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對於中日在釣魚台(日稱尖閣諸島)問題上的對立,日本東海大學國際法教授塚本孝表示,根據國際判例,中國單以古文獻作為證據,不足以證明其對釣島擁有主權,很早便實際控制釣島的日本處於有利地位,即便承認存在主權爭議也不會對日本造成不利。
曾任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調查及立法考查局長的塚本孝,是在接受《共同社》訪問時作出上述表示。
訪問內容如下:
●中國根據明清時代的資料主張釣島在歷史上是其固有領土。
塚本:像中國那樣只展示發現土地、標明航路的古文獻是不足以作為證據的。要主張釣島是本國領土,中國還必須出示能證明其領有意志和曾實際控制的證據。
●中國反復主張日清戰爭期間日本竊取了釣島。
塚本:根據《舊金山和約》,釣島作為沖繩的一部分,其施政權被委託給了美國。中國的主張不過是政治性的宣傳,不能成為法律上的爭論點。
●日本政府的立場是「釣島不存在主權問題」。
塚本:是否存在爭議,在國際法上要根據客觀情況判斷。一方當事國稱「沒有爭議」,不代表這一說法就會被接受。日本一方面拒絕中國提出的承認釣島存在主權爭議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求南韓承認竹島(南韓稱獨島)存在主權爭議,這令人難以理解。這種做法妨礙了日本在國際社會上進行有效說明。即便就釣島承認存在主權爭議,在國際法上也不會對日本造成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