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磨課師課程「華文戲劇概論」學生的第五封信
我喜歡逛二手書店,總是能在書店裡的某個角落,發現一些驚喜,有時是絕版經典,有時是出乎意料,有時是補齊缺書,有時是挖到寶藏;只要我有時間,我一定將書店裡的每一個書櫃、每一格書架、每一本書的書脊或封面,全部掃描巡架一遍,不斷地在我已經有巨量的腦海資料庫中,繼續輸入書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封面設計裝幀,甚至是目錄頁與版權頁的相關資料,我喜歡在這些資料海洋當中,構築我對人生、歷史及宇宙的理解與想像,徜徉在藝術、人文與社會科學之中。
前兩天,結束了我這學期實體課程的最後一堂課,晚上得空,便到艋舺龍山寺附近的「莽葛拾遺」(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52巷4號1樓,www.rbc.idv.tw)逛,和大部分的二手書店不太一樣的是,它店裡頭的書不會擺得太擠、太滿,書或以封面或以書脊面向讀者,但每一本書幾乎都有喘息的空間,在這樣的書店裡,真的能夠一本一本細細地品味,再加上店裡古色古香的裝潢設計,甚至騰出空間擺放藝術品、老唱片、老照片、老地圖等,只恨我到得有點晚,或者說該店打烊得有點早,才晚上八點就要打烊了,我只能在差不多不到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裡,大致地瀏覽巡架一遍,下次再找時間來好好逛。
不過在這樣地瀏覽當中,仍然淘到了幾本書,其中值得在此一提的是《劇人趙琦彬》,這是由「趙琦彬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邀集趙琦彬生前諸多文友及門生故舊撰寫悼念文章,所集結而成的,編輯委員有李明、張永祥、王慶麟、貢敏,執行編輯則由張德模、蘇偉貞、鄭羽書負責,沒有版權頁,純粹是紀念之用,非為出版販售,然不知是哪一位文友棄之,輾轉來到莽葛拾遺,碰巧被我淘到,整個過程,不知充滿了多少機緣巧合?
話說回來,趙琦彬是何許人也?過去我只知道他和先師姚一葦(1922-1997)在1980年代初期,聯手合辦了五屆的實驗劇展(1980-1984),當時他們都是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的幹部(姚為主任委員,趙為總幹事),該劇展對於台灣當代劇場史,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大多數人對於姚一葦比較熟悉,對於趙琦彬則可能不甚了了。
趙琦彬於1929年出生在山東省蓬萊縣,1992年因癌症過世,享年六十三歲。他是政治作戰學校影劇系第一期的畢業生(1951-1953),分發至農教公司(及中影前身)服務,曾赴夏威夷大學戲劇系研究(1965-1967),並曾就讀淡江文理學院(今淡江大學)中文系(1968-1972)。一生創作了許多舞台劇、廣播劇、電影及電視劇本,代表作如舞台劇本《文饉圖》《風和日麗》《壩》《五月榴花紅》、電影劇本《蚵女》《皇天后土》《牧野情天》《苦戀》、電視劇本《風雨生信心》《豔陽天》《大將軍郭子儀》《彩霞滿天》《這會兒也有了》《山河歲月》、廣播劇本《父與子》《兩片雲》《黃自傳》《歸寧》等;除了創作之外,他也從事評論、行政、教學及導演等工作,曾榮獲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國防部劇本獎、教育部文藝獎、文藝金像獎、文協編劇獎、金鼎獎等殊榮。先師姚一葦的劇作《碾玉觀音》(1967)及《紅鼻子》(1968)的首演導演,都是趙琦彬。
十年前,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烟》書裡第一篇〈正在有情無思間──史良側影〉篇首摘引《20世紀中國名人辭典》對於史良(1900-1985)的描述,那對章詒和來說,「是以職務為材料,年經事緯,敘列出來的人。在民主黨派史料匯編或共和國部長傳記裡,對她的介紹要比這個條目詳盡些,約有千餘字。……這些內容寫得準確又周正。但活在我心裡、刻在我記憶中的史良,就不僅是條目所寫的這麼一副乾巴巴的樣子。」(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頁2)緊跟著,她花了二十五頁的篇幅,來書寫她所認識的史良。
對此,我亦感同深受,對於一個人的認識,我也總是不滿足於辭典條目式的介紹,總希望在堆砌的資料之外,能夠看到更多人際互動的情感溫度,更立體化的形象與性格描述。可想而知,接下來幾天,我將捧讀這本在莽葛拾遺淘到的《劇人趙琦彬》,從他的生前行誼與文藝社交網絡,重新認識這位戲劇創作者,並重新閱讀這個世代的創作與政治社會及時代背景的互動關係。這也是我觀察與研究戲劇,一直秉持的信念與方法,不只讀人,也讀時代,更讀歷史與文化。
與各位分享這樣的淘書與讀書經驗,就是想要鼓勵同學們潛下心來,心思細密,在這門課的啟發之下,能夠多關心各位所居處的城市或地區戲劇人文史料,盡量不要被意識形態所框限,盡量設身處地地去領會每一代創作者及作品所在的歷史情境,畢竟要創造未來,我們應該要瞭解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