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4 01:37:24于善祿

讀李慧敏《成長在李光耀時代》



這次到新加坡,下榻的京華酒店,接近地鐵諾維娜站(Novena),出站就能直通商場,我在商場二樓的大眾書店買了一些書,其中就包括了這本李慧敏所寫的《成長在李光耀時代》,它也是我在所買的一堆書裡,首挑閱讀的第一本書。

 

之所以會吸引我迫不及待地閱讀這本書,主要是因為作者的文字風格平易近人,「從個人的成長經歷與生活感悟」出發,「思考李光耀的治國之道與政策」,倘若以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評論書籍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可能只是站在中間偏左的批判立場,但是放在新加坡的言論脈絡來看,這本書則是敢寫敢言,面對「李光耀」這個名字,她的朋友無不聞之喪膽,遑論寫書評之論之?

 

這幾乎是一本需要勇氣與智慧才能寫就的書。勇氣,她算是有了,這幾乎是我第一次讀到這樣子談論新加坡歷史與現況、現象與問題的書;至於智慧,她「以嬉笑怒罵為風格的文集,調侃譏諷我們[新加坡]的社會和政治現象」,不以謾罵,不以誹謗(過去不乏國外媒體因此而被新加坡領導人提告訴訟),偶爾在書中會出現「腦中警察」,將文章段落以「這樣也不錯啊」或「其實也有它的好」作結,雖然使得文氣圓融許多,但在眾多李光耀書寫、學者理論分析、新加坡觀光旅遊等常見的新加坡書寫之外,能夠在這樣的時代出現這樣一本「新加坡故事」,已屬難得。

 

走逛台灣的書店和圖書館,關於新加坡的書寫幾乎都是觀光旅遊、美食購物之類的消費性圖書,而且多半都只會把焦點集中在市區、鬧區、烏節路、小印度區、亞拉區、芽籠、新加坡河兩岸、濱海灣區、牛車水、聖淘沙、夜間野生動物園等,幾乎就只有新加坡島南端而已,而且不同的旅遊書內容重覆及重疊的比例卻極高,好像新加坡只有這一種面貌。如果台灣的書店想要讓人們認識新加坡的社會輪廓與真實面貌,應該想辦法引進這本書,讓台灣人在吃喝玩樂之外,可以重新體會新加坡的歷史脈動與時代心聲。

 

另外,就像李慧敏在其書〈後記〉中首段所寫:「在書局或圖書館裡,當你想搜尋新加坡的中文圖書,除了看到介紹新加坡的旅遊手冊外,書架上擺放最多的,應該是李光耀自傳、其治國理念以及不同專家學者所撰寫的新加坡經驗論文集。」(頁258)的確如此,這次我在新加坡,有日抽空到大巴窑(Toa Payoh)附近走逛,一出地鐵站,就到大巴窑公共圖書館看看,果不其然,在為數不多的幾面中文圖書架上,眾多李光耀的書寫以及相關書籍,成排如列;甚至在許多書店裡頭(也包括樟宜機場的書店),李光耀書寫肯定佔有一定面積、體積,以及高度,它們總是被擺在書架的最上方一排。從愛書人的角度看,這是長久以來,新加坡給世人的印象,也是大多數世人看待新加坡的方法,它很乾淨、安全、便利、有效率、清廉、西化,但它卻也很傳統、保守、沉悶、無聊。

 

站在大眾書店新書平台翻閱這本書時,我就已經被李慧敏的敘事風格所吸引,不論是談及什麼樣的政策或話題,如語言政策、教育政策、分流政策、菁英崇拜、組屋、交通政策、南洋大學、媒體言論、宗教、移民與外來人才、人民行動黨、反對黨、2011年大選、李光耀與後李光耀時代等,她都是從個人的成長經驗與生活觀察及體悟出發,不高談闊論,如實地將政策與生活之間的矛盾、尷尬與衝突描述出來,夾敘夾議的行文節奏與言論尺寸的拿捏,恰到好處,而且其文字讀起來,生動活潑,非常地有人味,實實在在的「一個新加坡人的新加坡故事」,而這「一個」新加坡人所寫的新加坡故事,偏偏又是「一整代」七○後成長於李光耀時代的新加坡集體記憶與生活塑型,這種「由下而上」的個人書寫,跟李光耀及專家學者們的「由上而下」政策書寫與理論書寫(許多個別的特殊性,就在數據統計與分析之中,或政治理念與意識形態的排除之外,消聲匿跡了),非常地不一樣。

 

李慧敏這一代新加坡人,生於新加坡獨立建國之後,長於李光耀主政的年代。從1970年代至今,新加坡走過不少流金歲月,政府推行過諸多政策與運動,在外表光鮮亮麗之下,社會中還存有許多深層次的矛盾與問題,是新時代(指2011年大選之後)的新加坡人與政治領導人所共同要面對的;尤其明年即將是新加坡獨立建國五十週年,李慧敏選擇在這個時機點,用心體會,敏銳觀察,勇敢發言,試著對於新加坡的未來提出一些建言,或許能激起更多新加坡人說出該說的話,不再恐懼!

 

其實這幾年和新加坡朋友的接觸過程中,私底下的飯局閒聊,話題與言論之廣,時而有之,甚至是網路時論批評,其力道不見得不重不大,但要見得李慧敏這般紀實、批諷兼而有之,鞭辟入裡挖苦之深,且述之成篇成書,則不多見。這書我讀得不快也不慢,一半在新加坡旅次中讀,一半留到回台灣繼續讀,不斷地和自己腦海中對於新加坡的社會及文化印象參照比對,尤其李慧敏書中所述,有許多在新加坡的日常生活中就能經驗與體會,讀完全書,頓覺通體舒暢,卻也興嘆再三!

 

閱讀版本

李慧敏,《成長在李光耀時代》,新加坡:玲子傳媒,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