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7 19:45:41綺羅

有感?無感?

學者肯定馬總統外交成績單
  • 2011-12-27 02:04
  • 旺報
  • 【記者林永富/台北報導】

 台灣競爭力論壇26日舉行「兩黨政績比較和展望──國際接軌篇」研討會,與會學者多對馬政府3年半以來的外交成績單表示肯定。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指出,國民黨過去3年半在國際外交方面有相當的成就外,其中免簽證國家的快速增加,特別是英國和申根國家的免簽,更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兩岸、國際戰略配套

 政大外交系教授劉德海指出,相較於扁政府的極端做法,馬政府將維繫台海關係置於優先,力圖提升兩岸經貿互動,嘗試透過善用中國市場活化台灣經濟。即使ECFA簽訂能為台灣取得某些優勢,但面對韓國今年下半年與大陸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讓台灣面臨南韓商品免關稅所造成的嚴重衝擊。

 政大外交系教授朱新民檢視兩黨政績,發現近年台灣全部的外交政績與成果皆落在馬總統3年執政期間。但馬政府缺乏對其施政成果的辯護、論述與兩黨比較,因此造成人民對其政績的無感。事實上,回顧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外交策略,當時是將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切割,台灣因此被視為外交破壞者。反觀馬政府將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做戰略上的配套與結合,產生相輔相成作用。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吳志中認為,兩黨在國際外交策略上,並無太大的差異。且外交政策本具延續性,因此不應將所有的外交政績皆歸功於馬政府,更何況目前的兩岸外交關係是馬總統在承認「一個中國」前提下,才得以突破。

 銘傳大學觀光系教授紀俊臣指出,台灣當前的國際處境除了國號在世界政治上的認同困境外,還有國家在國際組織參與的障礙。因此,人民需要的是能替台灣積極爭取國際組織在台灣召開年會的機會,以及能增強台灣加入重要國際政治組織的機會和發言能力的執政黨。

 祕魯APEC首以台排序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范世平認為,民進黨於2004年二度取得政權時,中國有感「文攻武嚇」只會冰凍台海關係,進而讓胡錦濤政府改以較感性的「胡六點」與「外交休兵」等政策,望能藉此凝聚與穩固兩岸關係。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底於祕魯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在官方發布文件,連戰的身分被標為「中華台北領袖指派前副總統連戰替代」,並且「中華台北」於與會國家排名順序介於新加坡和泰國間,未列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香港之前,為首度以「Taiwan」次序排列。

政績競爭評比 學者:馬政府外交有突破

總統大選在即,兩黨政績展望比一比。台灣競爭力論壇的學者一致認為國民黨執政期間,和中國維持較友好關係。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吳志中指出,兩黨如要在外交進一步合作,必須先對「國家主權」與「國家名稱」取得共識。銘傳大學觀光學系教授紀俊臣則指出,台灣當前的國際處境還有障礙,人民需要的是一個替台灣積極爭取曝光的機會。

台灣競爭力論壇今天舉辦「兩黨政績比較和展望-國際接軌篇」研討會,邀請國內學者針對藍、綠兩黨這些年的政績、外交以及未來展望深入評比。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研討會主持人彭錦鵬首先表示,期望透過這次研討會,深入檢討兩黨政績,比較國、民兩黨的國際外交政策優、劣與成效,讓台灣和國際化發展密切接軌。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嚴震生表示,國民黨除了過去3年半在國際外交方面有相當成就外,免簽證國數快速增加更是「了不起的成就」。此外,嚴震生認為,台灣國際空間得以擴展,可歸功於馬政府低調、內斂、務實、沉穩的作風,使台灣獲得國際社會高度的信任。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朱新民提到,馬政府缺乏對其施政成果的辯護、論述與兩黨比較,造成人民對其政績的無感。但民進黨執政的外交策略是切割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台灣因此被視為外交破壞者。從兩黨的外交策略與思路上的差異,朱新民呼籲政府應具體呈現政績的成果,才能讓人民有感。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教授范世平則認為,民進黨執政讓中國冰凍台海關係,進而讓胡錦濤以感性的「胡六點」與「外交休兵」等政策凝聚與穩固兩岸關係。但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底於秘魯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中,連戰的身分被標為「中華台北領袖指派前副總統連戰替代」,並首度以「Taiwan」次序排列,范世平認為「這是台灣外交的突破。」

然而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吳志中指出,外交政策本具延續性,不應將所有的外交政績皆歸功於馬政府,更何況目前的兩岸外交關係是馬總統在承認了「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才得以有所突破。吳志中認為,要使兩黨於外交議題上更進一步合作與發展,兩黨必須先對於「國家主權」與「國家名稱」取得共識。

銘傳大學觀光學系教授紀俊臣指出,台灣當前的國際處境還有障礙,人民需要的是一個替台灣積極爭取曝光的機會。紀俊臣指出,中國大陸崛起已是不可逆的事實,因此台灣在國際政治參與過程中,應須考慮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再以權變策略生存,以維持現況的情形下,爭取台灣的資產、機會。

圖說:學者參與「兩黨政績比較和展望-國際接軌篇」。左起紀俊臣、范世平、朱新民、彭錦鵬、嚴震生、劉德海、吳志中。(台灣競爭力論壇提供)

嚴震生:我國護照比中共的值錢

馬政府三年多來讓免簽證國家增至一百廿多個,數目是中國大陸的兩倍半。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嚴震生昨天以親身經驗提出一個觀點:中華民國的護照,絕對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更珍貴、更值錢。

台灣競爭力論壇昨天在立法院舉行「兩黨政績比較和展望——國際接軌篇」研討會,多位學者肯定台灣爭取到美國免簽證候選國。

嚴震生表示,非洲是他研究重點,過去申請非洲國家簽證除了手續複雜,有時需寄護照到該國北京大使館。因中華民國護照享有百餘國免簽或是落地簽證待遇,及多次進出美國五年有效簽證,「在大陸的行情頗高」,沒人有把握可平安寄回台灣;但他今年五月到烏干達研究時,就無此煩惱。

他指出,過去民進黨執政八年也有努力,但為什麼一直要到國民黨執政才落實?除了台灣人民素質得到肯定,馬政府低調及務實的作風獲得國際信任,也是台灣國際空間得以擴展的重要原因。

台師大政治所教授范世平則認為,如果明年由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當選,因蔡主張不承認九二共識,台灣在WHA(世界衛生大會)地位恐怕無法續存,外交休兵也會破局,參與國際組織將會受限,邦交國的數目將迅速減少。

台灣社秘書長吳志中則認為,就算是世界強權也不可能將單一外交政策置於所有國家,這也是為何民進黨希望從外交關係錯綜複雜、也具備相當實力的歐洲國家開始突破,以改變被中國在世界各地定義的一中原則外交政策,扁政府時期也獲致了許多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