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5 19:06:04綺羅

耶穌會中學西傳不見容於王室 教宗曾令解散

  耶穌會中學西傳不見容於王室 教宗曾令解散
  • 2013-03-15 16:28
  • 新聞速報
  • 【中央社】

 新教宗方濟是史上第一位耶穌會出身的教宗。而曾在1773年遭解散的耶穌會,部份原因是當時在中國的傳教士中學西傳掀起歐洲社會思想界的風潮,不見容於王室,因而向教宗施壓。

 耶穌會是天主教的第二大修會,1534年由羅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在巴黎成立,因應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1540年獲得羅馬教廷的許可。

 耶穌會主要任務是教育與傳教,在歐洲興辦許多大學,除了培養耶穌會人才,也有活躍於政界與知識份子階層,著名的有在耶穌會學校佛雷奇(La Fleche)受教育的法國數學家笛卡兒以及畢業於喬治城大學的前美國總統柯林頓。

 耶穌會成立不久,就開始向亞洲、非洲、美洲派遣傳教士,向中國派遣傳教士始於明朝嘉靖年間,萬曆十一年(1583年)入廣東肇慶的利瑪竇是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耶穌會傳教士,他和後來的耶穌會教士在西學東漸所做的史無前例貢獻,為中國近代思想演進開啟新頁。

 耶穌會在中國的發展,在明朝崇禎十年教徒有4萬人,到清朝康熙三十九年達30萬人。

 研究中國基督教史的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沙百里(Jean Charbonnier)也強調,利瑪竇及到中國的、尤其是法國耶穌會士,也將中學西傳。

 不只一系列研究中國文化和科學的著作,在西方興起漢學研究之風,他們的文章、著作甚至書信,也因證明「耶儒相合」的路線,爭取歐洲對他們在中國傳教的支持,而被知識份子利用抨擊朝政。

 因為當時歐洲所處的封建制度已難抵擋經濟發展變動所引起的政治與思想上的變化,耶穌會士無心插柳引進中國的文化制度等書,成為歐洲改革者批判政教合一的範例和根據。

 尤其孔子儒家學說的世俗理性特點,充滿理性精神和道德實踐精神,直接對照了宗教形式和信仰儀式,讓啟蒙時代知識份子的焦慮有了出口。

 法國啟蒙運動懷疑論的代表人物培爾(Pierre Bayle)以耶穌會教士的文章讚揚中國的寬容精神,抨擊教會排除異已思想。

 啟蒙運動思想家伏爾泰以孔子弟子自居,對儒學頂禮膜拜,並以孔子仁愛精神,批評中世紀文化的落後性;萊布尼茲以中國哲學的自然理性,批判西方神學。

 耶穌會本因強力捍衛教廷和教宗的首席權,樹敵甚眾;耶穌會教士又介紹中國哲學到歐洲,沒想到因此推翻了他們的教義。

 教士對中國的政情報告,使得當時動盪歐洲的知識界對中國政治制度充滿理想,加上耶穌會透過興學對上層階級產生影響等種種原因,終於有1759年葡萄牙驅逐耶穌會、1762年法國國會取締耶穌會、1767年西班牙驅逐耶穌會,3國君主還呼籲教宗取締耶穌會。

 教宗克來蒙十四世(Clement XIV)1773年解散耶穌會,幸有東正教的葉卡特琳娜二世(Yekaterina II)在俄國禁止執行禁令,耶穌會得以在俄屬波蘭、白俄羅斯、立陶宛等地區及普魯士等國家繼續存在。直到1814年,庇護七世(Pius VII)重新許可復會。

 從明末到清初,共有472位耶穌會士在中國服務190年,耶穌會的組織在歐洲解散,但會士在中國的研究仍受西方知識界的注意,一直是漢學界的權威。10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