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 皮膚幹細胞造卵成功生鼠
日本京都大學教授齋藤通紀領導的研究團隊,以雌鼠皮膚的iPS細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成功造卵,並利用體外受精,讓實驗老鼠生出鼠寶寶。這是全世界首次成功的實驗案例,未來在不孕症治療的研究上頗受期待。這項研究成果五日發表於美國期刊「科學(Science)」電子版。
體外受精 再植入另隻雌鼠子宮
京大研究團隊先以雌鼠胎兒的皮膚細胞培養出iPS細胞,再加入特定的蛋白質分化,在試管內培育出可發育成精子和卵子的「原始生殖細胞」。另一方面,再從別的雌鼠胎兒中取出即將形成卵巢的細胞,將兩種細胞混合培養,之後再移植回成年雌鼠的卵巢中,讓iPS細胞成長為卵子。
第二代鼠寶寶擁有正常生殖功能
接著,研究人員再將成長的卵子取出,與自然成長的精子進行體外受精後放回另一隻成年雌鼠的體內,最後成功誕生健康的鼠寶寶。研究團隊造出一六三顆卵子,結果實驗老鼠生出三隻鼠寶寶,這些鼠寶寶都很正常,與其他實驗老鼠交配,也能正常繁衍子孫。
京大研究團隊去年八月已成功以iPS細胞製造出精子,短短一年時間又成功造出卵子,理論上,以iPS細胞製造的精子和卵子受精,可以誕生新的生命,不過若運用在人類身上,也可能引發新一波的倫理論戰。
研究團隊認為,觀察iPS細胞造卵的過程,可更加解析至今還無法釐清的卵子生成機制,有助於不孕症的分析。如果運用在人體上,因卵巢疾病而無法造卵或因卵子老化導致難以懷孕的女性,或許可從皮膚細胞等培育出iPS細胞製造新卵。京大名譽教授也是日本生殖醫學權威森崇英表示,不孕症的婦女中,有六%到七%為無法自行造卵,除了「借卵生子」之外,以現在的醫療技術根本無法懷孕,這次的研究成果,對這些患者而言無疑是一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