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7 04:11:52于善祿

台南紀遊

以前每次到台南,總是朋友開車或騎車載我,所到地點要不就是表演場地,要不就是飲料店或小吃店,而且總是在閒話家常或談文論藝之間便已抵達,從沒有機會好好慢慢地逛逛看看府城。空出三天(6/24-26),太太一塊兒到台南走走,雖然巧遇大氣對流與雨勢不穩,有時晴天烈日,有時黑雨爆至,有時狂風大作,有時則涼爽怡人,利用時間,信步隨走,驅車漫遊,倒也看了不少,吃了也不少,包括福記肉圓、度小月、大東夜市、義豐阿川原味冬瓜茶、富盛號碗粿、金得春捲、邱記小卷米粉、莉莉水果切盤、克林台包、阿堂鹹粥、周氏蝦捲、同記安平豆花、松村煙燻魯味等。

 

台南孔子廟

 

這是全台灣最早設立的文廟與國學之所,鄭成功的兒子鄭經採納諮議參軍陳永華的建議,設建於永曆十九年(1665),距今已經將近三百五十年;期間經過一百多年的修建,其規制不僅完備而且甚大;但又過了一百多年之後,日本殖民政府治台初期,曾經將孔廟充作兵營與公學校,大肆地破壞了規制;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樣子,是1917年大修之後所保留下來的,如此又過了快一百年。

 

這是我們走逛台南的第一個歷史建築,狂暴的風雨才剛下過,天空仍然還有一絲絲的毛毛細雨,除了既有的建築規制及奉祀歷代諸儒的神位之外,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浸入紅牆的雨痕,紅紅黑黑,深深淺淺,新雨攀上了國家一級古蹟,古新相融,很有趣味。

 

國立台灣文學館

 

每次只要看到作家的手稿特展,就會興起手寫文稿的念頭,其實我三不五時也還是會用手、筆、紙來打草稿,因為會疼惜紙張,所以我的字體不大,希望能夠在單位面積裡,寫下更多的字,也盡量慎選用字,減少塗塗改改,以免浪費紙張;其實手寫稿,讓我的思緒更綿密,文字更細膩,意念更清晰,表述更暢達,而且因為一筆一劃都是自己寫出來的,會更珍視這些寫出來的內容;這是一種很特別、很珍貴的意念、身體、書寫、空間與時間的五合一交織經驗,誠心建議給網友們及文友們。

 

這是我第二次來了,我覺這是一棟很漂亮的歷史建築,由建於1916年的台南州廳所修復整建的,是臺灣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館藏相當豐富,而且重要性與權威性與日俱增,近年願意將手稿文物捐贈給館方的文學界人士也越來越多,像去年,該館就曾舉辦過「我們一同走走看──姚一葦捐贈展」,展出姚一葦近百件的作品及文物。這次主要看了四個主題展,包括「台灣文學的內在世界」、「台灣本土母語文學」、「食衣住行文學特展」、「男孩、女孩和花──趙雲、王家誠捐贈展」,每一個主題展,都可以讓人仔細地看上個老半天,尤其是細細品味那些作家的名篇手稿,閱讀著熟悉的作品內容,不是透過打印的鉛字,而是透過那親手寫過的一筆一劃,修改過的痕跡,從字跡去體會每一位作家的性格與脾氣,同時也欣賞其文字書寫的藝術,甚至是讓這些文字附著的稿紙(劉克襄有一篇文字,甚至還寫在星巴克的餐巾紙頭上),都讓人興奮及讚嘆,它們有幸承載了無數的文學名篇巨作,用心靈去觀賞這些文學之美,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去年8月才剛正式開館,原建築是1925年所蓋的台灣總督府殖產部之山林事務所,旁邊有兩棵高大的南洋杉,非常地漂亮,人稱「夫妻樹」。

 

毫無疑問,葉老(1925-2008)是台灣文學史的一座豐碑,一生歷經教職、坐牢,小說創作與文學評論左右開弓,且擲地有聲,《台灣文學史綱》早就成為這個領域每一位研究者的必讀經典,對於台灣文學歷史、作家、作品評論,有許多先鋒的觀點,更為樹立台灣文學主體性而畢生奮鬥不懈。

 

我仔仔細細地從一樓逛到二樓,完全不想漏看任何一個細節,我在這些展品當中,去感受並懷想一位文學耆宿,為這片文學花園所澆灌的畢生心血,還有那曾經的時代與文學界的況味,我同時也可以感受到葉老與夫人的鶼鰈情深,這些都是非常感動人的。

 

另外,在紀念館裡拿到兩份特製的葉老文學地景路線圖,當然,這就成為我們接下來半天在台南市區尋幽訪勝的重要參考地圖,一路走過林百貨、勸業銀行、鄭氏家廟(今年正值創廟三百五十週年,慶祝活動剛結束,我們沒趕上)、傀儡巷、赤崁樓、武廟街、祀典武廟、葫蘆巷、大天后宮(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始創之確切年代雖不可考,但始創於明季,已是共識;拜殿左右壁間甚至還有全台灣最早的石碑──施琅所立的「平臺紀略碑記」,1685年立碑),然後來到美食小吃街(國華街),免不了大快朵頤一番,最後再逛逛海安路。

 

有趣的發現是,我們在台南市似乎找不太到台北都會區四處可見的各種飲食、服飾連鎖店,每一家店好像都是獨立經營,有自己的營業時間,頗有自己的格調,甚至看不太到閒逛商家櫥窗的人,很奇妙的感覺;除此之外,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廟宇建築,則是四處可見,密度非常地高。直到隔天走逛到火車站附近去租機車,才比較有都會、熱鬧、連鎖店的感覺。

 

赤崁樓

 

荷蘭人在永曆七年(1653)所興建的「普羅民遮城」(Fort Providentia),也就漢人口中的「赤崁樓」,或「番仔樓」、「紅毛樓」;除了主建築群「文昌閣」與「海神廟」之外,這裡最有名的應該就是九座御贔屭碑,碑文是並列的滿文與漢文,非常特別,九隻背上馱著碑的巨龜,也都有可觀之處。

 

我覺得最痛心的地方是,在這裡遇到一群年輕人,從文昌閣裡的木梯走下來時,每一個都像是在踩踏現代公寓大樓的磨石樓梯一樣,似走帶跳,夾腳拖還啪噠啪噠響,且高聲談話,我站在幾步之遙觀看展覽的文物及模型,都能感受到他們的踩踏所引致的震動,就差一點沒走過去臭罵他們一頓。他們究竟是為何而來?只是為了到景點打卡嗎?對歷史無知,對古蹟文物則輕蔑以待,人文涵養付之闕如,凡事就是遊戲玩樂心態,蠢昧至極!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在台灣,有幾個博物館的名稱,肯定有人搞不清楚:【1】國立臺灣博物館、【2】國立歷史博物館、【3】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4】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簡單說明如下,並說說我對它們的印象。

 

【1】    簡稱臺博館,在臺北市館前路和襄陽路交叉路口,這是臺灣第一座公立博物館,成立於日本時代,已經超過百年(1908年至今),館藏非常豐富,有當時許多日本人類學家、動物學家、植物學家、礦物學家等所蒐集的文物及標本,經常舉辦各種以台灣為主題的特展,建築主體非常大器雅致,我很喜歡到這裡來。

【2】    簡稱史博館,在臺北市南海路、國語實小正對面,這是國民政府遷臺之後所建第一座公立博物館,於1956年開館;隔壁是早年台灣現代戲劇的演出重鎮──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均屬南海學園。經常和兩大報合辦大型藝術展覽,過去十多年,我在那裡看了許多不同的古文明特展以及近代西洋美術品特展,也算是我常去的地方。

【3】    在臺東市,為搶救卑南文化遺址而成立於2002年,最特別之處,在於它是依考古遺址就地興建的野外博物館,成立初期,我去過一次,還蠻特別的。

【4】    簡稱臺史博,在臺南市安南區,2011年才開館,很新,我第一次造訪,只覺它位在一個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的空曠腹地,外觀很炫,有超未來感,但是館裡的展品有點遜色,尤其打通二、三樓所設計的臺灣歷史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許多展品都是複製品,感覺很奇怪;另一個奇怪之處是,有些展品說明以中、英文標示,有些展品則以中、日文標示(像這次我所看到的「臺灣平埔族群歷史與文化特展」就是偏重在中、日文對照),不是太統一。不過透過展覽,將臺灣通史以文物、模型、平面、影音、文字等方式呈現出來,還是可以讓觀者有一個基本的史脈瞭解,感覺上,日本時代那個部分以及臺灣與外界互動方面的展覽篇幅還蠻多的,這倒是在其它博物館較少看到的。該館已經出版了許多書刊,主題都很吸引人,像是《獄中家書:柯旗化坐監書信集》、《看見十九世紀臺灣》、《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經緯福爾摩沙:16-19世紀西方人繪製臺灣相關地圖》、《測量臺灣:日治時期繪製臺灣相關地圖,1895-1945》、《文化協會在臺南》、《美麗的臺灣:歐洲人眼中的福爾摩沙特展》、《臺灣、荷蘭、鄭家軍:荷蘭時期臺灣圖像紀錄片》等,還有更多更多,有少數我手頭已經有書了,可以看得出來,該館對於臺灣的歷史形象學研究,非常有興趣,也辦過幾次特展,這跟我的臺灣史關心視角是雷同的。每次看跟臺灣或臺北主題有關的展覽時,我和大多數的人一樣,都會很關心自己的家鄉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資訊,我總是留意艋舺/萬華在歷史中的各種樣貌,漸漸地,越來越清楚自己的半部歷史根源與土地情感,因為另外半部得上溯到山東省日照縣。

 

安平樹屋

 

原為德記洋行倉庫,歷經英商、日治、臺鹽、荒廢、整修、開放等不同階段,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歲月(1867年至今),現在已經是遊安平的必去景點。想起我第一次到安平樹屋,那已經十年之前,來這裡看林明霞的獨立創作《莊周試妻》,後來曾改編成豫劇版(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242902004),我記得演出在樹屋裡的幾個不同空間演出,觀眾被循線引導至其中觀賞,沒有座椅,沒有鋪設好的棧板,所有觀眾及演員就踩在凹凸不平的土地上,幾盞簡單的燈光,幽黯中卻也更能突顯這個作品的場景氛圍(如搧墳、劈棺等)。

 

不過這次來的季節和時間可能都不太對,酷暑炎熱,且前兩天才剛下過詭怪的暴雨,行走於樹屋的空間,熱氣蒸騰,空氣不流通,呼吸困難,宛若三溫暖,幸好現在有規劃了鋼構的空橋步道,穿梭樹屋上方,倒也可以體驗不同的視角。

 

至於奇美文化基金會在1979年所捐贈的「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設於德記洋行的一、二樓展廳內,當年可能少見新奇,但解嚴之後,我已經瞭解了更多的荷據與明鄭時期的史料,甚至是十七世紀的世界局勢與東西方文化交流,因此使得這個蠟像館的內容,在我看來,則有點無聊了。

 

同記安平豆花

 

是在安北路上的總店吃的,喜歡那甜而不死膩的糖水,以及那一堆小小顆的細粉圓,一口舀進嘴裡,豆花、細粉圓、糖水在嘴巴裡面跑來跑去,非常有趣,在這烈日高照的午後,來上一碗,清涼消暑,又有一點點的飽足感。

 

注意到店裡的牆上和樑住上,有許多書法家朱玖瑩大師揮毫贈字的墨寶,既點出同記安平豆花的特色,也見證了大師與創始人黃慶同先生之間的真摯友誼;只是這趟到安平,有點可惜,座落在德記洋行旁邊的朱玖瑩故居目前正在整修中,暫時無法入內參觀;朱玖瑩(1898-1996)曾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掌管「臺灣製鹽總廠」,公餘尤愛書法,蒐藏諸多名帖,得知黃慶同經濟拮据,曾想資助,但黃婉拒並感念在心,每天途經朱家門口,必定奉上一碗豆花,兩人的知心之交,也傳為一段地方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