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人劇團《Q & A》首部曲 + 二部曲
時間:2015年1月18日,週日14:30、19:30
地點:社教館城市舞台
終於看到《Q & A》首部曲及二部曲的合體了,四年前單看首部曲(2010)時,覺得整個故事拋出了許多線頭,有點凌亂,比例不均,能量比較火爆;去年(2014)看二部曲時,則覺得冷緩許多,雖然出現了許多劉憶(蔡柏璋飾)車禍失憶前在柏林的縱慾情事,但那些都只更襯托出人物的孤單與內心情感的寂寞,相對於首部曲而言,凝練許多。而今首度合體(雖然三部曲尚未問世),舞台設計與使用以去年的二部曲主台為主,並藉以回頭重排首部曲的舞台走位,不僅有一氣呵成之感,整個戲劇結構與表演節奏的拿捏,也更為合度有致,一加一的藝術成效是大於二的。
從《K24》,到《Re/turn》,再到《Q & A》,蔡柏璋總是創造出場景多元、敘事交織、鏡頭感強烈的故事世界,以劇場的形式來呈現,勢必都要面臨多場換景的設計與技術挑戰,《K24》透過圓形轉台與橫推拉門,《Re/turn》則主要是透過音樂與燈光,《Q & A》則透過類似貨櫃屋的十個櫥窗,以及一個空的小舞台,擺上極簡的幾樣道具,就可以構成一個場景,再加上風格化的影像(柔焦、晃影、節奏、定格等),不只是交代時間、地點與場景,還包括了劉憶僅存記憶的閃回、舊香港維港、城市地標景觀等,如此一來,可以大大地滿足時空來回跳躍、穿梭的諸多場景,而且轉換流暢,節奏明快,符合時下年輕觀眾的審美心理速度感。
主角劉憶因為出了一場車禍而失去對過往的記憶(即劇名中的A所指涉的意涵之一:Amnesia,失憶症),為了追尋(即劇名中的Q所指涉的意涵之一:Quest,追尋)任何關於自己的蛛絲馬跡,他向身邊的所有人發出疑問(即劇名中的Q所指涉的另一意涵:Question,提問),身旁的人出於善意的欺騙或無心的誠實,給了他或真或假的訊息及理由,在一連串的比對與發現之後,他漸漸地從自我定位的危機(crisis in self-identity),重新認識自己(self-fashioning)、情慾、家庭。因為失憶而追憶,所以一開始只能仰賴別人的描述,但別人的描述究竟是有幾分真幾分假,自己對這些描述又有幾分信幾分不信,整個故事有大半是透過真假信疑之間的辯證與衝突而形構的;但隨著劉憶一路地追尋,他發現更多的問題與答案、謊言與真實。這是一個因意外而歸零,並重新開始自我追尋與形塑的跨文化旅程,格局與企圖均頗大,涉及面亦廣。
值得一提的是,劉憶在這場車禍之後,不但失去了記憶,性傾向也從同性戀變成了異性戀,從先前的性上癮、性濫交,變成了傅嚴歆(李劭婕飾)的溫柔情人,並使其懷了他的孩子。對於醫學上的失憶(劉憶的狀況應該是撞擊創傷型的失憶)或失智(阿茲海默症),並無深入的研究,不過就過去所接觸的小說、電影及戲劇(例如最近剛奪得金球獎影后Julianne Moore所主演的《我想念我自己》,或是渡邊謙所主演的《明日的記憶》、中村獅童與竹內結子所主演的《現在,很想見你》,郭采潔所主演的《昨日的記憶》、成龍所主演的《我是誰》等),理解的多半是記憶的逝去,連帶地對於原本熟悉的親友及生活環境也變得陌生,通常語言與行動能力都還在,但與記憶緊密相連的情感能力,則一片空白,如同刮除舊跡的羊皮紙,可以重新繪寫。原先我還在懷疑失憶也會導致性轉向嗎?但後來想想,應該是可能的,只是以上純屬個人推測,並無科學根據,僅供參考,或者有哪位學有專精的網友,願意分享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相對於劉憶追尋自我的記憶,傅嚴歆則是尋找從未謀面的爺爺嚴和(朱宏章飾),替已逝去的奶奶蕭伶(徐堰鈴飾)臨終前的遺願,這條故事線可以說是插敘,並拉引出近代史的縱深與切片:1960年代的河南開封、香港、倫敦與台灣,這一對身分差異的亂世兒女,經歷了文革與香港六七暴動,終究因為嚴和父親的從中阻撓而鴛鴦分飛,天各一方,永世分離;嚴和滿懷對蕭伶的深深愧疚,老來罹患阿茲海默症,透過錄音機的失而復得,聆聽錄音帶裡蕭伶演唱《王魁負桂英》〈告廟〉的唱段,在想像中與蕭伶重逢,並從蕭伶的陳述中,得知兩人分離之後的境況。
這是二部曲的結局,戲看到這裡,總覺得有一點點問題:看戲的當下,會以為是失智的嚴和,因為在地鐵車廂中再度聽到戲曲唱段而記憶閃回,接著才會有蕭伶的陳述;但若是記憶閃回,代表的應該是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事實,可偏偏兩人在香港分手之後,便未曾再見,嚴和如何得知蕭伶陳述的後情發展?我能夠想到的唯一解釋是:傅嚴歆在偉仔叔(黃迪揚飾)的協助之下,假冒嚴和之女嚴馥嫻(高若珊飾)的名義,進入老人安養中心,成天陪伴嚴和,並一面向其訴說她和奶奶相依為命的故事,雖說嚴和已患有阿茲海默症,但狀況時好時壞(總的狀況還是往逐漸喪失記憶的方向而去),也許在半明半糊的聆聽裡,有了一些事實想像的基礎,只是這個線索鋪得有點深,不容易注意與連結,因為只有一場嚴馥嫻跑到安養中心、卻被中心工作人員誤認為騙子的戲,交代傅嚴歆整天陪著嚴和;但是戲並沒有演出陪伴的當下,究竟傅嚴歆是否訴說了後情?如何訴說?嚴和的反應為何?(以目前戲的處理是嚴和當下可能沒反應,而是到了地鐵車廂裡才反應,有所延遲。)
從首部曲到二部曲,劉憶想要重拾過去的自我,其母關英蓮(姚坤君飾)想要藉劉憶的失憶重塑家庭和樂的氛圍,尤其熱衷於一手包辦劉憶與傅嚴歆的婚禮籌劃,傅嚴歆想要完成奶奶蕭伶的遺願,蕭伶與嚴和對彼此的念念不忘,蔡恭亮(黃迪揚飾)對劉憶的念念不忘,Stefan Brenn(Raphael Käding飾)對GiGi(許芃飾)的念念不忘等等,總的來說,可說是從追尋記憶到修補記憶的過程,不過似乎只解決了嚴和與蕭伶的問題(以錄音帶裡的唱段樂音與嚴和的想像),其餘像劉世仁(黃士偉飾)與關英蓮、嚴馥嫻之間的三角關係,劉憶和傅嚴歆、蔡恭亮之間的信任問題與三角關係,劉憶的記憶恢復與性傾向等等,都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我猜這應該是三部曲得要處裡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