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0 17:12:50于善祿

評差事劇團《江湖在哪裡?》

時間:2010年9月16日,週四19:30

地點: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藝術廣場特設帳篷

演出:差事劇團《江湖在哪裡?》

 

就形式和內容而言,均延續編導鍾喬長期以來的創作特色,像是對於臺灣社會底層與邊緣民眾處境與歷史的關注,對於全球化跨國資本主義的強力批判,對於演員「自主稽古」的編作,對於帳篷劇場與敘述劇場的形式使用,以及對於魔幻寫實風格的藝術選擇等等,大都已經成為鍾喬與其核心創作成員的品牌形象;如果說每次觀賞都還有所期待的話,那無非是內容與主題的選定,以及帳篷形式的變化與應用。

 

這次的作品從作家吳音寧的《江湖在哪裡?》出發,包括讀書會、自主稽古、巡迴演出等一系列的過程,不斷地演出、修訂、再演出、再修訂,以劇場做為再現社會現實的冷漠與荒謬,尤其聚焦省思臺灣農業面對現代化的挑戰、妥協與不放棄,民以食為天,從這個基礎出發,更能夠讓人有切身感受,稻米文化在當代文化政治情境中的異化景況,已經嚴重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創作者們以批判與諷刺的姿態對此表層現象及深層結構提出控訴,在那些演員聲嘶力竭的身形之下,是一份對於這片土地與歷史的沉重記憶,好幾位演員都在這樣的創作演出過程當中,喚回兒時與少年時期對於家鄉的情感愁緒。最後,再一如往常地,以一曲眾聲合唱來宣泄這所有的情感糾結;帳篷外的火苗(有時會是火堆),則讓人依舊在黑暗中燃起一絲希望。

 

不論什麼身分、性別、階級的角色,都說著同一種詩意盎然的臺詞,詞意當下雖然不一定完全能夠掌握,但卻還是能夠捕捉到一堆鍾喬文字創作經常出現的關鍵詞:記憶、病毒、基因、靈魂、墳場、戰爭、想像、身體、慾望、消費……,聽久了,竟也成為某種詩韻的語符,甚或是意象的港灣,不管作品主題往何處漂泊,都令我有種安然返港的沉穩感。

 

選擇在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的藝術廣場搭建這座特製的帳篷,並運用了廣場邊既有的無障礙斜坡走道,讓臨時的、密集群體勞動的、游擊的、半開半閉的帳篷,像是個寄居的肉瘤,寄生在流行消費文化的區域邊緣,這種既在又不在的「寄生性」,某種程度也象徵了城市病癥的蘊積,恰恰提供了「邊緣發聲」的可能縫隙,在城市的喧囂當中,展現左翼劇場的孤獨聲影。

 

鍾喬歷來所編導的帳篷劇,約莫都有十名左右的角色,這些角色就像死而復生的靈魂一般,進出遊盪在帳篷內外,輪番上陣,訴說著自己的過往記憶,或尋找自己失落的記憶,或時間停格在生命的某一片刻,或情感滯積在某個環節,在本劇中,有失去家園和記憶的流浪漢「絕處」,有被權力所役使的小人物「鬼針草」和「浮萍」,有被權力槍殺的冤魂「巴克利」,有被暴力操控的幻影殺手「烏有」等等,經由服裝造型與演員詮釋之後,多半都是形象鮮明但性格不再有所發展與改變,我們宛如看到的是角色的展示,而非角色的演示。

 

演員最大的挑戰之一,可能是以沒有配戴麥克風的原本肉聲,來對抗現場環境音與音樂音效的存在與壓迫,「聲嘶力竭」自然成了帳篷劇表演的獨特美學,其背後甚至隱含了一層存在主義式的哲學意涵與身體文化,聲音(角色、演員、人們、農民……)為了生存而抗爭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