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8 15:56:41于善祿

理論與批評專題:歷史、劇場與敘事【課程大綱】

下學期(2024年9月份),在北藝大戲劇研究所碩博士班開設了一門長久以來就想教的課,不知會有多少學生來選修,但覺有趣,也充滿期待,順便也將課綱貼在這裡吧!

開課系級:戲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

必/選修:選修(完全開放,不限系所)

授課老師:于善祿

授課時段:周一14:30-17:20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副標題為「歷史、劇場與敘事」,這應該明示了我們將在「歷史」、「劇場」與「敘事」的三角維度座標系中,做相關的理論研讀、摘要、提問、討論,並與時俱進、「因勢制宜」地針對若干作品做必要的批判、評論與省思。

 

試著羅列幾個現象與問題,如下:

1.     當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已經從當代政治哲學的角度,在1989年提出「歷史終結」(The End of History)與「最後一人」(The Last Man)的修辭時,倘若我們借用這樣的譬喻,如今,在三十五年後,我們如何來看待歷史?何謂歷史?歷史的本質是甚麼?如何思考歷史與時間的關係?

2.     當史蒂芬‧葛林布萊(Stephen Greenblatt)於1980年代創造出「新歷史主義」(New Historicism)一詞,試圖延續並拓展文學作品置於文學史、文藝理論、觀念史之交纏互文網絡中,重新以文化詩學(Cultural Poetics)的論述型態再現,這類方法學與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部分方法論相類。我們能否邯鄲學步,以這樣的批評視角(文化唯物論式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式的,而非僅只是編創方法論的),重新省視若干劇場作品?

3.     當海登‧懷特(Hayden White)在1973年出版了《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於書中,極其獨特地以西方詩學中的喻法理論(Theory of Tropes)為分析工具,透過對十九世紀著名史家與歷史哲學家其著作的文字層面的研究,試圖探索隱匿在這些著作所敘的史事與析論背後,其作者個人深層的歷史意識」(該書中譯本封底文字)。我們或許可以借助這樣的分析方法,反身省視若干台灣劇場史論述的意識狀態。

4.     再現與敘事:近年台灣當代劇場的創作,常可見取材自台灣歷史,佐以各式不同的再現手法與劇場轉化,重新建構與解構台灣歷史的敘事樣態。關於敘事、敘事性、敘事結構、敘事策略、敘事觀點、敘事手法等,這裡頭或多或少都牽涉到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所提到的「政治無意識」(Political Unconscious)或者「敘事作為社會象徵行動」(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我們或可依其建議「永遠要歷史化」(Always historicize),穿透劇場作品,這應該是處於當代劇場生態多樣化年代的我們,值得多所關注的。

5.     或許,我們還可以思考的是:何謂歷史性?何謂歷史感?何謂歷史化?何謂歷史思維?甚至是敘事劇?紀錄劇場?口述歷史劇場?政治正確?轉型正義?政策紅利?歷史遊戲化?穿越劇?架空時空?……

 

倘若你對這些現象與問題有興趣,曾經內心提問,或此刻還在疑惑,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學期的機會與時間,我們一起來共讀、討論。這裡的「你」和「我們」,完全開放,不限系所。

 

說實話,「劇場」會是我們討論與批評的對象,「敘事」多半會是我們分析與比較的方法,而「理論」就是我們思考與辯證的依據,那麼「歷史」呢?它一直都在,無時無刻都在。

【參考書目】

Greenblatt, Stephen (1980).  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From More to Shakespeare.  Chicago ; London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著(1989),區立遠譯(2020)。《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全新翻譯校對修訂版)。台北:時報出版。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1973),劉世安譯(1999)。《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台北:麥田。

彭剛(2009)。《敘事的轉向:當代西方史學理論的考察》。北京:北京大學。

黃進興(2009)。《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臺北市:三民。

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著(1981),王逢振、陳永國譯(2018)。《政治無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羅伯特‧伯克霍福(Robert F. Berkhofer, Jr.)著(1995),邢立軍譯(2008)。《超越偉大故事:作為文本和話語的歷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