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可以自行去找解蛇毒的草何須再用血清馬做解蛇毒藥劑?
年捕30蛇 黃狗稱霸古坑派出所
2011/08/08 05:30許素惠/雲林報導
中國時報【許素惠/雲林報導】
現今各種達人當道,古坑樟湖派出所的「小黃」是條捕蛇達「狗」,一年平均咬捕卅條蛇,守護員警安全;更特別的是,小黃鏖戰雨傘節、龜殼花等毒蛇時,也會失手被咬傷,牠總是自行潛入山中找解藥,兩、三天後又是一尾活龍,五年來迄今安然無恙。
古坑樟湖派出所位處偏僻山區,獨門獨戶沒有左鄰右舍,雖不致人煙罕至,但由於散居,除非真有事,村民不會像平地民眾三不五時就到派出所聊天,周遭爬蟲類等自然生態相對豐富。
夏季蛇類活躍,員警幾乎天天與蛇共舞,所長黃俊發指出,一天發現兩、三條是稀鬆平常的事,下過雨後的黃昏及夜晚,蛇跡更為頻繁,最高紀錄曾經一天捕捉過十多條,泰半是雨傘節、龜殼花與青竹絲等保育類毒蛇。
小黃五年前來到樟湖,除了看家外,還因勢練就了一身捕蛇的好功夫。員警邱明誌說,小黃像道防火牆,把所有危險全擋在戶外,任何風吹草動都躲不過牠的耳、鼻,即使屋後有蛇爬過,在前門的牠都能察覺,靈敏更甚於一般狗兒。
調任該派出所逾一周的員警,都能聽得出小黃遇人登門與發現蛇蹤的叫聲不同,有人來訪時,牠只是意思意思低調平和地叫兩聲,如果是蛇,小黃便激烈、急促狂吠,除了提醒警員提高警覺外,也試圖嚇跑長蟲。
然而,狂叫虛張聲勢可不一定每次奏效,邱明誌三番兩次目睹小黃和毒蛇正面交鋒,小黃總是出奇不意地矯捷咬住蛇的頸部,然後猛力不停地甩,直到對方精疲力盡。
蛇狗大戰的過程中,小黃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其中眼鏡蛇最難纏,小黃多次被咬傷,夾尾逃生,獨自到山裡找草藥解毒。邱明誌說,山區連衛生所醫務室都沒有,就醫很不方便,小黃受傷,同事從未特別給予治療,幾天後又活龍一條。
可憐血清馬終其一生抗蛇毒 馬腹重複扎針千瘡百孔
2009年9月22日 21:15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奔馳的馬匹總是神采奕奕,但遊客卻在后里馬場看到全身是傷的馬,這30多匹馬的肚子上坑坑疤疤,而且還垂頭喪氣,就像得了皮膚病一般,遊客懷疑馬匹遭到虐待,但事實上,牠們是為人類犧牲,專門用來對抗毒蛇,製作解毒劑的血清馬。
遊客高高興興到后里馬場賞馬,但走近柵欄一看,卻看到裡內的馬匹腹上斑斑點點,像有千瘡百孔,小朋友瞪大眼睛,相當同情牠們,忍不住疑惑的問家長,「馬兒怎麼了?好可憐!」這些馬看來不健康,少了精神煥發的神采,還有網友將照片PO上網,說牠們皮膚爛爛的,甚至懷疑牠們的照顧失當、瀕死,甚至受虐了。
當騎警隊英姿煥發的馬匹經過時,這柵欄裡的馬更顯得遜色。事實上,這些馬是由疾病管制局,從國外挑選進口的血清馬,用來製造抗蛇毒血清;但因重複多次注射減低毒性的蛇毒,讓牠體內產生抗體,所以馬匹是和蛇毒一直在進行對抗,而馬腹上頭的疤痕,也是代表牠替人類受苦受難的印記。
后里馬場組長韓芳表示,「有人誤會以為是皮膚病,其實不是,牠是對人的貢獻,假如說皮膚有稍微擴大,一定會有獸醫過來治療。」蛇毒血清之所以需要由馬匹抽取,是因為馬匹血量多,且人體對馬蛋白不容易過敏,毒物科醫師洪東榮指出,「馬的血量比較夠多,馬的蛋白質跟人之間的交互作用比較少,所以我們比較不會對馬的蛋白質過敏。」
從國外進口的血清馬,一定得健康沒疾病,沒有寄生蟲,照料時,得注意營養配方,吃的是苜蓿草、麥片、玉米和維他命,每天三餐加點心,但因為牠們的免疫系統終其一生,一直在對抗蛇毒,即使補充營養,也像生病一樣,所以壽命會比一般馬還短,洪東榮指出,「牠也是一樣,會有中毒的狀況,所以馬可能會變得比較虛落,打了以後,馬沒幾天就死掉的也有。」
血清馬注射數次減低毒性的蛇毒,產生抗體後,再抽血製作解毒血清,全台灣的蛇毒解藥全仰賴牠們,牠們為了國人,被迫犧牲自己的健康,雖然牠們只是馬兒,但卻值得人們的敬意與疼惜。(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吳淑萍、郭旭輝、葉弘傑)
http://www.smileradio.com.tw/radio/radio_medicine_detail.php?news_id=5722
標題: | 獨腳蓮 活血散瘀 止痛利尿 | |
發佈時間: | 2008-05-05 13:30:34 | |
內容:
| ||
相關照片: |
以下內容來自食品藥物解說故 僅供參考
http://www.calldoor.com.tw/mystore/johnson_vita0901/articles/120635
到底什麼是紫錐花?為什麼它會那麼受歡迎?在北美氣候溫暖多雨地區,你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紫錐花的蹤跡,紫錐花又稱紫色玉米花,顏色呈淡紫粉紅。十八世紀開始,北美的印地安民族就開始懂得以紫錐花來做為蛇毒、蚊蟲、毒瘡等的治療藥;二十世紀初期,生化學界開始發現紫錐花具有提升人體自然防禦系統的功能,尤其在面對感染性病源的抵抗力提升上,有卓越的效果。根據統計,西方自然生藥醫療最發達的德國,在一九九四年一年間,就有超過兩百五十萬的醫生處方箋上出現了紫錐花萃取物。
紫錐花(Echinacea)的品種眾多,其中含有比較多生理活性成分,且經常被拿來作為健康食品原料的有E.(Echinacea)Purpurea、 E. Angustifolia及E. Pallida三種。
紫錐花為什麼可以強化人體抵抗疾病的免疫力,其中所含的成分極為複雜,目前已被分離出來的成分就有超過七十種以上,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包括僅存在E. Angustifolia品種中的紫錐花配醣體(Echinacoside),紫錐花配醣體具有直接的殺菌、殺病毒的抗病原作用,對於急性感染症具有輔助性的治療作用,不過生化實驗發現,分離出來的紫錐花配醣體的抗病原作用,往往不如存在天然紫錐花萃取物的效果卓越,主要是因為存在紫錐花中複雜的生化成分間具有很好的協同交互作用,這些成分單獨存在時,遠不及多種成分同時存在時的複方天然成分的效果。
另外,存在紫錐花中的靈魂成分應該是一組結構龐大的多醣體(polysaccharides),紫錐花多醣體(Echinacin)是促使紫錐花具有提升人體免疫力的主要成分,在所有的紫錐花品種中,E. purpurea的根部是含紫錐花多醣體濃度最高的品種。生化研究發現,紫錐花多醣體具有抑制玻尿酸酵素(hyaluronidase)活性的作用,玻尿酸酵素主要存在蛇毒、水蛭毒、蛛毒及惡性腫瘤中,玻尿酸酵素顧名思義就是他會分解破壞瓦解玻尿酸(hyaluronic acid),然而玻尿酸卻是構成人體細胞抵禦病原侵略防禦系統的主成分之一,體內玻尿酸被大量分解後,細胞的防禦能力就會明顯的下降,就好像城堡周圍防禦敵人的城牆被打掉了一樣,細菌、病毒、毒素、癌細胞等都會很快的侵襲到正常細胞的功能,這也是為什麼印地安人會運用紫錐花來解蛇毒的原理機轉。
除了抑制玻尿酸酵素活性的機轉外,在多項生化及動物試驗皆顯示紫錐花多醣體具有促進體內免疫細胞如中性白血球、淋巴細胞、殺手細胞、巨噬細胞等的吞噬作用(phagocytosis)。不過研究顯示,紫錐花的免疫促進作用與體內T細胞的免疫力促進作用是無關的,一項針對紫錐花多醣體所產生的免疫促進作用與抗癌作用的研究中發現,有一種紫錐花多醣體(acidic arabinogalactan)具有直接促進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內生物質:IL-1(interleukin-1)、b-2 干擾素的生成作用及腫瘤吞噬作用(TNF-alpha)(Med Welt 1983, 34: 1463-7;Int J Immunopharmacol 1991;13(7):931-41)。
壯陽藥部分也可以用來解蛇毒?
http://big5.huaxia.com/sh/zyzy/mzyd/00134483.html
壯醫用藥習慣 壯藥屬於發展中的民族藥,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基本上處於民族藥和民間藥交融的狀態。壯族居住區地處嶺南亞熱帶地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由於壯族人早有喜食蛇、鼠、山禽等野生動物的習俗,因此動物藥應用較為普遍,民間歷來有“扶正補虛、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藥經驗。因此壯藥中動物藥佔有相當的比例。 壯藥的另一特點是善於解毒,而且解毒的範圍較廠,包括解蛇毒、蟲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金石發動毒、箭毒、蠱毒,等等。廣西著名的蛇藥就是壯藥的一大貢獻。壯醫是基於一個極其樸實的真理:有什麼樣的邪毒致病,必然有相應的解毒藥治病,所謂一物降一物。而且毒藥本身,在一定的量內,還是具有重要治療作用的良藥,所謂以毒攻毒。正如曾經考察過嶺南瘴區的明代醫家張景岳所說:“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藥,是以氣味之有偏也……所以去人之邪氣。” 壯族地區草樹繁茂,四季長青,使壯醫形成了喜歡使用生藥的習慣,並提供了使用新鮮藥物的環境和條件。臨床實踐表明:有不少新鮮藥物,效果優於幹品和炮製品,特別是治療毒蛇咬傷的草藥,一般都是以鮮用為佳。在壯鄉廣西靖西縣,每年端午節都自發舉行規模盛大的藥市,上市的生草藥達數百種之多,趕藥市者上萬人。可以說這是交流藥材知識和防治經驗的良好機會,也是壯族人民崇尚醫藥的體現。不少民間壯醫,從生草藥的形態性味,就能大抵推測出其功能作用。並將這些用藥經驗編成歌訣,便於吟誦和傳授。如:藤木通心定祛風,對枝對葉可除紅;枝葉有刺能消腫,葉裏藏漿拔毒功;辛香定痛驅寒濕,甘味滋補虛弱用;圓梗白花寒性藥,熱藥梗方花色紅;根黃清熱退黃用,節大跌打駁骨雄;苦能解毒兼清熱,鹹寒降下把堅攻;味淡多為利水藥,酸澀收斂滌污膿……等等。
http://big5.huaxia.com/jx-tw/2007/00649131.html
節錄其中一段..................
“好花不常開,好夢不常做”。1979年5月,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賀平起床後,草草吃完前一天晚上剩餘的飯菜,急急背起籮筐,約好夥伴。一路跋山涉水,滿懷壯志採擷到更多的山藥。當他們爬越十余裏的山路,攀上懸崖峭壁的石岩上,回首低望,瀑布從懸崖飛流而下,拍石擊水,隆隆作響,震蕩山谷,水花飛濺,積成一潭,深不可測。潭水岸邊,一片片金銀花牽在樹枝上,白白黃黃躍入眼簾。他帶著夥伴們一馬當先,爬樹採擷,當採摘到半籮筐時,一條眼鏡鬥角花蛇,悄悄地咬著他腳,驚惶失措的他從樹上掉了下來,幸好掉在淺淺的潭水中,思維敏捷的年青人,拼命在水中抱住腳,壓擠清洗蛇咬的傷口處,避免毒汁侵入體內。猛然,他腦海閃爍《農戶草藥》書上記載的一味毒蛇咬傷治療的草藥,被趕來的夥伴,扶倚著走向茂密的深林,四處尋找,在草木叢中,累得喘不上氣,尋覓快半天,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棵在大樹下,找到幾株能解蛇毒的草藥,他像抓住了唯一希望的救命草,抱著如山牛吃草苦苦地咀嚼……“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然而,他天性有著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膽量,為了採擷草藥致富,他在深山老林曾遭遇幾次險惡——差點被毒蛇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