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3 01:44:13于善祿

不一樣的台北當代劇場

【本文首登於《台北畫刊》,658期,202211月號,頁36-37。原題:「關於劇場,我想說的不只是這樣」。刊出時,被刪了些內容。此為原文全稿。】

 

【引文】

台北當代劇場分布多在城西與城南,種類與功能多樣;如今的觀演關係與互動模式多元,常常超乎想像與期待;近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與衝擊,但危機也是轉機。

 

【正文】

親愛的,讓我們來聊聊「臺北當代劇場」、「戲劇新風貌」這樣的話題吧!

 

劇場,劇場,有「劇」,還得有「場」。其實臺北的劇場表演場館,大半都集中在城西與城南(此「城」非舊臺北城,而是現今的臺北市),這跟城西屬舊臺北的「三市街」(臺北城、大稻埕、艋舺)、城南屬文教區,脫離不了關係,其實也象徵了臺北當代戲劇的風貌,從商業娛樂、藝文休閒,到文青品味,甚至是前衛另類,無所不包,各色紛呈。

 

國家戲劇院、國父紀念館、城市舞台、中山堂、大稻埕戲苑、親子劇場、文山劇場算是傳統的鏡框式舞台,應該也是你比較熟悉的劇場型制,你似乎就像透過一個鏡框,在看著鏡框裡連續活動著的畫。在這些場館所演出的戲,通常製作規模較大,其中大稻埕戲苑(近北門站)主要經常演出各種戲曲、曲藝節目,而文山劇場(近景美站)在近年則轉型、定位為兒童戲劇為主的演出場館。

 

你如果以為看戲就像看電影一樣,大夥乖乖坐在座位上,從昏暗的觀眾席「窺探」舞台上的演出,那可能需要腦補一下了,因為現在有許多當代戲劇演出的形式、風格與樣貌,根本完全可以打破你的三觀。「乖乖坐著」這回事,早就被丟到一邊去,現在流行的是參與、互動、沉浸,「體驗」不少於「觀看」,有的還結合密室逃脫、解謎遊戲,甚至運用新媒體、新科技,將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線上、實體等,融入演出過程之中,讓「看戲」絕對不只是「看戲」。

 

演出場域多樣化

 

近年演出場域的多樣化,大致可從「臺北藝穗節」(2008年迄今)及飛人集社劇團主辦的「超親密小戲節」(2010年首屆,2022年封箱)找到端倪,這兩個「節」在團隊表演的空間、環境及動線上,不斷地打破慣性,並持續地開拓不同特性的表演空間與可能性,像是遊艇、公寓、商旅、山腰小廟(微遠虎山)、咖啡廳、藝廊、書店、髮廊等;尤其後者,歷來主打「看戲、走路;走路、看戲」的口號,有點像是大地闖關遊戲一般,觀眾分組在三個演出作品與表演場地之間,走逛特定街區(每年都不太一樣,像是公館區、仁愛圓環區、東園街區、艋舺街區、民生社區等),感受城市巷弄間的空間肌理與文史風貌。

 

過去幾年的臺北藝術節,也經常有演出「逸出」傳統的室內劇場空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所帶來的《遙感城市》(2017)。在板南線的東段(約莫在後山埤站至國父紀念館站之間),透過每位觀眾都帶著的耳機、並聽從耳機裡的語音指示,觀眾做出相應的行動,有時是各自駐足觀察特定的街景、事物細節,有時是集體做同一動作,這樣一群正在「體驗」演出的觀眾(事實上演員就是觀眾自身),其實竟成了臺北特殊的街景,身為觀眾的我們,正在被街頭路人觀看著。我永遠記得,演出最後結束在華視大樓頂樓,且雨勢暫歇,西邊的紅色晚霞,從低沉厚重的烏雲縫隙中斜進,非常魔幻寫實的剎那時刻,美到九霄雲外,也美到每位觀眾的心坎裡。

 

危機也是轉機

 

這兩、三年則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對劇場界既是衝擊,也是轉機。演出善用劇場、影像、視訊、實體演出,再加上虛擬實境、線上遊戲等,風貌簡直花樣百出,過去劇場一直秉持的現場性、立即性、當下性等如宗教般的信仰,通通被顛覆,全部可以打掉重練。不再是同時一地,而是可以非同步多地,你能夠同時跟成千上萬人,同時在世界各地、不同的3C裝置介面前,共同觀賞、參與一個演出,你可以邊看演出,邊即時留言,你甚至於可以進入演出,或干擾演出。

 

親愛的,當代劇場的這一切已經變得完全不一樣,篇幅有限,我沒能舉更多的例子,但話說回來,劇場經驗這種東西,你若不親身經歷,我說再多,舉再多例子,也是徒勞。

 

要不,下回有空,我們一起去看戲吧,喔,不只是「看戲」,也非得要「一起」,但,我希望你去,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