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香港週戲劇雙璧──《我和秋天有個約會》及《萬曆十五年》演前介紹
從2006年開始,台灣政府設在香港的「光華新聞文化中心」,都會在每年的十一月左右,主辦一整個月的「台灣月」藝術文化活動,類型涵蓋音樂、舞蹈、戲劇、傳統戲曲、電影、文化講座等,許多具代表性的台灣團體及個人,也都已經在這個交流平台上,展現台灣的文化軟實力。
基於促進城市交流,「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成立於2010年,並很快地在
香港話劇團的《我和秋天有個約會》做為這次香港週的開幕節目,有其份量,也有其代表性。今年適逢該團三十五週年,上半年五月中旬才剛舉辦了「戲劇創作與本土文化」研討會,一方面回顧過去三十五週年香港話劇團的戲劇演出作品與香港歷史社會之間的交互關係,二方面也參考比較兩岸四地的創作經驗,三方面則製作演出了《有飯自然香》此一港味十足的庶民喜劇;下半年的重點則擺在《我和秋天有個約會》製作演出上,匯集眾多香港電影、舞台劇金獎得主的群策群力,冶煉出又一齣可能的經典之作。
二十年前由香港話劇團所創作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由杜國威編劇,舞台劇首演版由古天農導演,電影版由高志森導演,後來還有電視劇集版,1999年台灣的俳遊場曾經製作演出過,由多才多藝的創作才子張永智主演;隨著電影、電視的各地播映,整個華人世界、尤其是南洋一帶,對這個作品並不陌生,我有些港澳星馬來台留學的僑生,甚至表示,這是他們童年文化記憶的一部分。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藉由回憶倒敘的手法,描寫「麗花皇宮」夜總會四名駐唱姊妹花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各自的感情世界,回憶的時光流轉於1967年(香港六七暴動、文革初期、越戰)、1976年(文革結束)、1993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九七大限前、世紀末)之間,期間雖有時代的無奈與人事的變換滄桑,但故事的結局終究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正是這些濃厚的情感元素,深深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對這個作品的高度喜愛。
那天杜國威在誠品敦南店的「從春天到秋天──杜國威的舞台傳奇」分享會上說了,台灣的觀眾不要擔心是否看過《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可以直接將《我和秋天有個約會》視為獨立的作品,去感受劇中年輕人組織樂隊的心路歷程與勵志故事,杜國威保證,他創作一路以來最拿手的親情、友情、愛情,仍舊是不會少的。
香港週的另一齣戲劇作品《萬曆十五年》(2006年首演),則是由成立三十年的進念‧二十面體呈獻,這是改編自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於1981年所出版(英文版)的同名著作,該書自出版以來,至少有英文、德文、法文、日文、中文等版本,不但引起史學界的高度重視,也是難得的歷史暢銷書。書中藉由微觀史學的敘述筆法,細針密織,並總結出「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的宏觀結論。
黃仁宇在〈自序〉中便提醒讀者,「若想要高瞻遠矚,首先必將歷史背景推後三、四百年」,於是我們看到戲的開頭,在顧預與單曉明唱完《牡丹亭》〈驚夢〉的「山坡羊」之後,便是一長串的歷史事件字幕,指出它們與萬曆十五年的時間差,並藉此說明萬曆十五年的失敗經驗,一方面是中國歷史、儒家禮教、倫理道德、官場文化的總體結果,另方面也在強調這樣的結果並不會僅止於萬曆十五年。這是歷史學家對於戲劇化歷史的見識高度,也是戲劇創作者對於歷史敘事的智慧詮釋,相得益彰,建議看戲前,先讀完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屆時更能領會中國失敗的深層文化結構。
誠如原著以人物記傳為綱、以記事分析與心理分析為內裡,戲劇的呈現也依此結構佈局,讓一個個書中主要敘述到的歷史人物(張居正、戚繼光、申時行、許國、海瑞、萬曆皇帝、李贄)陸續登台,將黃仁宇的全觀敘述,改編為第一人稱敘述、第三人稱他述,或者是兩人對話,在引錄黃仁宇部分文字敘述同時,也經常插入眉批式的後世心得,甚至是讓人物吐露內心真言,這一切的敘述話語轉化,使得原本就已經具有高度可讀性的文字,更增添了許多可看的戲劇性。
這兩個團體都是香港極具代表性的劇團,所帶來的兩個劇目也都是近年香港戲劇舞台上相當重要的作品,有懷舊回溫,也有人文省思,不容關心香港文化的朋友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