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5 18:09:43于善祿

凱蒂‧米契爾×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茱莉小姐》



時間:2017430日,周日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原著:August Strindberg

改編:Katie Mitchell

導演:Katie Mitchell, Leo Warner

翻譯及戲劇顧問:Maja Zade

 

主要是對於自然主義/主觀主義經典劇作之一、瑞典劇作家史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 1849-1912)的《茱莉小姐》(Miss Julie, 1888),所做的敘事觀點轉換與形式創作;原劇本來就具有多元動機引用與角色性格詮釋的實驗精神,相對於當時的寫實主義戲劇而言,頗有意識流書寫的前瞻視野;經過一百多年之後,透過Katie Mitchell的重新改寫,從原本的主角(茱莉小姐、侍僕冉恩)敘事觀點,轉成女廚克莉絲汀的視角,主僕對調,並以即時攝影、剪輯、播映的方式,透過影像敘事語言,重新看待主僕、男女的關係與權力翻轉互動。

 

當代劇場對於過去經典的重新改寫,試圖給予當代視野的重新詮釋,尤其是對既定觀點(如男性、中產階級、異性戀、倫理道德、宗教教義等)的質疑或顛覆,已是司空見慣之事;再加上前幾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3台北藝術節」(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25132116)及廣藝基金會「2015兩岸小劇場藝術節」(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40540772),均曾引介王翀的「電影劇場」,故此在這次觀賞由柏林列寧廣場劇院所帶來的《茱莉小姐》,就沒有那麼多的驚艷與新奇感。

 

突然意識到,在這樣的年代,形式的創造與消費,簡直快到不可思議,這兩年幾乎沒甚麼人再談論王翀與「舞台電影」了。不過,仍有若干年輕觀眾,於演出一結束,第一時間衝到戲劇廳西邊的廳廊,帶著興奮與滿足的表情,坐等主創人員蒞臨演後座談。這樣也好,劇場永遠都有新觀眾,不論是對於內容、主題或形式的;至於類我的劇場老江湖,只能看看還有什麼亮點可尋了。

 

觀賞時,視線的焦點總是落在投影幕上的影像,以及現場構成影像的演員、攝影人員、現場音效及音樂人員,影像看的是「氛圍」,現場看的則是「構成」,總覺得影像才是「一切的完成」,但其實沒有現場演員與工作人員的話,影像構成也就不可能,基本上「影像」及「劇場」是合二為一的,互為表裡,無法分割,也無須分割。

 

整體氛圍低沉黯淡,壓抑冷調的戲劇節奏,卻又讓人感到滯悶與暗潮洶湧,宛如爆發前的火山。現場音效的製造與配音,其實是這次演出的一大亮點,擬聲、細膩、精準,無一不讓人感到相關人員的細心、專注與巧思,這大概是較吸引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