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9 11:25:09于善祿
2018臺北藝穗節——工具人戲作室《黑色同學會》
時間:2018年8月8日,週三19:30
地點:濕地venue 5樓
看不太到,聽不太到,演不太到,於是,感受不太到。
六個劇場工作者,八年前是大學同窗,並一起演了齣《羅密歐與茱麗葉》做為畢業製作,可惜在排練過程及演出中,紛紛出現了帶有「陰謀論」的問題,還牽涉到了若干男女同學情侶之間的感情生變,最後各自帶著心結畢業而各奔東西;八年之後,六人都還在劇場界或演藝圈,「很剛好地」,在本劇編劇的設定之下,六人的工作分别在不同的單位擔任導演、演員、劇團負責人、行政總監、舞台設計師、編劇,編配感很重,很不真實(舞台上的真實)。
六個人不約而同(其實都是編劇幫他們「約好」了的),都在工作上或生活上或感情上遇到了問題,並同時收到一封神秘的邀約(變得有點阿嘉莎.克莉絲蒂),雖然有些人對此邀約表示好奇或提出質疑,但最後都還是前往神秘别墅赴約了。畢業的同窗再次相見,有的寒喧,有的尶尬,有的透露或追問當年畢業公演前後所發生的細節,不解的謎題與誤解的心結一一地打開,最後則是通通冰釋前嫌,重修舊好,彼此留下聯絡方式,互道再見而紛紛離去,不再有什麼懸念。
這個部分,反倒令人想起A劇團在牯嶺街小劇場演過的《彼得潘》,也是「接到神秘邀約—解謎—冰釋」這樣的戲劇結構,不過A劇團多了a cappella 和密室逃脫等形式,說實在的,有趣多了。然而,根據工具人戲作室節目單的說法:「《黑色同學會》改編自2011年,由哇咧星樂團製作同名的青少年實際遊戲」,好吧,沒看過那齣,只看過A劇團的《彼得潘》,每個人的文化資本都是不一樣的,彼此尊重之。
看不太到。濕地venue這個特定空間,看起來充滿了可能性,但如果不是因地制宜,或以其為量身訂作的展演的話,其效果多半都好不到哪裡去,《黑色同學會》只是又一齣被場地及空間吃掉的戲。主要的表演幾乎全部都在中庭,最致命的就是那偌大的柱牆,遮蔽了大面積的表演畫面(有位遲到的女觀眾,連換了三次座位,從有靠背的椅子換到只是一塊巧拼,就是為了想要尋得最大可看見演員及表演的角度;大部分的觀眾,根本放棄。)其次,換場實在太多,而且演員從「後台」走到中庭表演區的動線實在太長,觀賞的情緒不斷被中斷、干擾,實在是令人不耐、生厭。第三,從中庭表演區射向觀眾席的兩道燈光,實在刺人,而這樣的燈光設計,幾乎讓觀眾看到的多半是演員的身影,因為背光,實在是太不舒服了,還好有帶太陽眼鏡,只好將其帶上,只是看戲時帶太陽眼鏡,會不會太離譜了?
聽不太到。主要就是麥克風收音時斷時續的問題,零零碎碎,有一無二,對於台詞內容的連續性與了解造成莫大的干擾;由於在空間的配置上,讓表演區設於中庭天井,將觀眾席設於隔著厚片落地窗的兩側,似乎爭取到觀眾席的最大值,但除了前段所提及的柱牆遮蔽問題之外,六位演員大部分的表演時間都擠在小小的中庭裡,迴身與表演的空間都大大受限,令人只剩下黑影幢幢及困獸之鬥的印象,也就造成「演不太到」的問題。
個人基於以上原因,所以感受不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