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耍與後設的舞台饒舌──馮勃棣
【本文首登《劇場閱讀季刊》,第17期,2014年5月號,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出版。】
馮勃棣,一個在台灣大學讀過工商管理學系和戲劇研究所的年輕、多產編劇,一個擅長脫口秀與饒舌表演的影視、劇場編劇,一個經常在文學獎入圍、得獎且上演或即將上演其劇本的編劇常勝軍,這是大多數劇場人對於馮勃棣的基本、普遍認識;尤其這兩、三年來,由創作社劇團製作、馮勃棣編劇、楊景翔導演的《我為你押韻──情歌》,多次重演,票房及口碑俱佳,應該值得我們好好地來瞭解其作品特色。
據我所知,馮勃棣從2007年的《皇后橋下──無間道饒舌劇場版》發表以來,已經陸續創作、發表了許多舞台劇本,幾乎全被不同劇團或團隊演出過,有些還不只搬演一次;其中我只觀賞過三齣,本文的介紹與討論,主要以《我為你押韻》為主,《不如這樣吧Blue John》與《愛錯亂》為輔,特請讀者
從劇情來看,這是一齣愛情戲,主要在描寫一位面臨創作瓶頸而企圖在民宿割腕自殺的編劇博翔,碰到了一位假扮成民宿老闆娘女兒維英的搭救,在急診室外的等待時間裡,維英快速瀏覽了博翔筆電中的幾個劇本初稿,而在博翔出院之後,兩人相約歸還筆電的事宜,維英希望以聆聽博翔自殺的故事做為回報;如此的故事開端,的確能夠引人好奇,而且在這裡頭,維英不斷地向博翔表達她對編劇的既有印象與想像,總覺得編劇必有異於常人之處(比如:話超多、很好聊、有創意),話語中亦帶有鼓勵的口氣,但博翔只覺得自己不如維英的想像與預期,態度還一度傾向閃避與消極。
不過,隨著兩人的話題漸漸從情節、台詞、情歌等的討論而展開,過程中也穿插博翔所寫的幾個「劇本初稿」,這些「戲中戲」包括了〈志明與春嬌之可愛的笑〉(電視綜藝節目情境短劇的戲擬)、〈他為我押韻〉(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戲擬)、〈這就是姦情啊〉(武俠情色三級片的戲擬)等,極盡通俗、芭樂、惡搞、陳腔濫調之能事,同時展現出高度的後設戲劇趣味,再者像是找韻腳、靜默、創造瞬間、對話、變換話題等,都以編劇學中的元素或技法為題,而成就的諸多片段。
真正的劇情反轉來自於博翔的發現,他發現維英根本不是民宿老闆娘的女兒,先前所建立起來的信任基礎瞬間岌岌可危,有趣的是,維英用一個故事化解了這個危機:原來在六年前,博翔曾經在無意間拯救了一名少女,這名少女被男人耍騙、甩掉,企圖在汽車裡頭燒炭自殺,有點醉意的博翔行經於此,救了少女,少女就是維英,六年來,維英一直在尋找救命恩人博翔,最後總算如願以償。這些「巧合的瞬間」拼組起來,使得劇情進展至此,圓滿結束。
從編劇的技巧來看,這可以算是一齣有著高度自覺與語言戲耍的後設戲劇。前面提到維英認為編劇「肯定話超多」,而博翔卻認為編劇「只會跟自己講話」,且自認為「很無聊」,整個第二場〈我想和你說說話〉就在各自認為「話超多」、「超好聊」與「很無聊」之間扯開話題,過程中並夾帶了對於編劇刻版印象與俗爛技巧的反諷與期待,在可能既有的「哏」中企圖創造不同的驚喜。在語言戲耍的設計上,已經開始運用了一些對話的輕盈節奏、有點嘴砲又帶點哲理的饒舌台詞等形式,像是「如果對話是我的職業,那詞窮就是我的職業病」、「芭樂歌是音樂圈的肥皂劇,肥皂劇是電視圈的芭樂歌」,或是「嬰兒的哭是他們的呼吸方式,他們哭因為他們需要氧氣,他們要勇敢的活下去。但是你哭不是想呼吸,你一哭就想終止呼吸」,類似的手法在接下來的劇本中還有許多。
再加上偶爾出現散文詩的韻腳,使得整個劇本閱讀起來,頗具有音樂的節奏性與韻律感,將大量的情歌歌名與歌詞嵌入劇本內容與台詞之中,更是運用情歌造境的典型模式,尤其是張雨生的〈沒有菸抽的日子〉,以電台DJ與聽眾call in的對話方式,表達了對張雨生的想念,並透過張雨生的經典歌曲誌記自我曾經有過的那一段青春與存在意義,幾乎一下子就把人帶往1990年代,某種還算青澀純淨的年代,雖然處於世紀末的混亂與無奈,但在他清亮高亢的歌聲當中,仍能感受到寧靜與哀愁的力量,雖然他的生命早已離世而去,但其歌聲與勇氣卻留了下來,給劇中人和觀眾無限撫慰的能量。
我是在2009年台北藝穗節看到《不如這樣吧Blue John》在牿嶺街小劇場演出的,演出標榜「實境爵士饒舌脫口秀」,基本上已經將這個劇本的演出形式提點得很清楚,饒舌脫口秀表演者辣子費盡了許多唇舌,一方面希望能夠炒熱現場觀眾的情緒與氣氛,一方面她也非常敏感地察覺現場的情緒與氣氛有點溫吞,所以她開始將話題轉到「尷尬」與「超high」,很有後設意識地來處理這兩種情緒與話題。隨著她的走位,慢慢地將表演場域與觀眾的視線帶開,和旁邊現場的樂團有了互動,她甚至與藍調薩克斯風手John發生了情愫,John雖然口吃,但這卻完全不影響辣子對他的愛,反倒是後來John因為苦於無法以流暢的語言表達他對她的愛意,所以去動了手術,奇蹟似地治好了口吃,但是辣子卻對說謊的John以及他治癒後滿嘴充塞的「花言巧語」所表達的愛意無法茍同,離他而去;整個情節主軸就在這音樂、愛情、語言、溝通與誤解之間兜轉。馮勃棣對於文字、語言、戲劇的當下表演情境很能掌握,除了情節主軸之外,還安排了一位說書人阿尼,讓她在戲裡說著辣子的故事,但說書人卻沒有自己的故事,並且後設又後設地將這樣的過錯全歸給「編劇」。
而《愛錯亂》同樣也首演於2009年,由創作社劇團製作、劉守曜導演。故事的內容其實大致可以從戲名猜出個梗概,「與愛有關,但是錯亂」,如此似乎說了等於沒說,但這部作品確實是「要表現當代都會男女寂寞心靈與情感寄託的荒謬喜劇」,塑立了五個性格各異鮮明的角色:「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視病人狀況需要,可以創造各種想像情境,讓病人得以在其情境之中吐露心聲、釋下重懷的心靈治療師寧謙;將金庸武俠與俗濫情色融為一體的言情小說家吳采蘋;男扮女裝的援交妹Apple;與前妻感情糾葛混亂,在學校湖裡抓魚,電召援交妹,以求逃避自我的大學教授李子超;夢想有一天在小巨蛋表演脫口秀的女同志李小刀。總體的觀感是:角色的形象塑造,要比角色關係與情節發展,來得令人印象深刻。這群角色彼此之間各有
工商管理背景出身的馮勃棣,早期參與較多小劇場的演出,擅長嘻哈音樂創作、脫口秀與魔術,近年經常在Comedy Club表演,他嘗試將這些表演元素和劇本創作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特有的戲劇語言感,有嘻哈節奏的輕快,也有嘴炮連篇的逗趣,緊抓當代年輕人的愛情觀,作品流露出感傷與抒情的調性,在戲劇形式與結構的後設新意上也層出不窮;就讀台大戲劇研究所之後,編劇創作量大為提升,既受許多獎項的肯定,也深受劇場年輕觀眾的喜愛,是新世代頗受到注目的編劇寫手之一。透過閱讀他的若干作品,或許可以感受與掌握現下年輕世代的思維邏輯與創作態度。
【馮勃棣劇作年表】
2007
《皇后橋下》,2008年台大戲劇系暑期聯合劇展首演,馮勃棣編導。
2008
《掰啦女孩》,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現代劇本組特優,2009年首演,創作社劇團製作。
《我為你押韻》,第11屆台北文學獎成人組舞台劇劇本優選 。(創作社劇團製作,2011年首演,首演時劇名為《我為你押韻──情歌》。)
2009
《不如這樣吧Blue John》,第12屆台北文學獎成人組舞台劇劇本推薦獎。(A-Cross⊕一顆螺絲製作,2009年首演。)
《愛錯亂》,臺灣文學獎劇本金典獎決審入圍,2009年首演,創作社劇團製作。(演出本由袁瓊瓊、忽忽、馮勃棣、劉守曜共同改編。)
2010
《我是傳奇葩》,第13屆台北文學獎成人組舞台劇劇本佳作,2010年首演,大鳥是一種貂製作。(首演時劇名為《屎蛋》。)
2012
《Dear God》,第15屆台北文學獎成人組舞台劇劇本評審獎,預計於2015年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