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30 21:03:02綺羅

福島核災 深海7千公尺淤泥含銫

 

福島核災 深海7千公尺淤泥含銫

 

新頭殼newtalk 2013.05.30 鄭凱榕/編譯報導

靠近太平洋日本海溝的最深處、水深約7,260公尺的海底所採取的淤泥,檢測出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所散逸出的輻射物質─放射性元素「銫」(Cs)。日本海洋研究機構等研究團隊29日發表在英國科學雜誌。

根據日本共同通信社29日報導,這是第一次從深海檢測出核災事故所逸散出來的銫。日本獨立行政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pan Agency for Marine-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JAMSTEC)研究團隊推測,銫是附著在浮游生物(Plankton)等殘骸上,然後沉降到海底。

研究團隊從東日本大震災發生4個月後的2011年7月,在距離宮城縣近海震央約110公里以東的日本海溝進行調查。

根據海洋研究開發機構新聞稿指出,這次攝影得到海底高解析度影像,從影像中可明確證明,東日本大震災就連超過水深7,200的深海域環境以及生態系,都造成巨大的擾亂。

由於對於深海生態系的維持與發展,由於幾乎一無所知,今後為了得知遭受震災破壞的深海生態系究竟要過多少時間才能逐漸復原,有必要長時間的進行調查。

研究團隊指出,海溝軸內的沉積物中,確認有深海內沉積濁流沈積物(Turbidite)的存在,顯示沉積物更深層的地方可能存在有過去大地震所生成的濁流沉積物。如果調查濁流沉積物的周期或其堆積的年代,則可能合理推知大地震發生的週期,期望將對防災、減災的因應有極大的貢獻。

根據此研究成果,核災事故所造成的銫134短時間就已沉積到深海底部。傳送放射性元素的植物浮游生物,以及因此造成的「海雪」(marine snow)現象說明了原因。今後,這將成為推定海洋中放射性元素輸送過程與放出量推定上,一項極為重要的基準資訊。


圖片說明:圖為海底沉積物的X光電腦斷層掃描(CT)與放射性元素的濃度。CT值越高的沉積物,密度越高。海溝軸的沉積物0~31公分中,可以知道密度越小的會在越上層、密度越大的會沉在越下面。太平洋水深13~15公分附近可見上層的沉積物,主要成分是火山灰,與本次震災無關連。這次的測試可以發現放射性元素鉛210、銫137,還有銫134。CT圖表中出現的Excess 210Pb,表示從大氣或水中而來沉積至海底的鉛210。圖片來源:日本獨立行政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