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3 18:14:12綺羅

化療合併標靶 四期大腸癌現生機

  

大腸癌患基因篩檢 投藥效果更明確

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大腸癌的總罹患人數已連續3年居第1名,且存活時間約僅3-6個月,以至於民眾對大腸癌莫名恐懼。但醫師指出,新一代的化療藥,如「抗癌妥」、「益樂鉑定」、「截瘤達」等,已可大幅改善第4期大腸癌患者的病狀,較傳統的化療藥更具治療效果。且目前成大醫院還推行癌友基因檢測,幫助病友釐清自己的體質對個別藥物治療的效益。


▲ 透過實驗室內的基因檢測,能找出大腸癌友的先天體質與藥物效益間的關係,幫助醫師做出有效的投藥治療。(攝影/黃志文)


成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蘇文彬表示,近幾年在臨床上,可看到許多大腸癌友樂觀抗癌延續生命的例子。透過跨團隊的多科整合,執行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大腸癌病友在現今已可獲得較好的存活率。且過去若要化療合併標靶治療,每月至少花費20-30萬的醫療費用,讓許多病人為了借錢而疲於奔命,也有不少較弱勢的族群只能放棄治療。所幸,健保目前已針對大腸癌第4期轉移的病患給付化學藥物,大幅地減輕病友負擔。

蘇文彬也提到,抗癌藥物如同一般藥物,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如抗癌妥會出現腹瀉,而標靶藥物癌思停可能出現包括高血壓、尿蛋白、出血或血栓等副作用,爾必得舒則會有皮膚過敏,長疹子。成大醫院為此引入癌症個人化治療,在大腸癌方面,病友透過KRAS基因篩檢,便可明確了解「爾必得舒」的對自己的體質治療效果如何,或是UGT1A1的基因檢測,可協助病友了解對化療藥品抗癌妥的代謝能力。讓醫師能早一步選擇用藥,預防施藥的副作用,使病友治療更有效安全。

由於飲食西化及精緻飲食的普遍,民眾吃入過多的高脂肪、高熱量食物,都可能導致大腸癌的發生。目前政府針對50歲以上到70歲的民眾,每2年提供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其中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的民眾,經大腸鏡檢查後大約有30-40%會發現有大腸瘜肉問題,有4-5%為大腸直腸癌,如果瘜肉大於2公分,更有接近50%的機率在未來可能產生癌化現象,因此需要定期積極追蹤檢查。

大腸癌高危險群注意事項:

除此之外,家中直系親屬中,若曾有人罹患大腸癌的民眾,皆屬高危險群須多加留意,並應提早至40歲開始接受國民健康局的篩檢。另外,民眾若有排便習慣改變、糞便中有血或黏液、糞便粗細大小改變、有解不乾淨的感覺、腹部疼痛、貧血或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皆應到醫院尋求協助。

化療合併標靶 四期大腸癌現生機

 

隨著醫療進步,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患者的治療出現一絲曙光,健保目前已針對大腸癌第四期轉移的病患,給付化學藥物合併標靶藥,未來可望再加入新的標靶藥物,讓癌友可免於憂心經濟問題,讓生命得以延續。

成大醫院醫師蘇文彬表示,除了原有傳統的化療藥「5-FU」,近2年來,健保已給付「癌思停」,明年初健保局開始給付另一類標靶藥物「爾必得舒」,這2個標靶藥物,與「抗癌妥」合併治療,若先經化療合併標靶治療,腫瘤明顯縮小,仍可接受手術切除,並且追蹤超過三年多沒有再復發。

蘇醫師解釋,在過去沒有健保給付的年代,若要化療合併標靶治療,每月至少花費20到30萬,讓許多病人為了借錢而疲於奔命,也有不少只能放棄治療;不過各項藥物仍可能出現後遺症,例如過敏、四肢麻痺、腹瀉或高血壓、出血等,若有任何不適都須立即回診尋求協助。

口服化療藥物遵醫囑帶回家使用 大腸癌患治療便利性更高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近10年來,因為各種癌症治療藥物發明,以及各式治療組合不斷修正、調整,癌患的存活率愈來愈高、存活期愈來愈長,在治療觀念上有明顯「大躍進」的改革。例如現在罹癌患者不用一天到晚跑醫院,可以口服化療藥物帶回家使用,可維持與罹病前相同的生活習慣及治療便利性。

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李興中醫師表示,抗癌治療要考慮患者個人狀況,量身訂做不同的治療組合,口服抗癌藥物無論在方便性、副作用、生活品質維持和患者感受度及醫囑性方面,都比傳統靜脈輸注化療來的好,更有機會幫助患者完成治療計畫,得到長期疾病控制,即使與癌共存也不怕「被癌打敗」。

口服化療藥物 方便性高

根據衛生署的資料,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是所有癌症之首,過去的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若發現時期別較早例如第一期、侵犯較淺層如黏膜層、未轉移等,多半存活率也較高,五年存活率估計可高達9成。若發現罹病時期別較晚、病情較嚴重,除了手術之外,化療藥物和其他輔助性療法的角色就更顯重要。

以化療為例,有多種複合式處方,可另外考慮加上標靶藥物。過去常見的化學藥物以搭配鉑類藥物為主,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腹瀉、口腔潰瘍、疲倦、皮膚色素沉澱等,但藥物搭配方式其實相當多元,而有些傳統靜脈輸注化療藥物可以口服藥物取代,增加患者用藥方便性及生活品質,目前對於中、高危險群的第二期或第三期大腸直腸癌患者來說,已有多種治療配方可供選擇。

雖然藥物選擇這麼多,李興中醫師認為以「病人為本」最重要!患者若希望維持生活習慣,不喜歡住院或居家接受靜脈輸注化療,或害怕靜脈輸注化療的血液毒性,醫師可以處方口服藥物,一來副作用較小;二來家屬照顧方便、病人感受及社會地位也較好,生活品質獲得維持,患者就能耐心接續接受治療,提高整體治療計畫完成率及疾病控制。

建立基礎生活預防觀念

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組合這幾年有很大的進展,不過預防疾病發生的觀念仍需加強。例如多吃高纖維食物、少菸酒、少吃高脂油膩食物等,都能有效降低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但是國人飲食習慣西化的影響下,一時之間要全部扭轉過來也不容易。

李興中醫師提醒,多粗食、少精製食物並且多喝水、維持運動習慣,是防癌基礎也是最容易建立的觀念,要確實落實就能維持健康「腸腸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