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透了悟的生死智慧——綠光劇團《當你轉身之後》
時間:2016年9月30日,週五19:30
地點:城市舞台
導演:吳定謙
最近正在閱讀台中慈濟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黃軒醫師所寫的《因為愛,讓他好好走——一位重症醫學主任醫師的善終叮嚀》(寶瓶文化,2015),做為曾經陪伴過一千多位臨終病患的黃醫師,在書中極具人文關懷地積極推廣尊嚴善終、舒適離世的醫療觀念,除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即俗稱的「不急救」,Do not Resuscitate, DNR)意願書的簽署之外(這是指放棄急救,但仍可選擇安寧緩和醫療),還需要病人、家屬、學校、社會、政策、法律、醫護人員等,各方面的相關人等,都要學習面對與處理死亡,才有可能正確而無懼地接受與放下死亡;可想而知,這是一個非常巨大而艱難的觀念教養工程,況且絕對是說起來也許容易,但在生死一線之際卻是極其困難的。
在綠光劇團最新製作《當你轉身之後》(W;t,原著編劇Margaret Edson),劇中也有類似的場景畫面。劇中的中文女教授姚麗玲(王琄飾)因為罹患癌症,在學校的教學醫院看診與治療,並接受了主治醫師柯文良(羅北安飾)的建議,願意做為實驗療法的對象。在長達八個月的化療過程當中,不乏柯醫師帶領醫療團隊與學生(曾少宗、王雅萍、戴秀穎、賴震澤、邱逢樟飾)環伺姚麗玲病床、討論病情、症狀、療法、用藥的大陣仗,團隊將姚麗玲視為一個難得的病例與臨床實驗的「物體」,無非想從這個個案中,獲取醫學研究數據與學位分數,以利於學術威望的建立與學習分數的取得。
相對於此,年輕的女護理師蘇子涵(張靜之飾),就顯得很不一樣,她站在護理照顧的立場,經常與姚麗玲聊天、開玩笑,最後還獲得姚麗玲「不急救意願」的承諾;所以在最後病情惡化、醫護人員搶救之際(從善終醫學的角度來看,那些插管、電擊、強心劑、胸壓、心肺復甦術等醫療行為,其實都是對身體的強烈入侵與攻擊),蘇子涵大聲地喝止,終於讓姚麗玲可以安然無憂地轉身離開,告別人生。或許可以說,柯醫師的醫療團隊主要是醫治姚麗玲的病體,而蘇子涵則是細膩地醫心,對於病人來說,醫心可能比醫身還更重要。
在王琄的表演詮譯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姚麗玲是個脾氣耿直、教學嚴厲的中文系教授,在她的成長與學習過程裡,受父親(柯一正飾)和指導教授徐艾美(譚艾珍飾)的影響很大(最後老邁的徐教授到病床前探望愛徒,唸童書、講故事、愛的擁抱,絕對是這齣戲最美、最感人的畫面),再加上她是獨生女,沒有其他兄弟姐妹,父母已經過世,似乎也沒有什麼貼心的閨密或好友,許多關於處世之道與生死哲學,都是她從待人接物或古文詩詞(劇中引錄了莊子、李商隱、蘇軾、蔣捷、馬致遠等人的作品)中體悟,這裡頭有許多天與人、物與我、生與死的大智慧,絕不是教了多少年的書,主持了多少的研究計畫,寫了多少篇的學術論文,就能夠參得透的;看得出來,這齣戲對於僵固知識與知識分子,是懷有批判態度的。(因為劇本經吳政翰中譯之後,由吳念真再以台灣的社會文化情境做一番改編,所以似乎可以閱讀到與《人間條件4》異曲同工之妙的知識分子批判,該劇中對於黃韻玲所飾演的妹妹的重手批判,應該有不少觀眾還印象深刻才是。)
這齣戲所處理的主題之一是何謂生死,究竟是「未知生,焉知死」,或者是「未知死,焉知生」,在劇中被不斷地討論與辯證著,姚麗玲甚至是花了一輩子,才看開了悟。如此沉重而嚴正的主題,在劇本與角色的設定,以及王琄的表演詮譯底下,主要採取直接面對觀眾說話,拉近觀演彼此之間的距離,比較親近的關係迅速地建立起來之後,不僅可以和觀眾話話家常,面對自己的病情不樂觀與身體受折磨,似乎也比較能夠以自我解嘲與幽默態度來面對。這並不容易,主題所透發出來的療癒效果,根據王琄自己的說法,不僅是療癒觀眾的心理感受,她自己在塑造角色與舞台表演的過程當中,也被療癒了。坐在台下看戲的觀眾,不得不被王琄的表演所說服與傾倒,除了在台上和觀眾類似家常對話之外,她還得不斷地在不同的生命時刻點之間,做表演情緒的來回切換,技術與流暢度,終究是令人折服的,不愧為新科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女配角得主。
舞台設計(廖音喬設計)成一個大型、四邊透空(有一邊可以拉上遮蔽布簾,就像一般的醫院病房那樣)的病房結構體,遇轉場時,主要是由四位歌隊演員(王雅萍、戴秀穎、賴震澤、邱逢樟飾)推著結構體的四條邊柱,一起往順時針的方向轉動,順時針方向其實也就代表著時間不斷地往前流動,當然也代表著姚麗玲的生命不斷倒數,不斷地流動與倒數,生死是多麼巨大的矛盾啊!透空的結構體,不僅讓觀眾清楚地看到醫病關係、醫療行為與病人憶往等相關場景,同時也看到病人在醫院裡是沒有任何隱私的,甚至得面對醫護與研究人員的醫學凝視,她似乎也只能躺在病床上被觀看,然後再自我解嘲,或對觀眾說幾句調侃醫療制度與醫病關係的話,讓自己可以好受一些;不禁會讓人聯想到金士傑與卜學亮所主演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只是相較之下,金士傑所飾演的莫利教授,要比王琄所飾演的姚麗玲教授來得更豁達,更好為人師。
不過不管怎麼樣,我都樂見類似的戲可以多多在台灣劇場被製作搬演,被更多觀眾看到,生死大事,沒有人能夠逃得了、避得開,既然如此,就要不斷學習積極、樂觀、勇敢地面對,除了和醫生及家人討論善終課題之外,或許接觸文學、藝術、生死哲學、宗教信仰等,也都是不錯的方式。我是個比較仰賴書本與文字的人,在黃軒醫師的書之後,傅偉勳的《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和Shelly Kagan的《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都是我緊跟著要讀的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