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島嶼上的行動者
我第一次去台灣是2009年,那是為了策畫建築展而做一次密集的拜訪:從北到南,見了許多在農村地區生活和工作的建築師、作家、音樂人和社運工作者;第二次是2010年,去台中參加藝術展覽,從那又去了台東,認識了很多原住民音樂人和藝術家;第三次是2011年在台北的發刊活動,主要與文學界接觸;第四次則是參加2011年兩岸文學高峰會。
幾年下來,我和台灣的朋友們之間往來十分密切。他們也經常到大陸來,有時我們也在大中華地區之外的地方碰頭,他們在島嶼上長期累積的各種思想和實踐經驗,已經越過政治和地理的阻隔,對島外世界形成有效的輻射。
這幾年台灣知識分子的思考和行動,至少在以下幾個層面拓展了我們的知識圖景和行動策略:對現代農業、城鄉關係、環境生態的反思,促使他們之中的先行者紛紛離城返鄉,在選擇鄉居生活、致力於可持續的農耕實驗的同時,他們還發起各種反抗惡劣農村政策的社會運動,這種運動既立足本土,又融入另類全球化的思想脈絡,二者相互印證支持,令台灣農村社運出現高瞻遠矚的闊大視野。
民主政治的實踐逐漸走出黨派的局限,在網路的強大動員工具的助力之下,知識分子運動和草根運動同時出現無中心、無領袖、無政治代理人的新形態,政治訴求更具體、更集中、更生活化;文學、藝術、音樂、建築等領域的創作致力於挖掘歷史和現實資源中的地方性,構建了一個以島嶼為地理依託同時又與全球發生廣泛鏈接的強大本土精神認同。
這些努力,落實在一個外來者訪問台灣的觀感中便是:城鄉界線的模糊,綠油油連綿不絕的農業風光,交叉耕種的作物令人感覺小農傳統猶存;農村公共生活之活躍,各種傳統節慶目不暇接;選舉、抗議等政治活動無遠弗屆,成為島內隨時隨處可遇上的「景觀」。
城市空間自由散漫,風格混搭,沒有太多經過政府規畫的街道和商業建築,充斥著大異其趣的市民趣味;知識分子雖然多數說話的語氣敦厚溫和,但表達的思想頗為激進大膽;他們不僅熟悉世界各地最新發生的理論和實踐,更熟悉台灣的歷史,並經常比照歷史來為自己當下的行動進行「定位」;「島嶼」這個詞取替了「美麗島」,成為他們口中對台灣的自稱,以弱化其黨派色彩,顯示超越黨派政治的中性態度。
如果不是親臨島嶼,又翻不了牆、瀏覽不了被封的網站的話,我對台灣的認識會大大受限於大陸傳媒和出版業所輸入的台灣資訊。如今除了龍應台、侯孝賢、朱家姐妹、賴聲川、林懷民等等,這些在大陸盡人皆知的名字,我還認識了更多的名字,見過更多有趣的人──他們包括在塑造台灣本土意識方面著力很深的吳晟和吳音寧父女,客家民謠音樂人林生祥和鍾永豐,建築師謝英俊、黃聲遠與劉國滄,藝術家陳界仁、王墨林與Bbrother,文學界的初安民、阮慶岳與胡淑雯等等──他們不僅是台灣思想構建和文化生產的中堅力量,更是坐言起行、改變台灣的行動派。
下期預告:7月30日擬繼續刊出《新周刊》專輯「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之「想像的彼岸與真實的對岸」系列。
上一篇:石之瑜:懷舊的中國海疆之爭
下一篇:宋燕輝:因應南海變局 台灣要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