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4 21:59:29于善祿

關於定目劇,我目前所想到的……

2012華山藝術生活節文化論壇──「定目劇,那是什麼?」發言稿

 

時間:2012101414:00-16:00

地點: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主持:平珩

與談:容淑華、林佳鋒、李立亨、于善祿

 

不曉得曾幾何時,許多人的思維,幾乎都是從文創、製作、行銷的角度來思考「定目劇」(repertoire),這是「怎麼賣節目的問題」,我不是製作人,也不是行銷經理,我沒有辦法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我不懂,我更不會談得比現場主持人與其餘來賓透徹。大家明明都在談商業劇場及觀光劇場,可是卻要用定目劇來談,似乎讓定目劇的概念更為混淆。

 

「定目劇」,從中文的字面意義上,指的是「固定演出的一套具代表性的常備劇目」。在維基百科的解釋中,repertoire這個英文字,大約首度使用於1847年,它是來自法文的外來字,法文寫作répertoire,而該字的拉丁文原本是repertorium。(http://en.wikipedia.org/wiki/Repertoire)它們所指的意思都不外乎是某個創作者或某個團體的全部作品,而真正在實際運作時,則經常指的是「固定演出的一套具代表性的常備劇目」。

 

當然,這樣的定義,在台灣劇場界的轉換與運作之下,如何「固定演出」,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它牽涉到劇團與演出場地之間的關係,也牽涉到觀眾在哪裡、觀眾數量以及觀眾願不願意買帳等相關問題,於是大夥一窩蜂地在想辦法解決「怎麼賣節目的問題」。只是,屏風模式、綠光人間條件模式、表坊寶島一村模式,可能被複製嗎?韓國政府在《亂打秀》(NanDa)的前兩年,負擔所有支出開銷,讓民眾免費觀賞,炒熱名氣與口碑,台灣呢?目前僅見〈文化部補助民間推動文化觀光定目劇作業要點〉(中華民國101514日文參字第10120079966號令修正,並自中華民國101520日生效),完全不解決場地與觀光客源的問題,而將此問題拋給團隊自行面對,不管、不補還好,一旦生效施行起來,卻搞得好幾個團勞民傷財,屍橫遍野。

 

以我的背景與觀察,我認為除了「怎麼賣節目的問題」之外,還有「賣什麼節目的問題」,也就是作品的內容與品質。這一方面要靠劇場藝術創作者的堅持與把關,另一方面需要加入dramaturg的編制。

 

Dramaturg通常被翻譯成「戲劇文學顧問」,有的簡稱為「戲劇顧問」,但在台灣劇場界的實際運作之下,經常流為掛名、顧而不問、聊備一格,完全發揮不了實際作用。

 

在我的發言裡頭,我只想說說以下幾個重點:

到底什麼是dramaturg?(駐團評論人、文學經理、文學顧問……)

Dramaturg要做什麼?(選擇劇本、提供建議、教育觀眾、正本清源……)

Dramaturg和定目劇有什麼關係?

我們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需要dramaturg

 

在「什麼是定目劇」的文化論壇裡,再加入這個概念,似乎有點要讓局面更混亂的意味。但若問我目前在大家的定目劇思維裡還欠缺什麼的話,我真的認為我們需要dramaturg,雖然這似乎是個論壇裡失焦的、高遠的理想目標

 

凡事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