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年的「劇場風景」
【按:本文首登於《文訊》2011年6月號,308期,頁54-57。】
返回母校教書之前,我曾在退伍後的兩年(1998-2000),待過出版社,擔任企劃的工作。事實上,在我唸碩士班的最後一年,就動過畢業、退伍後到出版社工作的念頭,甚至於在當兵期間,還曾寫過一份接近萬言的長信給某出版社,將多年來關於該書店(該出版社同時也經營書店)的觀察與建議,一氣呵成寫出來,希望能夠得到青睞,進而被延攬,快退伍時的確有了一次與人事主管面談的機會,但他們當時要的是業務人才,而非企劃人才,與我的志趣不合,我只能作罷。
退伍後隔天,就擔任起第一屆臺北藝術節美國團體「辣媽媽實驗劇團」(La Mama E.T.C.)《特洛伊女人》的執行製作助理,兼翻譯、地陪、場地協調等工作,前後兩個多禮拜,進度緊鑼密鼓;在期間的一個上午空檔,因為碩士指導教授鍾明德的介紹,我到揚智出版社編輯部應徵,總編孟樊大概覺得我可以帶、可以教,於是錄取了我,兩個多禮拜之後,我就開始了出版企劃的上班族工作。
這是一家以專門出版大專院校教科用書為主的出版社,主要涵蓋心理學、社會學、休閒觀光、餐飲管理、工業設計、大眾傳播等專業學科;其實在我進揚智出版社之前,對它的最大印象就是「文化手邊冊」與「當代大師系列」這兩套譯介當代西方文化批評理論、思潮、大師的口袋書系。我當時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也能企劃出一套關於當代劇場論述與譯介的叢書,最好可以像遠流的「電影館」、「藝術館」、「大眾心理」、「實用歷史」,或者時報的「大師名作坊」、「Next」、「歷史與現場」系列叢書那樣,擺起來壯觀,用起來應手,有口皆碑,叫好又叫座。
出版企劃的工作既是編輯部的前鋒士卒,又是業務部的後盾文膽,我在總編孟樊與業務部經理林新倫的帶領之下,紮實地學習到許多出版企劃的專業技能,像是書店的文化與現象觀察、出版界的文化與經濟結構、消費市場的調查與分析、版權合約的談判與簽訂、成本的權衡、編務的流程與實務、大陸出版的拓展與深耕、書展的規劃與佈署、作者的發掘與培養、新書的促銷與推廣、媒體的公關與互動等,甚至將自己的觸角擴及出版史、知識社會史、版本學、文字學、閱讀史、新聞史、傳播學、社會學、國際關係、全球化文化政治、文化研究、華文出版學等相關知識文化範疇,因為每天的工作內容與接觸的對象,往來無白丁,自己若不能自我提昇,總覺得對這份工作的使命感,名不符實。
我當時還有一種想法,當同輩的劇場同好們紛紛以不同的創作方式在為台灣當代劇場界盡份心力的時候,我除了以戲劇評論的方式之外,我還想以企劃、組題、出版、編輯的方式,來貢獻一己之力。我大概花了兩、三個月的調查、分析、與構思,提出了一份不見得成熟、但至少可行的「劇場風景」叢書企劃案,原則上說服了總編、業務經理以及老闆,只不過孟樊有個條件,在放手讓我企劃執行下去之前,我得先把鍾明德的《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編出來、出版上市,當時我在繁忙的企劃工作進行之餘,在編輯同仁的教導之下,只編過幾本「文化手邊冊」與「當代大師系列」的小書,面對鍾
當時出版界對於戲劇類書的出版,一般都以書林出版社為馬首是瞻,畢竟該出版社多年來累積了大量國內英文系的師生能量,歐美經典劇作的譯著頗能獲得英文界與戲劇界的認可,由於原作者多為逝世超過五十年以上,比較沒有著作權的顧慮,但也因此,不太容易看到當代歐美劇本的譯介與劇場的風貌。我開始規劃「劇場風景」時,就想要一新「時差」的耳目,所以積極尋找適切的作者,最後至少促成了五本關於當代歐美劇場的專書出版──
(一)奧古斯都‧波瓦(Augusto Boal,1931-2009)原著、賴淑雅翻譯的《被壓迫者劇場》(Theatre of the Oppressed),這是巴西被壓迫者劇場中心創始人波瓦1970年代所寫的經典論述,對於後世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社區劇場(Community Theatre)、教習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戲劇治療(Drama Therapy)等,都有極深遠的啟發與影響。當時我側面得知,賴淑雅與差事劇團的團員夥伴們有個讀書會,《被壓迫者劇場》已經有了初步一、兩章的中譯,我同時進行版權的洽談與譯者賴淑雅的邀約,沒想到賴淑雅翻譯的工作進行到一半,要啟程到英國去攻讀碩士學位,我因為有合約期限的時間壓力,所以還是經常以越洋電話對她採取緊迫盯人地催稿,最終還是得以譯成出版,我們和許多劇場友人都覺得是功德一件;不過有趣的是,因為我的緊迫盯人,賴淑雅後來以「拆吃入腹」的形象語言來稱呼我,這有點像是我們兩個好朋友之間的通關密語,只要有旁人問起,我們總是會再把當年的經歷再說一遍。
(二)朱靜美的《意象劇場:非常亞陶》。亞陶(Antonin Artaud,1896-1948)在1930年代所提出的「殘酷劇場」觀(Theatre of Cruelty),顛覆了西方兩千多年來以劇本、劇作家為軸心的劇場觀,轉而強調劇場意象、場面調度、表演能量的總體劇場觀,深深地影響了後來的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理查‧謝喜納(Richard Schechner)、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尤金‧巴巴(Eugenio Barba)、約瑟夫‧柴金(Joseph Chaikin)等當代歐美劇場導演。該書是台灣第一本論述亞陶的中文專書,條分履析,觀念清楚簡明,對於戲劇界的莘莘學子而言,總算可以擺脫長期以來大陸中國戲劇出版社所譯的阿爾托(大陸將Artaud譯為「阿爾托」)《劇場及其替身》(Theatre and Its Double)的誨澀不通中文;幾年後,聯經也終於出版了劉俐從法文原文所譯的《劇場及其複象》,而她將Artaud譯成「阿鐸」。
(三)王婉容的《布魯克》雖然未歸入「劇場風景」,但也是我力邀的一位作者,我請她將碩士論文做些修訂,補充彼得‧布魯克的近作資料,促成列入「當代大師系列」叢書,我當時說服總編的理由是,當代大師不只屬於哲學界、政治學界、文藝批評理論界,劇場界也有大師啊!關於彼得‧布魯克,當時大陸的中國戲劇出版社早有《空的空間》(Empty Space)的中譯本,但誨澀不通的問題還是很多;近兩年,台灣總算由青壯派戲劇評論家耿一偉將其重譯,觀念通達,譯文流暢,注解細緻詳盡,為新一代戲劇界莘莘學子之福。
(四)鍾明德的《神聖的藝術:葛羅托斯基創作方法研究》,這是鍾明德在「劇場風景」的第二本書,也是他從「鍾後現」邁向「鍾藝乘」的代表之作。1980年代、1990年代之際的鍾明德,由於戮力譯介歐美後現代劇場與文化美學,相關著述甚豐(多為書林所出版),得來「鍾後現」的封號;1990年代中期以後,他的研究興趣產生了「後現代的轉向」(挪借Ihab Hassan的代表著作書名),一心投入波蘭貧窮劇場(Poor Theatre)大師葛羅托斯基的非傳統創作方法研究,尤其是葛氏晚年的潛研階段「藝乘」(Art as Vehicle),吳靜吉於是在2000年的「第三屆華文戲劇節」學術研討會上戲稱他為「鍾藝乘」。該書可以說是理解與探尋葛氏藝術歷程、以及紀錄葛氏創作方法台灣在地化過程,很重要的一本書。同樣地,當時的中文界也只有大陸中國戲劇出版社所譯的《邁向質樸劇場》(Toward a Poor Theatre),譯文問題一大堆,學子們也就這麼坑坑疤疤地理解著葛氏早期的貧窮劇場觀(海峽兩岸對於Poor Theatre的中譯略有不同)。
(五)蔡奇璋和許瑞芳聯合編著的《在那湧動的潮音中:教習劇場TIE》。這本書紀錄了1998年台南人劇團請來英國格林威治青少年劇團(Greenwich Youth People Theatre,簡稱GYPT),進行一個禮拜的教習劇場工作坊的活動內容,除了附上一個教習劇場的劇本《承諾滿袋》之外,也添加了幾篇國內戲劇學者的觀察與省思文章。這本書的出版有兩個意義:為當時正要推動的「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提供了國外案例,以及為「教習劇場」的中譯正名,蔡奇璋在該書導論裡花了一些篇幅理析了Theatre in Education的內涵,再從單兵基本教練的軍訓課程裡,找到「教習」這個術語,來指稱此類戲劇活動,煞費苦心。該書的出版造成應用劇場界(Applied Theatre)不小的轟動,此後,其它出版社的相關類書才越來越多。
除了譯介之外,我所企劃的「劇場風景」也很重視本地的創作與論述,這些專書包括林偉瑜的《當代台灣社區劇場》(由其碩士論文改寫而成,很難得地論及數個當時「外台北」的重要劇團,那是多少田野調查的工夫所累積出來的成績)、鍾喬的《魔幻帳篷》(收錄鍾喬那幾年所創作的帳篷劇本),以及馮翊綱和宋少卿合著的《這一本,瓦舍說相聲》和《第二本,瓦舍說相聲》(這兩本書收錄了相聲瓦舍的多個劇本;後來該團的劇本才轉往聯合文學出版)。
總編看我把這套「劇場風景」搞得有聲有色,不斷地提醒我,也要朝教科書的企劃方向多想想,許多大學的通識教育中心都開設有「藝術概論」、「戲劇概論」或「表演藝術概論」的課程,希望我可以規劃幾本這樣子的書,畢竟揚智出版社的經濟基礎還是以大專院校的教科用書為最大宗的。總算,在我離職前,催生了《劇場概論與欣賞》(Everything about Theatre)一書的翻譯與出版,原著是Robert L. Lee,譯者是現為行為藝術家的葉子啟。
原本我還規劃了劇本分析與創作、劇場行政與管理、導演學、戲劇批評、日本戰後前衛劇場、身體論等學科主題式的劇場教科書,幾本關於當代台灣劇團研究的碩士論文改寫出版,還有奧古斯都‧波瓦《給演員與非演員的遊戲》(Games for Actors and Non-Actors)以及尤金‧巴巴《劇場人類學辭典》(Dictionary of Theatre Anthropology)的翻譯出版等等,雄心壯志不可謂不大,只是我在2000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前,被延攬回母校專任教職至今,因而壯志未酬。所幸,專題式的當代劇場思潮類書,有黑眼睛文化的「劇場手邊書」系列接手;賴淑雅今年內就會將《給演員與非演員的遊戲》一書譯成出版,並將以三個月的時間,將書中的「遊戲」以工作坊的方式,操作一遍;北藝大戲劇學院也將譯出《劇場人類學辭典》,列為卓越計劃之一;至於台灣劇團的研究與出版,也相形多了,劇團本身也越來越會結合學界進行自我論述;這幾年,也可以看得到書林出版社有比較多本土學者的戲劇論著,而不再只是經典劇本翻譯;至於經典劇本翻譯,則有聯經出版社的「聯經經典」為繼起之秀,除了翻譯,裡頭的研究論述也多頗具份量;當代劇場脈動的紀錄與譯介出版,有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和表演藝術雜誌異軍突起,這其實也是拜總編黎家齊曾經擔任過時報出版社企劃主任之賜。
回首我在揚智出版社的那兩年「劇場風景」,密集地催生了十本左右的劇場書,幾乎每一本都擲地有聲,如此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無所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