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潮劇集《瑪莉皇后的禮服》音樂劇創作工作坊呈現
時間:2016年12月29日,週四19:30
地點:莎妹劇團 自己的排練場
編導/詞曲:梁允睿
共同導演/動作指導:王靖惇
歌唱指導:魏世芬
執行製作:劉姿含
編曲:黃長頌、古佳蓁
排練助理:李穎珍
現場伴奏:古佳蓁
「橫濱瑪麗」本名西岡雪子,生於1921年,逝於2005年,享年86歲;說是「享年」,但其實她的一生充滿孤獨、哀傷、癡情、失落的謎樣傳奇,其命運遭受到國家與時代的操弄,不見得真能「享」年,但她總是維持高度的自尊與優雅,並成為橫濱六零年代至九零年代的一處街頭風景,教人不勝唏噓!
二十世紀三零年代,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高漲,日本軍事武力深入東亞及東南亞各地的情況,越來越囂張,並在戰時國家總動員的政策與制度下,在戰區前線與佔領區等地,大肆興建慰安所,並從日本國內、殖民地、佔領區,招募、誘拐、強迫數十萬的女性,進入慰安所擔任慰安婦,為日本軍官將士提供性服務,並導致許多慰安婦染上性病、懷孕、墮胎,身心嚴重創傷,甚至死亡。
橫濱瑪麗年輕時為慰安婦,戰後則成為駐日美軍俱樂部的風月女郎,並與一名美國軍官墜入愛河,兩情雖然相悅,軍官曾送她一枚翡翠戒指,海誓山盟,但軍官返回美國之後,即音訊全無,銷聲匿跡;她則是帶著封存的信念與記憶,身著蕾絲白紗,腳蹬高跟鞋,臉脖手臂塗得粉白,濃厚燻黑的眼影,配上鮮豔的口紅,拉著所有家當的行李,如此形象鮮明地,日日在橫濱街頭遊走與守候,期待最愛的歸來。
橫濱瑪麗在1961年來到橫濱,1995年悄悄離開橫濱回到家鄉,在那三十多年裡,早已成為橫濱的街頭活動地標,甚至是都市傳奇;但縱使如此,從中村高寬導演的紀錄片《橫濱瑪麗》(Yokohama Mary,2006年上映;https://vimeo.com/182423257)中,仍然可以從受訪者的描述中,獲知當時橫濱人並不一定會善待她,城市與社會對類似她這樣的人,仍有一定程度的歧視、羞辱或漠視,但她對旁人,則是保有尊嚴、教養、禮貌地理解與回應。
多才多藝的她,會彈鋼琴,能說英語,甚至和大野慶人(日本舞踏大師大野一雄之子)合作演出過《哈姆雷特》,飾演奧菲莉亞一角,展現其好歌喉;橫濱著名的攝影家森日出夫,也曾以她為人物主題,拍攝了一系列的照片,並出版了攝影集;日本女優五大路子,甚至將橫濱瑪麗的故事,改編為《橫濱羅莎》,至少到2013年,都還有演出的消息。
表面上看起來,橫濱瑪麗曾經是橫濱一段時期的奇觀名人,但說實話,她其實是國家與時代的棄兒,幾乎一生為妓,被世界與愛情拋棄在歷史與城市的角落,有家歸不得,父親於戰亂中死去,弟弟霸佔所有家產,因為身分資格的限制,無法在橫濱擁有住房,只能在橫濱街頭當遊民,在某棟大廈的走廊休憩。所幸她在晚年,偶遇了歌手永登元次郎,元次郎因為母親是妓女,父不詳,再加上身為男性戀,因此將曾對母親的不認同而懊悔,移情到橫濱瑪麗身上,兩人維持了十多年的類似母子情誼(兩人在2005年及2006年,隨之先後過世),令人頗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嘆!
梁允睿將這樣的故事,在短短半年之內,改編成紅潮劇集的第三號作品《瑪莉皇后的禮服》(「瑪莉皇后」曾是橫濱瑪麗的一個外號),讓瑪莉轉為和服裝設計師正太相遇,透過一件有故事的禮服製作過程中,瑪莉向正太說著一段又一段過去不同的三零年代故事,藉以穿插李香蘭等時代兒女的傳奇,同時也帶出正太與母親之間的祕密(轉化了元次郎與母親之間的故事)。
這的確是一個既令人感嘆也非常迷人的人生故事,裡頭涉及到慰安婦、妓女等戰爭人權與社會議題,在詮釋觀點上,梁允睿選擇「不從歷史的責任和批判切入,而是從人性關懷面出發,帶著觀眾走入她的人生故事中,一同面對瑪莉在自我認同道路上的痛處、躲避與自我修復」,同時採取音樂劇的形式,適度地強化故事中的浪漫愛情元素,這或許是個謹慎而聰明的做法,應該不至於出現近日新竹私立光復高中戲耍式地巧扮納粹軍裝、戰車閱兵的荒唐行徑。
但由於我們所看到的工作坊呈現,也僅是部分曲目與劇情,未知全篇劇本的模樣與細節,只能鄭重提醒:在尋得更多或完整的資源挹注之前,或許仍有機會繼續修正與調整劇本的內容與形式,當中涉及慰安婦、戰爭、人權等嚴肅議題的部分,最好還是敦請歷史或專業人士(如婦女救援基金會),提供相關意見,讓作品可以更臻完善。畢竟慰安婦在台灣的歷史與社會之中,可能不是將其音樂劇化、浪漫化就能夠容易被接受的(舉重若輕可能遭來消費之譏),受害者(就在2016年初,阿桃阿嬤才剛離世)的立場及感受也是極其重要的。
回看這次的工作坊學員,總共十三位:余銳、胡雅絜、徐顥、孫自怡、張育群、張嫚芯、陳昭如、陳薏先、黃耀緯、楊璇、劉主平、蘇筱芬、龔羽柔,幾乎都是年輕或音樂劇新手,戲劇科班或非科班均有之,在工作坊緊湊的排練之下,初生之犢不畏虎,少數雖有怯場或唱音不準,但情緒到位,整體表現算是穩定,勇氣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