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0 17:48:26綺羅

美國安局監控計畫 29歲青年揭密

    

衛報:奧巴馬要求加強美網絡戰進攻能力

美國空軍加強應對網絡戰培訓(Photo: U.S. Air Force)
 
【大紀元2013年0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6月7日,英國《衛報》報導,美國總統奧巴馬已下令高級國家安全和情報官員制訂一份美國發動網絡攻擊的潛在海外目標清單。

可攻擊的潛在海外目標清單

《衛報》報導說,去年10月奧巴馬簽署但從來沒有公佈的「總統20號政策令」(Presidential Policy Directive 20)機密文件長達18頁,指出政府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網絡攻擊效果行動」(Offensive Cyber Effects Operations,OCEO),賦予美國獨特及非常規的能力,在少許或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對攻擊目標造成些許到嚴重不等的傷害,在世界範圍內推進美國國家目標」。
  
《衛報》報導說,機密文件指出,美國政府將根據國家的重要性,列出可能的目標,OCEO可以在效率及風險之間找出平衡點,同時比較其它國家可以使用的工具。

該政策令還考慮了在美國境內可能會採取的網絡行動,同時規定,除非緊急情況下,否則未經總統令國內不得採取這樣的行動 。

制定網絡行動框架

一位高級政府官員告訴《衛報》,該文件的目的是「設置政府就網絡行動進行決策的工具和框架。」

美國政府當局從2013年1月的政策令中公佈了一些解密的談話要點,但沒有提到加強美國的進攻能力,並制定目標列表。

「總統20號政策令」定義OCEO是「在或通過網絡空間由(或代表)美國政府執行的行動、相關項目或活動,旨在在美國政府網絡以外產生網絡效應。」

當被問及政策令中加強美國進攻能力的意向時,一位高級政府官員說:「人類擁有了造船能力後,建立了海軍。人類能夠製造飛機後,建立了空軍。」這位官員補充說:「作為一個公民,你期待政府規劃行動方案,我們非常願意與我們的國際夥伴探討適當的界限是甚麼。」

網絡行動將遵守法律考慮影響

文件包括注意事項和預防措施,指明美國所有的網絡行動應符合美國和國際法律,任何「可能導致重大後果」的行動都需要特定的總統批准。

該文件說,該機構應考慮任何網絡行動的後果,包括對情報蒐集的影響、報復的風險、對互聯網本身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的影響、政治風險與收益的平衡、產生不受歡迎的國際行為準則。其中可能的「重大後果」是造成生命損失、對美國的應對行動、財產損失、嚴重不利的外交政策或經濟影響。

在總統政策令中,進攻性網絡作戰的準則是不局限於報復行動,而是模糊定義成「在世界範圍內推進美國國家目標」。

提高網絡軍事主義化的擔憂

《衛報》認為,奧巴馬建立潛在活躍網絡戰行動框架的舉動將提高網絡軍事主義化的擔憂。

《衛報》報導,美國準備進攻性的網絡行動的具體目標清單,可能重新引起安全研究人員和學者的擔憂,其中一些人警告說,大規模的網絡操作可以很容易地升級成全面軍事衝突。

猶他州州立大學通信系助理教授勞森(Sean Lawson)認為:「當網絡軍國主義理論導致使用進攻性網絡攻擊,這些攻擊將升級為物理及動力性質的武力攻擊。」

美國於今年一月公佈的政策令內容之一表示:「我們的政策是,為減輕威脅將採取最少量的必要行動,我們將優先考慮網絡防禦和執法行動作為首選。」

政策令一再強調,所有的網絡行動都必須按照美國法律進行,並只能作為外交和軍事方案的補充。但是,也指明攻守兼備的網絡行動對美國戰略至關重要。

美國「匿名者」踢爆性侵案被逮 罪刑10年比強姦犯更重

                                

▲匿名者成員「輕聲細語」羅斯塔特遭FBI指控涉嫌電腦犯罪,他向媒體喊冤說自己只是轉貼一些網路上跟性侵案有關的資料,根本沒有駭入對方電腦主機。(圖/翻攝自Policymic)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莫須有呀!駭客組織「匿名者」肯塔基分部一名成員,因涉嫌揭露轟動全美的「史杜本維爾市強姦案」遭FBI盯上。今年4月,FBI幹員荷槍實彈闖入該駭客家中,扣押他的電腦、筆電、手機和XBOX360,揚言要以聯邦重罪起訴他,若罪名成立,最少恐要坐10年牢,消息傳出,美國民眾痛批,「強姦人的沒事,爆料者卻有罪,美國真的病了!

去年8月,美國小鎮史杜本維爾市(Steubenville)一所高中足球校隊隊員,集體輪姦了一名同校的少女,事後還在少女身上撒尿,涉案的這群學生自恃是小鎮上的運動明星,沒人敢拿他們怎麼樣,竟囂張到把性侵過程影片直接PO在校隊的官網。

直到今年1月,這段影片被人發現,全國媒體大幅報導,當地警方才開始介入偵辦,但最後僅有2名球員因性侵被判刑,需在少年觀護所服刑1年,讓美國民眾十分不滿。

「史杜本維爾市強姦案」偵辦期間,駭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曾駭入涉案學生所屬的高中電腦主機,威脅校隊需出面為此事道歉,不然就要公布他們的個資和社會安全號碼,引起FBI注意。

今年4月15日,「匿名者」肯塔基分部成員「輕聲細語」(Soft Spoken)位在溫徹斯特的家遭FBI幹員突襲。現年26歲的「輕聲細語」本名羅斯塔特(Deric Lostutter),提起這段經歷,他仍氣憤難平,「當時約有12個幹員手持衝鋒槍和M-16步槍把我壓倒在地!」不知情的人還以為羅斯塔特犯下什麼滔天大罪。

羅斯塔特面對媒體訪問時不諱言自己是一名駭客,可是駭入高中電腦主機的人根本不是他他只是轉貼一些跟性侵案有關的照片或資料,希望大家關切此事,但那些東西跟後來媒體報導引述的內容大同小異,FBI卻因為這樣子就要以聯邦罪起訴他,非常不合理。

有美國媒體幫羅斯塔特計算,若相關電腦犯罪罪名真的成立,羅斯塔特恐要面對10年以上刑期,先是美國總統歐巴馬私下授權監控全美民眾,又是政府羅織罪名陷害駭客,許多美國民眾不禁質疑,開國先賢誓死捍衛的民主、自由,是否正一步一步走向終結?



原文網址: 美國「匿名者」踢爆性侵案被逮 罪刑10年比強姦犯更重 | ETtoday國際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610/220164.htm#ixzz2VoTBbgX5

美網路情蒐 傷了矽谷

 

美國政府個資情蒐事件持續延燒,國家最高情報官員8日出面,捍衛政府秘密監控網路使用者的舉動,堅稱此舉合法且攸關國家安全。但外界擔憂這可能不利矽谷科技業開拓海外市場。

國家情報總監(DNI)克萊柏罕見地在三天內兩度親上火線,以書面聲明揭露稜鏡(PRISM)情報活動的部分細節,並批評媒體爆料的行為很魯莽。

克萊柏表示,這項由衛報和華盛頓郵報披露的情報蒐集活動,遵循美國國會所通過的法律,受到海外情報監聽秘密法庭的監督,網路服務供應商也知情。

他說:「稜鏡行動並非秘密的資料蒐集或數據挖掘系統,而是政府內部為易於在法庭監督下,依法向電子通訊服務供應商取得海外情資授權所設的系統。」

歐巴馬政府上周五公開坦承,包括Google、微軟、蘋果、臉書等公司參與稜鏡行動,但這些公司隨即否認允許政府「直接」利用旗下伺服器蒐集客戶資料。

儘管被點名的公司極力撇清,但政府的情報活動曝光,對美國科技業是一大隱憂。在外國政府普遍傾向保護本土科技業之際,華府的監控手段可能被他們當成對矽谷業者加強監管與反壟斷的理由,使美國科技業者拓展海外市場時遇到更多阻力。

部分人士甚至指出,白宮此舉違反了歐盟隱私規定,可能導致美國科技公司日後在外國市場受到更嚴格的隱私條例規範。

此外,這件事還可能衝擊國際網路用戶對美國科技公司的觀感。以臉書為例,雖然不至於引發全球拒用臉書的風潮,但鑒於臉書容易侵犯隱私,部分用戶可能轉向其他保護個資更周全的類似服務。

美國安局監控計畫 29歲青年揭密

 

新頭殼newtalk 2013.06.10 鄭凱榕/編譯報導

媒體接連揭發美國國安局「稜鏡」(PRISM)計畫監控網路用戶及電話以來,美國司法部面臨調查壓力,而29歲的前CIA外包廠商員工史諾登9日自稱是媒體報導的消息來源。

根據英國《衛報》9日報導,美國政治史上最大的機密外洩事件的揭露者是史諾登。今年29歲的他曾為中央情報局(CIA)技術助理,也曾替國安局的承包商工作,包括戴爾公司(Dell)和博思艾倫諮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

《衛報》於幾天的連續專訪後,在史諾登的要求下公布他的身分。從決定公開揭露為數眾多的極機密文件的那時起,他便決心選擇不受匿名的保護。史諾登說,「我無意隱藏身分,因為我知道我沒有做錯任何事。」

雖然他決心一切攤在陽光下,但史諾登一再強調他想要避開媒體焦點,「我不想要公眾注意,因為我不希望這個故事焦點在我,我希望大家注意美國政府正在做什麼。」

史諾登說,「我真的希望焦點放在文件上,我希望能夠引發全球公民辯論探討究竟我們想要住在怎樣的世界裡。」史諾登在香港表示,「我唯一的動機是通知公眾關於政府以他們名義做的事情,以及針對他們做的事情。」

史諾登曾有「非常舒適的生活」,包含高達約20萬美元的年薪,和女朋友在夏威夷有個家、穩定的職業、他所愛的家庭。但他表示,「我願意犧牲所有這些。因為我的良心無法容忍美國政府正秘密建構大規模的監控機器,侵犯隱私、網路自由以及全球人民的基本自由人權。」

《衛報》說,史諾登在國安局的夏威夷辦公室拷貝最後1批打算曝光的文件後,於5月20日飛往香港。衛報說,史諾登之後一直留在香港,窩在1間飯店房間裡。香港和美國有締結引渡條約。

根據法新社9日報導,史諾登(Edward Snowden)過去4年一直在國家安全局(NSA)工作。《衛報》(The Guardian)在網站公布影片專訪,當中史諾登承認自己是消息來源。《衛報》是第1家報導美國政府監控資料洩漏案的報紙。


博思艾倫諮詢公司在聲明中證實史諾登先前擔任轄下員工「不到3個月」,對史諾登是洩露機密資訊的消息來源表示「震驚」,承諾協助美國當局調查。

史諾登承認他擔心被「交出去」,在未經正當程序下被拘留,或是被中情局或相關機構祕密拘押,或被交給中國當局問話。

他說,「不論我還能活多長,我餘生都會一直擔心這些。」

(影片說明:美國國安局「稜鏡」(PRISM)計畫揭密者史諾登專訪。原始專訪影片來源:鏡報。影片來源:” LeakSourceNews”頻道,標準YouTube授權。)[完整的影音請至 http://newtalk.tw/news/2013/06/10/37195.html]

 

內幕特蒐/無界線民系統 美情蒐全球神器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揭發美國政府進行秘密電子監聽的英國「衛報」,八日再揭露美國監聽手法,指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研發出一套威力強大的「無界線民」(Boundless Informant)系統,可從龐大電子監聽訊息中汲取有用資料,甚至繪製成訊息熱點地圖,詳細標示出從各國電腦、電信網路蒐集來的訊息量。

針對通訊紀錄 建立全球訊息熱點地圖

衛報取得有關NSA這套資料挖掘軟體的最高機密文件,「無界線民」主要針對通訊紀錄的「詮釋資料」(metadata,即解釋資料的資料)、而非通訊內容,計算資料量並予以分門別類,再據此建立「全球訊息熱點地圖」。

這份地圖將各國依受NSA監聽情蒐密集度,從高到低分別以紅、橘、黃和綠色標示,光是今年三月,NSA從全球網路共收集到九百七十億筆訊息,訊息量最大的是伊朗,逾一百四十億筆、佔十四%,其次是巴基斯坦一百三十五億筆,與美國關係最密切的阿拉伯盟國約旦排名第三、為一百二十七億筆。埃及和印度的訊息量分別為七十六億和六十三億筆。至於同期針對美國國內收集的訊息量,則為將近三十億筆。NSA也針對電子監聽紀錄分析來源,最細可追查到個別IP位址。在美政府力駁濫權監聽指控之際,「無界線民」更令人質疑NSA宣稱技術無法持續追蹤所有電子監聽對象的說法。

針對衛報八日報導,NSA發言人艾梅爾重申,NSA沒有能力可針對任何一筆通訊紀錄確定其通訊對象和位置。紐約時報指出,儘管現今網路「巨量資料」看似龐大到讓NSA跟不上腳步,但最近揭露的內幕顯示,NSA能力顯然比外界所想的強大許多。專家指出,NSA有能力有效率地挖掘「詮釋資料」,將個別數據流整合到一個龐大資料庫,再比對通訊、信用卡紀錄,就可拼湊出一個人的人生樣貌,這是過去傳統竊聽手法所不能及的。

美國鑑於九一一恐怖攻擊而於二○○一年通過的「愛國者法」,賦予聯邦政府前所未有的龐大監聽權,只要政府認為涉及打擊恐怖主義,就可監聽公民的電話、電腦通訊紀錄,甚至未經個人同意就可向金融機關、影音出租店、甚至教會等第三方取得個資。臉書(Facebook)社群網站、智慧手機、無線射頻辨識(RFID)設備,甚至提供個人存款和追蹤消費習慣的會員卡、回饋金累積卡等,都是政府監聽管道。

 

監控洩密案消息來源 放棄優渥生活

 

(法新社華盛頓9日電) 29歲的美國政府承包商員工史諾登承認揭發政府大規模監控計畫,並為此犧牲了在夏威夷舒適的生活、職涯、女友和親朋好友。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網站影片,史諾登(Edward Snowden)3週前打包行李前往香港,拋下在夏威夷年薪20萬美元的優渥生活、女友、穩定工作和摯愛的家人。

史諾登說:「我願意犧牲這一切,因為我無法昧著良心允許美國政府侵犯全球人民的隱私、網路自由和基本自由。」

史諾登加入艾茲柏格(Daniel Ellsberg)和曼寧(Bradley Manning)行列,成為美國史上最新1位觸犯國安重大問題者。艾茲柏格曾洩露五角大廈文件,曼寧將外交電報和戰爭日誌洩露給維基解密(WikiLeaks)。

史諾登說,這兩人的事蹟鼓舞了他。

(譯者:中央社樂羽嘉)

洩漏國安侵入網路 美議員要求引渡斯諾登

 

美國前中情局前助理技術員「愛德華•史諾登」,宣稱曾向英國衛報及華盛頓郵報,洩露美國國安部門曾秘密要求電話及網絡公司提供過百萬國民的通訊和上網紀錄後,紐約共和黨國會眾議員金恩要求執法部門,如果事件屬實,必須要對「愛德華•史諾登」採取法律行動,並將他盡速將他引渡回美接受審訊。

本身是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成員,及國土安全小組主席的金恩,認為「愛德華•史諾登」如果曾向傳媒洩漏國家安全局的數據和資料,已對美國情報單位造成重大的衝擊,金恩議員表示,美國政府必須明確表態,不會容忍任何國家給予目前身在香港的「愛德華•史諾登」作出庇護。

 

美監控惹議 紐也監控感難堪

(路透倫敦9日電)美國大規模且秘密監控網路通聯的計畫曝光之後,被控監控網路大亨的紐西蘭可能因此更感難堪。

美國法律限制政府國內監控權限,不過對於監聽外國人通訊幾乎未加限制,在與美國分享情報的盟國監控,也在幾乎不受限制之列。

換言之,對美國友善的政府,若要索取自己國家公民的網路私人通訊資料,美國幾乎都能不受限地提供。

紐西蘭網路分享大亨達康(Kim Dotcom)今天在推特(Twitter)上強調,國家安全局監控在他的案子中扮演一角,而紐西蘭情報機構也提供合作。達康被控網路剽竊罪名,正在對抗美國的引渡要求。

紐西蘭先前已被迫承認違法監控,如今美方情蒐網路資料的消息曝光,可能更感難堪。
 
中央社(翻譯)
 
 

美監聽案 波及澳洲紐西蘭

 

 (路透坎培拉╱威靈頓9日電)對美國政府秘密監控資料計畫的不安已波及太平洋的另一岸,澳洲和紐西蘭都有人擔心,兩國政府是否與美國合作秘密蒐集電子資料。

跟英國和加拿大一樣,坎培拉當局和威靈頓當局也與美國分享情報。

澳洲保守派反對黨說,非常憂慮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所謂的三稜鏡(PRISM)計畫。可能在9月國會大選中獲勝的這個黨說,擔心澳洲人存在美國網路公司臉書(Facebook)和谷歌(Google)電腦伺服器的資料會被美國國家安全局使用。

歐洲上週表達過類似憂慮。澳洲有影響力的綠黨呼籲政府,出面澄清澳洲情報機構能否使用美國國家安全局所蒐集的資料。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資料包括搜尋歷史、電子郵件、檔案傳輸和即時聊天。

澳洲外交部長卡爾(Bob Carr)今天接受電視訪問,談及坎培拉是否與美國的秘密計畫合作時,他說:「我們將小心檢視,最近浮現出來的東西對澳洲人的安全和隱私是否有任何影響。」

紐西蘭網路分享大亨達康(Kim Dotcom)今天在推特(Twitter)上強調,國家安全局監控在他的案子中扮演一角,而紐西蘭情報機構也提供合作。達康被控網路剽竊罪名,正在對抗美國的引渡要求。 詢及紐西蘭「政府通訊與安全局」(GovernmentCommunications and Security Bureau)是否與國家安全局計畫合作時,紐西蘭政府發言人拒絕置評。
 
中央社(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