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2 17:22:01于善祿

香港藝術節──《中式英語》(Chinglish)



時間:
201336,週三20:00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演出:柏克萊劇院及加州南岸劇院聯合製作

編劇:黃哲倫(David Henry Hwang

中文台詞翻譯:莊梅岩

導演:Leigh Silverman

 

兩年前在《亞洲週刊》上頭讀到《中式英語》(Chinglish)這齣戲在美國的首演報導,我就對其主題感到很有興趣。黃哲倫的戲劇作品擅於處理東西方的文化衝突與混雜,尤其是中美文化遭遇時所產生的尷尬與突兀,他的作品最為人所知的當屬《蝴蝶君》(M Butterfly),不論是戲劇或是電影(由尊龍及Jeremy Irons主演),在二十世紀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均引起許多的關注、討論及研究,當然也少不了翻譯及搬演,1992年就曾經由進行式劇團製作演出過,由郭子(此為音樂創作人郭子,而非《全民大悶鍋》的郭子)、張鳳書、高妙慧等人演出,由陳培廣導演(好久沒看到他了),在二十年前的台北劇壇,引領過一陣風騷,這也是許多人認識黃哲倫的開始;事實上,黃哲倫另外較為重要的劇作尚有《黃臉孔》(Yellow Face)、《金童》(Golden Child)以及《花鼓歌》(The Flower Drum Song)等,以及這次在第41屆香港藝術節中所演出的《中式英語》。

 

故事主要圍繞著一名美國商人丹尼爾(Alex Moggridge飾)想要在中國拓展「說明告示牌」業務,在過程當中,與地方政府文化局長(Raymond Ma飾)、副局長(Michelle Krusiec飾)、顧問(Brian Nishii飾)、法官(Austin Ku飾)等人交手過招,由於受到「安隆」(Enron)金融風暴的影響,以及家族企業岌岌可危的壓力,他接受顧問彼得的建議,積極試圖打通政商關係,並和副局長在性與愛之間相互取得慰藉,最後他終於明白,這種種關係所交織而成的複雜網絡,都只是利益的交換,充滿了各種潛藏的精密算計。

 

主要的人物關係介於丹尼爾與副局長之間,在一場兩人密談之中,兩人的語言溝通雖然有點曲折,副局長雖然短期出國唸過書,但英語也並不是太流暢與達意,完全不懂中文的丹尼爾有時得去揣測副局長的語意,兩人雖然無法百分之百地掌握對方的遣詞用字,但丹尼爾瞭解了顧問與局長之間的利益交換關係,對丹尼爾而言,顧問並不坦誠,有違他的合約談判進展;丹尼爾也體悟到副局長想和他發展進一步的關係,兩人似乎的確曾經兩情相悅過,但那可能是一時衝動,畢竟到最後,丹尼爾才恍然大悟,副局長只是想利用他拉垮局長,並將自己的丈夫推上局長的位置。

 

在關係的尋求與搭建過程中,翻譯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劇中曾經出現過兩位翻譯員(translator),他們不是誤譯百出,就是過度詮釋,造成了諸多的誤解與笑話,有些是無心的(尤其是第一位女翻譯員),有些卻是有意的(尤其是第二位男翻譯員,他是局長的親戚晚輩);翻譯(translation)成為一個語言的遊戲場與權力政治運作的文化空間,而當這一切都成為一齣戲的素材時,既幽默又諷刺,不得不佩服黃哲倫在這些方面的細緻掌握。演員的表演免不了怪腔怪調,戲裡肯定要出現普通話、英語、蹩腳學舌的中式英語、坑坑疤疤的英語等,這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劇中指出,想要維持一定的關係,端視在語言的溝通表達上,究竟是要誠實(being honest),還是選擇說謊(telling lies),它將決定彼此關係的遠近親疏;戲裡同時也暗示,想要生存在這個世上,最好還是依靠謊言,要是什麼都坦誠佈公了,結局通常不怎麼善終,所以局長最後因利益操作被逮捕,所以丹尼爾得知副局長因為「夫妻情義」而無法離開丈夫,丹尼爾也在這個啟示當中,理解了無法翻譯的「情義」二字的意涵。

 

聽說這已經不是原先首演的卡司陣容,但我覺得整體效果已經不錯,多場景的轉換之間也還算流暢(雖然看起來,舞台上有點侷促),不過音樂的設計有點過於機械性,多半只在換場時,選用不同的英語、國語、甚至是台語歌曲(不太明白,為什麼要插入一首台語歌曲),做為串場之用,缺乏與劇情之間的互為肌里。

 

前幾年,因應國際局勢的發展與轉變,英美媒體創造了「Chimerica」(中美國)這個概念詞,來形容中國近年的經濟崛起態勢,已經可以和二十世紀崛起的經濟大國美國,平起平坐,並形成了一種新的政經關係。我認為這齣戲,很敏銳地反映了這個國際態勢,它的幽默大過於諷刺,雖然它也對簡體字、毛澤東、文革及當代中國的些許狀況,做了諷刺,但多半像是擦邊球,不至於諷刺到令人如坐針氈,不過我想在亞洲華人的區域裡,最適合上演這齣戲的還是只有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