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7 17:50:22于善祿

記這一趟「天台旅程」

菲倚建議我應該以「天台旅程」為題,來記錄過去這幾個月以來,與潘惠森聯繫、潘來台、來我系主持工作坊、出席演後座談、與本地創作者沙龍座談等相關事宜,想想也該,就算是記流水帳,都該寫下來,以做日後備忘。

 

時間倒回去年(2011年)12月中、下旬,我結束在澳門的「第八屆華文戲劇節」行程之後,就和兩位系上同事(陸愛玲、張啟豐)接續到香港洽公兩天,拜訪了許多單位,諸如香港藝術節、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IATC、香港藝穗會、新視野藝術節(香港文化中心)等;其中,在結束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的拜訪之後,一路作陪的潘惠森還帶我們到附近的一家咖啡店,做進一步的交流談話,在這個談話裡頭,他就提到明年(2012)五月份會到台北,因為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要演出他的作品《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順便就把他邀請到台北去了;我們一聽,直覺屆時若有機會,北藝大戲劇系可以搭此順風車,邀請他到系上開個工作坊。這件事,約莫就暫時有了口頭默契,我們也計劃將此列入兩校做為姐妹校實際交流的開端之一,希望接下來可以開啟進一步的師生交流。

 

返台之後,時間依舊消逝如飛,轉眼寒假已過,我在二月底應致群劇社去香港參與出席「歷史進入戲劇」座談會,期間也在香港大會堂欣賞了潘惠森編導的最新作品《示範單位》,湊巧的是,戲一看完,接待我的年輕人Freddie和我到蘭桂坊附近的翠華餐廳吃飯,竟然就在那兒遇到了潘惠森,但因我行程較緊,只是過去桌旁和他匆匆打了個招呼。

 

真正開始聯繫起工作坊的事,要從三月開始。那一陣子正好系上前、後任系主任交接,這件事情也在交接之列,我因為香港人頭和地頭都熟,在這件事上,基本擔任居中聯絡人,適時適切地轉達雙方(系上、潘惠森)的想法與建議,並且慢慢地也將菲倚(莫比斯)這邊納入聯絡網中,看看有什麼樣的交流可以漸次發生。於是事情慢慢形成兩個脈絡,一是潘惠森在北藝大戲劇系開個工作坊,一是邀集本地劇場創作者和潘惠森進行一場座談。

 

在工作坊方面,其實潘惠森是完全開放的,對於我們所建議的工作坊方向他也非常感興趣,在幾次電郵的來往聯繫當中,最後終於敲定以「單人表演文本編作坊」為題,系上徵選出五名實際與編作的學生,每名學生可以再搭配三名左右的觀察 / 協作同學,實際編作組同學是實際參與編作(創作)的同學,而觀察 / 協作組同學,不必實際參與創作,但必需協助編作同學完成在此工作坊創作之作品,協助範圍包括:攝影、錄影、筆記,並參與討論及擔任呈現時技術組等工作;最後整個參與者工作坊的人數有二十餘人。工作坊由 3 節組成,每節 3 小時,於隔天進行。每位參加實際編作的同學須完成一個 10-15 分鐘單人表演文本,於最後一節作公開呈現。工作坊進度如下:【第 1  ( 1 )From script to performance。把獨白文本轉換成表演,從表演中發掘文本的內容和再發展的可能性。】【第 2  (自由時間):以第 1 節的經驗、分析和討論為基礎,把文本整理、豐富、編輯。】【第 3  ( 2 )Further development。把第 2 稿轉換成表演,繼續發掘和深化文本內容及其表演性。】【第 4  (自由時間:消化及沉澱第 2 節的經驗、分析和討論,把文本整理成第 3 稿。】【第 5  ( 3 )Script finalized and presentation。以第 3 稿為基礎,稍作綵排、修訂,然後將作品公開呈現。】雖然我尚未看到(應該近日內就可以看到)參與學生所寫的心得報告,但從潘惠森、助教、學生的口頭反應裡頭,得知這個工作坊辦得滿成功的,老師和學生相處融洽,同學獲得不少寶貴經驗。

 

在時間上,我只能在工作坊的第一天下午,和潘惠森先在藝大咖啡閒聊(助教江佳蒨和準碩士生林正尉也在座),談到了許多香港劇場香港人香港事,也聊到了潘惠森在香港新域劇團製作的「劇場裡的臥虎與藏龍」(潘惠森當場應允今年度提供一個全額補助的名額給我系學生赴港參加),以及兩校兩系之間未來可能的交流計劃。時間很短,接著便帶著他去見系主任蔣薇華、再到工作坊的場地T305測試器材設備,再來就是學生陸續來到,整理打掃場地,緊接著就是我代表致歡迎詞,簡單扼要地再次向同學們介紹潘惠森的創作資歷,然後工作坊就正式開始了。整個工作坊過程,幸虧有助教佳蒨(香港藝術學院戲劇學院導演碩士畢業校友)在,可以全程輔助協調聯繫,我就安心了。

 

隔天晚上,我就到國家劇院實驗劇場觀賞《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首演,整整五個月沒到這兒來看戲(上次看的是黑眼睛跨劇團的《Taiwan365──永遠的一天),沒想到這戲的首演票房很不錯,全滿,我幾乎接近開演的時間才到,進場已經很難找到座位。這戲之前就到過我三門課的課堂上宣傳過,主要就是阿海(張藝生)、菲倚、瑞蘭、Jeep來,不管是阿海或菲倚,都是先從劇團的團名介紹起,然後是2012四年計劃」,接著才是這齣戲的簡介,同學一般反應都還不錯,只可惜屆時很多同學都在進劇場run show,因為《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和本系學期製作《無間賦格》的檔期完全衝在一起;我多半會為同學再補充介紹一下潘惠森,畢竟系上請到他來開工作坊,雖然名額有限,很多同學沒有機會親炙參與學習,但我還是會利用機會給學生提一提。

 

在菲倚和阿海的介紹裡,我和學生都已經知道這齣戲的大致內容,後來我也向菲倚要來了台版劇本(原來是粵語版,經過普通話的翻譯之後,再加上一些台灣文化語境的修訂)。劇中有四個角色,分別為飽讀詩書的水管工人(朱宏章飾)、上下通靈的科技仙姑(戴若梅飾)、身手不凡的武打替身(陳信伶飾)、非法打工的搭棚少年(姚淳耀飾),因緣際會聚集到了某建地大樓的天台頂樓,他們想盡辦法,要到對面大樓的天台,他們又不是超人,要如何辦得到呢?用意志?用想像?用通靈作法?美國漫畫和好萊塢電影中的蜘蛛人,可以藉由手腕處所射出的蜘蛛絲,連結高樓與大廈,在大城市的街道之間似飛似躍,對他來說,到對面的大樓天台,根本就是「一塊蛋糕」(a piece of cake)那樣簡單;但是《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裡的這四個角色,終究只是空有冥想和慾望的平凡人,沒有像蜘蛛人的超能力,終究只能在此端大樓的天台上冥想。劇中看起來比較有實際行動力的大概是搭棚,但它也只能往上搭,而無法往對面大樓搭;這是一種目前僅存於香港的工藝,類似鷹架,只是棚以竹搭,富有彈性,不怕強風,且輕巧靈活,我五月應香港話劇團之邀赴港出席參與「戲劇創作與本土文化」研討會,期間得空走逛中環荷李活道、樓梯街、文武廟一帶,正好看到有一座樓盤正在整修外觀,建築物外頭矗立的就是這種層疊而上的竹棚,約莫有三、四十層樓高,真的是很厲害。這次莫比斯也請到香港搭棚工人來教姚淳耀這項工藝技巧,我看了姚淳耀在劇中表演時,身手之俐落,煞有其帥勁及模樣。

 

這戲的語言雖然經過了一些台灣文化語境的修訂,但還是可以感受到其原創作中的香港感,尤其幾個富含喻意的象徵:對面、上面、直升機、主線、塑膠盒裡的螞蟻等,都讓人直覺聯想到九七回歸後香港與中國的關係,而這齣戲其實正是潘惠森在九七回歸後所創作的「昆蟲系列」五部劇本的壓軸之作,也是「該系列走得最遠的一部,2001年由香港新域劇團首演,即榮獲當年度的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2002年重演;20093月獲德國杜賽爾多夫劇院的邀請,參與其主辦的「中國當代戲劇節」,以德語作stage reading演出;同年10月獲邀參與歌德學院(中國)於北京主辦的「新戲劇藝術:中國 / 德國」,以普通話作stage reading演出;2010年,此劇被收錄於北京《劇本》雜誌刊登;2012年除了6月初由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演出之外,下半年也將由北京薪傳實驗劇團在北京演出,新域劇團在香港康文署「劇場‧再遇」的計劃架構下,也將在香港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三度公演」(括號內標楷體文字取自節目單說明)。雖說「對面大樓」被指為銀行,似乎可以象徵資本主義,但是「上面那條主線」實在是過於明顯的指涉,幾乎可以對號入座,那就是中共解放軍進駐香港,主權進入香港,這也是當年鄧小平所堅決指示的,在九七回歸當天(199771),不論如何,即使刮強風下大雨,解放軍陸、海、空三軍一定要進駐香港,否則如何宣示主權?這些在許多關於九七回歸過程的紀錄片裡都看得到。

 

演出結束後的第一個週二下午,在連續幾天陰雨之後,難得的一個晴朗爽快的午後,我們糾集了潘惠森和本地劇場人,在古亭捷運站附近的紀州庵文學森林,辦了一場關於戲劇創作的座談,來的人還不少,香港方面有潘惠森、李穎蕾(今年香港藝術節《愛之初體驗》編劇)、張藝生、馮程程、方棋端、王蘊芝等,高俊耀則代表馬華旅台劇場人(事實上,梁菲倚也可算在此),台灣方面則有鴻鴻、黎家齊、謝東寧、詹俊傑、何一梵、廖俊凱、阮少泓等,原本應邀出席的林乃文和簡莉穎,則因臨時另有要事,不克前來。

 

座談由我和菲倚一起主持,我在座談一開始就說了,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掌握時間和引導大家發言,盡量讓發言有所聚焦,也讓大家暢所欲言,在過程當中,我和菲倚都適時補充了一些台、港兩地的劇場背景資料,整個座談記錄已經由林正尉整理出來(我想莫比斯應該會找個地方張貼或刊登吧)。這座談大致提到了創作發表平台(如「劇場裡的臥虎與藏龍」、《衛生紙詩刊》)、編劇這一行、創作主題、新文本與當代社會、回歸文本、翻譯劇、戲劇語言、文學獎劇本、票房、劇場生態等幾個面向,發言的人很多,但其實座談總的時間並不長(約兩個半小時),我事後看了正尉整理的座談記錄,基本上還是盡量觸及了一些核心議題,不致流於失焦的漫談(雖然有與會者不這麼認為),我和菲倚都覺得是不錯的。相較於上次《hamlet b.》在實驗劇場演出之後,他們也辦了個座談,人也有六、七位,但只有一小時,每個人發完一次言,就差不多結束了,沒有什麼交叉回應,有點可惜;所以這次菲倚才會找我主持,我找她搭檔,總算不負使命。

 

回顧這趟半年以來的「天台旅程」,從澳門華文戲劇節(澳門)到香港藝術節(香港)再到國際劇場藝術節(台北),從單人表演文本編作坊到《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演出再到創作沙龍座談,從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到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再到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我在這裡頭穿針引線,透過許多朋友的協助與聯繫,總算促成了潘惠森與本地劇場界及戲劇教育界的第一類接觸,我不敢說有多深刻或多了不起,或者會引起多少關注和後續討論,但至少讓部分的台灣劇場人與戲劇系所莘莘學子,認識這位當代華文戲劇界創作甚豐的香港資深編劇,誠如我在創作座談最終的總結發言中提到,台灣和香港就這麼近,但是劇場的交流與認識卻如此陌生,往後如果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可以扮演台港劇場創作的交流平台(事實上已經有幾次成功的經驗了,如《潛水中》、《鯨魚背上的慾望》、《hamlet b.》,以及這次的《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香港劇場界其實還有一些精彩的創作者,值得被引介到台灣來,如莊梅岩、黃詠詩、何應豐、陳麗珠、李鎮洲、陳恆輝等),我願意繼續支持並扮演這個穿針引線的角色。

林乃文 2012-08-14 09:12:53

很可惜錯過紀州庵的談會,多虧有這份紀錄提供想像。我還好另外報名參加工作坊的觀察員,部分紀錄作為這份"旅程"的補充囉http://coolmoonintaiwan.blogspot.tw/2012/06/blog-post_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