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8 02:13:13于善祿

壞鞋子舞蹈劇場「ㄢˋ-身體回家創作計劃」第一階段呈現

時間:20161222日,周四19:30

地點:板橋435藝文特區 壞鞋子&野孩子排練場

 

這裡的「家」,看來指的主要是丹田。在這次的呈現開放觀賞當中,所看到的幾個片段,主要都是該團到台南後壁去做牽亡歌的田野採集,所持續探索與發展出來的「搖擺」與「螺旋」身體動作,透過身體用力的方式與部位,讓意識和肉身行動直接連結,而非受心與大腦所制約,希望能夠找到身體回家的路徑,擺脫現代舞的某些慣性程式動作或技巧(這通常就是用大腦在跳舞),讓身體可以歸零。

 

從人體骨骼的架構來看,脊椎是最重要的支柱,尤其是腰椎,與腰腹核心肌群、丹田,共同形成身體能量聚集與發動的源頭——也可以說是身體的家。這一系列的創作與訓練計畫,主要就是要找到身體為何而動的原因。

 

這是林宜瑾從現代舞的學習與創作經驗中,回望台灣人的身體語彙歷程。前不久,她才將牽亡歌的採集素材,編成《彩虹的盡頭》,於松山文創園區的LAB創意實驗室發表(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69165473);而這次在板橋435藝文特區的壞鞋子排練場所看到的呈現,雖然有些仍由該舞作取段,但是因為有林宜瑾的開場、解說,以及與受邀觀賞者的互動討論,所以反倒更能夠仔細地看到其中的奧妙,尤其是能感受到他們也正處於身體探尋與發展的階段,彷彿見證了某種身體語彙的形塑過程,我們甚至也以討論與思索的方式共同參與了這個過程。

 

在「意識與重複——從傳統牽亡歌的動作中看見身體」段落呈現中,舞者站立,雙腳底板不離地板,膝蓋有規律的上下微曲、伸張,自然帶動上身也隨之上下擺動,漸漸地,上身慢慢開始左右搖晃,力道趨強,雙手手臂順勢被上身搖擺的力量帶旋起來,左旋未盡將盡,再利用那到點的頓勁,繼而借力使力,變成右旋,再來左旋、右旋,重複無盡。

 

看起來似乎並不難,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位舞者發動用力的方式及部位都不太一樣,腰、膝、肩、椎都有,所連結的音樂、節奏、身體、動能就隨之很不一樣,其中用肩是最僵硬的,而用椎是最自然的,用腰則有點力太過,用膝則有點力小,各有千秋。

 

在「家的探尋與發展」段落呈現中,讓舞者想像體內有一個具有動能的小球,小球會到處跑,身體要透過想像去追它,每一次追的動能啟動,幾乎都是以丹田開始,配合呼吸、腳步移動、肢體變化,從微到小,從小到大,再從大到小、到微,身體能量的高低大小,幾乎都和丹田息息相關。

 

最後,我把它稱之為「麻花的自轉與公轉」。六位舞者不但要維持三三相互交錯的動態隊形(同時有身體的搖擺、動作的重複與位移),林宜瑾在四方圍繞走動,他們的眼神與身體的方向,也要不斷地跟著林宜瑾轉,這個段落的呈現,需要高度的專注力(但在訓練計畫的精神底下,應該是要高度發揮意識與肉身的合作連結即可)。

 

礙於時間的關係,雖然沒有呈現「聽料與其發展」,但從林宜瑾的簡介裡頭,她是希望舞者要將自己的身體視為一個空的容器,可以感受周遭的氣流與風,甚至可以讓其穿越身體。聽起來像是能量場的概念,但可惜沒看到段落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