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王榮裕
王榮裕,1960年生,現為金枝演社的藝術總監,自1988年接觸蘭陵劇坊與優劇場的表演培訓及演出以來,已經投入劇場工作33年,除了蘭陵劇坊與優劇場之外,亦曾接觸過Richard Schechner的環境劇場、接觸即興、太極導引、鈴木忠志、view point等表演方法,兼容並蓄。於1993年成立金枝演社,從而展開長期持續的導演工作,並自1994年起至2016年止,擔任雲門舞集代表作品《流浪者之歌》的客席表演者,稻穀從上而落、直觸頭頂的靜定禪思僧者形象,早已聞名於國內、外。
身為金枝演社的藝術總監及導演,二十多年來,王榮裕與該團演員摸索出一套「台客儀態」的表演美學,放大演員的表演肢體與神情,加重台詞的氣口,在(假)正經與無厘頭之間,融合庶民俗眾的生活況味與生存之道,呈現一齣齣台味十足的劇場作品;同時也建構出一套「胡撇混搭」的劇場風格,上承「胡撇仔戲」、「新劇」的新舊交替混雜,雜揉漳泉、中原、原住民、眷村、外省、台客、香港、日本、美國等歷史符號與流行文化,下啟舞台華麗巴洛克,成就一台台視覺系的通俗劇。放諸台灣劇場界,無疑開創了另類的台語現代劇場,將「俚俗」、「草根」、「底層」、「本土」,予以表演化、喜劇化,甚至是音樂劇化,從台灣的歷史、社會與生活之中,提煉出歡喜性與幸福感,而非將台灣與「悲情」、「傷痛」不斷連結,如此作法,並非掩過飾非、裝聾作啞,而是重新挖掘台灣人的情感細胞中,苦中作樂、苦盡甘來的生活智慧。代表作品包括《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古國之神——祭特洛伊》《可愛冤仇人》《浮浪貢開花》系列等。
王榮裕與金枝演社也開創出古蹟環境劇場,尤其是1997年的《古國之神——祭特洛伊》,在當時已是廢墟多年的華山酒廠演出,雖不料引發了喧騰一時的「竊佔國土」新聞事件,然也因此打開了閒置空間再造、文化園區等文化經濟政策的辯論、制訂與落實,對於當前戶外藝文展演空間的多元可能性開發,影響不可謂不大。2000年左右起,秉持著流浪戲班的信念,更將金枝演社的若干作品,如《可愛冤仇人》《仲夏夜夢》等,帶出亦踏出現代劇場場館建築,走演台灣各地,包括廢酒廠、廟埕、砲台、鬧區夜市、廣場、體育場等,都曾留下作品演出的足跡,也讓更多台灣民眾,可以免費重溫戲棚下的看戲氛圍。
無論是取材自史詩、神話、歷史或傳奇,也無論是古今中外的素材,在王榮裕導演美學與手法的調製之下,總是能夠化繁雜為通俗,化俗為美,俗而不濫,積極以作品面向一般大眾。藝術與美不分高低,在講求文化平權、文化近用的年代裡,王榮裕應該可以算是走在前面的先行者,並且至今持續地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