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3 01:18:59于善祿

果陀劇場《徵婚啟事》


時間:20171020日,週五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果陀版和屏風版較大的不同,我認為主要是少了些電視娛樂節目的綜藝搞笑感(雖然還是有,像是我觀賞的那一場,所謂的「神秘嘉賓」(比較像彩蛋)鍾欣凌所飾演的便當外送員,其表演的節奏與情緒的拿捏,就比較貼近屏風式的喜劇拍),反倒是多了幾許都會風的華麗與優雅,王奕盛的影像設計內容當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演員的表現也少了許多的毛躁感,多了些許的沉思與困惑,自我情感歸向的詰問,以及戲夢人生、人生如鏡的存在主義式鋪陳。

 

相對於「毛躁感」,果陀板給人的感覺比較憂鬱,幾位角色所面臨不同程度的感情關卡及婚姻危機,宛如娓娓道來,層層累積,最嚴重者如女主角(蔡燦得飾)最後的完全崩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果陀版將其中情況加劇的層次感做出來了,角色詮釋與形象建構的可信度大為提升,值得稱許。

 

除了鍾欣凌之外,過去經常和屏風合作的曾國城,在這齣作品中的戲份頗多,而且在此之前,只有李國修擔負過此表演重任(一人飾多角),曾國城的表演壓力可想而知,既有李國修難以超越的經典形象,又要努力盡量演出自己的詮釋味道,在梁志民的整體場面調度與戲劇節奏的調配之下,不盡然是屏風或果陀班底的演員全新組合激發中,曾國城扛起這份表演重任,並且賦予了這些角色不同的氣質與舞台生命。

 

屏風版由李國修擔綱時,難免會出現眾星拱月的感覺,基本上除了不同時期所搭配演出女主角的女星之外(如:傅娟、楊麗音、萬芳、天心;之後還有尹馨,不過她搭檔的是曾國城),其餘演員多為李國修所培養出來的子弟兵,遵循劇團倫理,不得僭越的穩定感與模式感較為明顯。對此,果陀版的包袱較小,雖然仍免不了傳承經典、尊重前輩的外界期待與壓力,但舊酒新瓶的化學反應,則更令人期待。

 

影像在這次的果陀版演出中,我認為扮演了挺重要的角色。大部分的時間,影像內容既可顯示「某劇團」排戲場地的設備與氛圍,也可以做為不同徵婚對話場景的背景,多半都是城市街景的一角、百貨櫥窗,充滿了現代都會與慾望消費的氣息,冷調中又帶有某種寂寞感;到了後來,影像中的城市樓房還呈現上下對映,甚至是大樓移動,「吃」掉另外樓房的景象,象徵即使是在這座慾望城市中,仍充滿相互吃食的殘酷。最後則是兩位主角在某一場後台化妝間對詞結束時的合照,配合女主角當時已經瀕臨崩潰,因此合照瞬間破裂(並配以玻璃碎裂的巨大音效),化為許多的碎片。謝幕時,影像則再現著場中所有演員背對觀眾而奔跑的意象,每到某一位演員謝幕時,他/她的影像會被放大,並打上字幕,介紹其姓名及飾演的角色。

 

我開始注意到影像設計王奕盛和果陀劇場的合作作品是《動物園》、《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等,當時的感覺主要就是影像很滿,甚至於將某些抽象意思瞬間影像化且放大化,總覺得讓演員可以「偷懶」許多,也讓觀眾的想像力「怠惰」許多;王奕盛對此應該也有所意識,這些年來,他有更多機會和不同的團體和藝術家合作,有些甚至能夠實驗一些不同的創意,如今看來,在他的設計作品中,多了幾分收放自如的自信與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