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博館「剔采玄光」清代漆器特展
組圖:台灣史博館「剔采玄光」清代漆器特展
螺鈿曲水流觴圖漆几-几面裝飾題材為《蘭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觴之景,有山水、樓閣、拱橋、曲徑等,高士、童子30餘人,休憩於溪流之濱,或在亭中遠眺,或取觴暢飲,或詠詩論文,情景不一而各得其樂。此外,民間故事因流傳久遠,亦成為裝飾圖樣的主題。(國立歷史博物館)
【大紀元2013年06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即日起至9月8日舉辦「剔采玄光:館藏漆器特展」,展出以清代為主的館藏漆器80件,在裝飾主題上,主要表現有花鳥圖樣、山水人物、雲紋龍飾以及傳統民俗吉祥圖案,映照出傳統社會的世俗想望與理想人生觀。
黑地描金八仙花卉紋帽盒。
(國立歷史博物館)
史博館表示,華夏漆藝發展迄今已有七千年悠久的歷史,漆器色澤沉凝豐厚,質感溫潤細膩,形制輕巧妍麗,並兼具固久、耐熱、防潮等實用特質。漆器製作費時耗工,不但作為收藏箱盒,亦常作為祭祀禮器、饋贈珍物乃至日常生活器用。
剔紅花卉紋印盒-此件明代雕朱漆花紋漆盒,以方格為錦地紋,盒蓋及盒底剔刻舒展自如的盛開花卉,以及含苞欲放的花蕾圖案,漆層豐厚圓潤。
(國立歷史博物館)
剔紅花鳥紋方盤-此方盤通體髹朱漆,盤心雕一對綬帶鳥穿飛於盛開的花卉之中,雕方格花卉錦紋為地,盤內外邊雕各種折枝花卉。
(國立歷史博物館)
剔犀圓盒-圖案古樸淳厚,通體漆層肥厚,刀刻深峻,磨退圓潤流暢,漆色光亮潤潔,通體飾卷雲紋。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此次特展介紹雕漆、填漆、鑲嵌與描飾等技法。其中,雕漆是在多次髹塗層疊的漆層上雕鏤紋樣,填漆則是刻劃紋飾後再以色漆填入,亦有部分直接施以彩繪,以漆質特有的色澤與層次變化,使漆器呈現豐富多采的樣貌。螺鈿為以研磨裁切的貝殼薄片,填嵌於器物表面,經打磨潤澤後使其表現絢麗璀璨,與漆器質感相得益彰。
黑地彩漆八寶如意式盒-此文物說明漆藝紋飾如何映照出傳統社會的世俗想望與理想人觀。這件漆器外觀為雙層蓋盒,以牛皮為胎,通體髹黑漆,盒內為朱地,整體風格清麗典雅。盒蓋面中心以金漆描繪團壽紋與連續回紋,外圍繪以暗八仙、花卉、蝙蝠、祥雲、盤長紋、卍字紋、竹葉紋等吉祥圖案,盒蓋外壁四開光繪描金折枝花卉。漆盒上層外壁以金漆描繪四時花卉,寓意祥瑞喜慶,底部有一圓型孔眼。漆盒下層外壁以金漆描繪杮果、佛手、桃實、石榴等花果三多,寓意「事事多福多壽多子」。然而,此件漆盒玄妙之處隱藏於盒內,在盒底高高堆起一枚描金古錢,漆盒主人每每開啟盒蓋置物,錢財圖案立即映入眼簾,寓意「富在眼前」。
(國立歷史博物館)
描金人物詩文方盒-方盒為長方體,黑漆為地以金漆髹行書體,又以纏枝花卉雕刻鏤空為底座,或髹黑漆,或以金漆描金。
(國立歷史博物館)
螺鈿花鳥人物漆盒。
(國立歷史博物館)
史博館希望觀眾經由特展精緻複麗的漆器製品,得以觀想當時社會經濟與文化藝術的發展景況,並在品味沈靜典雅美感之際,近身領略清代前人精湛的漆藝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