衛所做此動物實驗,可能只是為了學術價值

     知名獸醫師戴更基也說,「無論實不實驗,防疫的方法都是打疫苗,且全世界疫苗都一樣」,農委做此實驗,連國際間都認為「沒有必要」。

 

在劫難逃 米格魯送定實驗室

  • 2013-08-21 01:22
  • 中國時報
  • 【湯雅雯、黃天如/台北報導】
 為國捐軀米格魯犬因血統純正且嗅覺敏銳,經常被用來做動物實驗。(摘自網路)

 為國捐軀米格魯犬因血統純正且嗅覺敏銳,經常被用來做動物實驗。(摘自網路)

     農委會家衛所原本這周就要進行14隻米格魯的狂犬病動物試驗,因動保團體及學者強烈反彈,態度一度軟化,強調要再徵詢專家意見後才決定。但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昨天挑明說,「尊重生命與釐清防疫方向都是政府的責任」,意味米格魯活體實驗已箭在弦上。

     農委會:防疫是責任

     農委會家衛所所長蔡向榮表示,台灣鼬獾狂犬病毒的5個基因蛋白都已完成基因定序,初步看來並無明顯變異。但多數專家認為,台灣鼬獾狂犬病毒雖與中國、菲律賓同源,但是已自成一獨立分群,「台灣狂犬病毒株」在活體上究竟會如何表現,沒人知道。

     他舉例,美國狂犬病毒的主要保毒動物(狂犬病毒在其體內適應良好,且可有效傳遞)為浣熊及臭鼬,對其他物種的感染力有明顯高低之分。研究也顯示,大陸狂犬病鼬獾對狗的感染力低,所以人被感染的機率也相對低很多。

     蔡向榮說,狗是與人類最親近的哺乳類動物,研究顯示,9成以上人類感染狂犬病毒都是因被狗咬傷,因此,台灣狂犬病鼬獾體內的病毒到底會不會跨物種傳給狗?感染力、潛伏期、症狀有無特殊之處,都與防疫政策攸關甚鉅。

     他說,依《動物保護法》,家衛所將在通過由專家學者、社會公正人士及宗教、動保成員組成的「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審核後,先進行第一階段老鼠的動物實驗;若證實病毒對老鼠屬高病原性,再進入第二階段米格魯犬隻實驗。

     有獸醫專家認為,動物實驗不是為了防疫,而是為了學術研究。蔡向榮否認並表示,「防疫要摸清敵人的底細,了解鼬獾的感染力,防疫才能百戰百勝。」有關米格魯的來源,他強調,是由國內繁殖實驗動物廠商提供;外界懷疑米格魯是否早已送至家衛所,他說,若家衛所有米格魯,消息應該早就傳遍了。

     獸醫:只是為研究

     外界也質疑,由家衛所召集的委員會負責審核,有「球員兼裁判」之嫌。農委會畜牧處動保科科長林宗毅表示,農委會依動保法第16條授權,將邀集3至15人組成委員會,採合議制審議動物實驗計畫的必要性與合理性。

     王政騰強調,若動物實驗計畫通過,無論是做老鼠、米格魯或鼬獾實驗,農委會都會謹守「替代、減量、精緻化」(簡稱3R)原則,絕不會濫用、虐待或故意增加實驗動物數量。

     小檔案

     血統純正 最佳實驗犬

     米格魯是標準的實驗犬,因為體型大小適中、短毛、個性溫馴穩定。最重要的是血統純正、具有明確遺傳特徵,是國外作為新藥研究毒理試驗時,常見的實驗動物物種之一。實驗動物必須有純正血統,才能在同樣的基準下,比對分析不同的試驗結果。

     200年前,在英國貴族刻意保護下,就隔絕米格魯與其他種交配,系譜很清楚,這也是米格魯會成犬科動物「最佳實驗犬」的原因。

     (資料來源:屏科大、實驗動物學

 

救實驗動物 蔣中正攝影師 85歲翁:大拇指向下

  • 2013-08-21 01:22
  • 中國時報
  • 【湯雅雯/台北報導】
 倪立號召網友比「大姆指向下」手勢的嗆聲照片,呼籲政府謹慎評估所有動物實驗的必要性。(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提供)

 倪立號召網友比「大姆指向下」手勢的嗆聲照片,呼籲政府謹慎評估所有動物實驗的必要性。(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提供)

     「十萬火急趕著做實驗,就是不對!」高齡85歲、曾擔任故總統蔣中正攝影師的倪立,也站出來反對米格魯動物實驗。他號召100名網友一起比出「大拇指向下」的手勢自拍上網,「讓政府聽見、看見人民反對的力量」,重新評估檢討動物實驗的必要性,珍惜每一條寶貴生命。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台灣動物實驗長期存在「五大漏洞」,包括「實驗計畫審查長期球員裁判,缺乏第三公正或外部審查機制」等。

     根據農委會統計,從91年至今,台灣被用於各類實驗的動物總計1000多萬隻,最大宗為齧齒類(白老鼠),占830萬隻,其中犬貓占4152隻,靈長類猴子也有639隻。

     朱增宏指出,如此龐大的動物使用量,究竟是必要之惡?還是浮濫之惡?農委會家衛所表示,這幾年來,家衛所已避免做貓犬動物試驗,這次的米格魯實驗是「必要之惡」。家衛所研究員也強調:「我們不是劊子手」,14隻米格魯已遵照3R原則,減量再減量的數量,若按國際上「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的規定,原本數量至少要42隻。

 

OIE:動物實驗 須設倫理監控

  • 2013-08-21 01:22
  • 中國時報
  • 【中央社/巴黎20日專電】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今天表示,若台灣的農委會希望以米格魯進行實驗研究狂犬病傳播的程度,就必須按照陸地動物衛生法典的建議且建立監控系統。

     OIE在有關使用動物的研究和教學建議中強調,每個國家必須建立使用動物的監控系統。監控架構應包括動物的使用倫理評估和考慮動物福利。這可由單一機構或不同團體來執行。

     負責動物福利的機構,和國家、區域和地方組織或委員會可以參與不同的監控系統。倫理委員會最重要的是審查政策和程序,並定期評估他們的表現。

     在監測和執行架構下,倫理委員會成員必須至少擁有3名專家。1,是對動物研究有經驗的科學家;2,是與動物實驗室一起工作有資格的獸醫;3,是一名非科學的代表,他代表的是民間社會的利益。

 

動物試驗 換取整體防疫

尊重任何一個生命與動物福利是每一個人都應有的態度。因此,狂犬病動物試驗的必要性與否,完全取決於對整體的防疫有無幫助,以及這些動物的犧牲是否值得,以換取更多動物的健康生命。

「狂犬病病毒可以感染所有的溫血動物」這句話是對的,但更科學性的說法,仍須加上「但在同一動物種中,不同來源的病毒株有致病性及傳播性上的差異;而相同的病毒株,在不同種的動物間有致病性及傳播性上的差異」。

台灣目前的鼬獾病毒株主要分成三種演化的基因型,如果我們只是要了解這些基因型在抗原的表現與致病性上是否具差異性,的確用鼠為實驗就可以推論。然而,實驗鼠的結果對犬感染後有無影響卻完全不能推估。

用國外的口服狂犬病疫苗為例,當中有些經減毒後的病毒株對狐狸已不具致病性與傳播性,可用以做為野生動物的口服狂犬病疫苗株,但對囓齒類動物仍具毒力。此外,歐洲之前用源自狐狸的狂犬病病毒株進行接種狐狸、犬及牛的比較,結果狐狸的感受性相當高而犬的感受性卻最低。原因在於相同的狂犬病病毒株,在不同動物種間有跨物種的差異。所以,如果用鼠的試驗結果,來推論犬中是否有致病性,會產生問題。

若只是要了解台灣鼬獾病毒株對犬有無致病性,的確在現今防疫策略主要是完成犬貓施打疫苗的普及率達七成以上,這樣的試驗並沒有太大幫助。但如能進一步得出犬感染後的傳播能力高低及其感受性的高低,那對防疫就會有實質貢獻。

傳播力的高低,決定狂犬病病毒是否會繼續流行。研究顯示,以相同的狐狸來源狂犬病病毒株進行感染試驗,百分之九十九狐狸於症狀出現的前三天可於唾液中排出病毒,卻只有百分之廿至卅犬隻有此現象。此外,若用野外會造成人致病性的蝙蝠來源狂犬病病毒接種到狐狸,狐狸會致病但腦及唾液中驗不到病毒。這些結果表示相同的狂犬病病毒株,於不同物種間的感染後具傳播力上的差異。

若是藉由動物試驗能了解犬隻感染後傳播力的高低,尤其是唾液中是否可排毒及其病毒量,也可作為流浪動物中抗體陽性率達成目標阻斷流行的參考。

此外,動物感受性的高低,在評估實行口服狂犬病疫苗的可行性,扮演重要角色。同樣的狂犬病口服疫苗,因狐狸對狂犬病病毒感受性高,效果很好;用於臭鼬就效果不佳。若要於犬隻中評估口服疫苗是否有效,就須了解犬隻感染鼬獾病毒後的潛伏期長短以及是否可有時間產生抗體,作為評估感受性能力的依據。

生命的重視,不在於是鼠或是犬而有差異,皆是被平等尊重。動物試驗是否要實行,完全取決於試驗的目的為何?試驗的設計有沒辦法讓我們取得有利防疫的資訊?今天如果我們不做是否有可能造成未來的防疫盲點?這些都有賴相關專家學者及動物福利保護的推動者共同參與,才會讓動物若犧牲有其重要意義,進而保障更多動物及人類的健康。

【聯合報╱張照勤/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教授(台北市)】
2013.08.22 03:47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