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8 17:32:25于善祿
評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1895開城門》
時間:2009年10月10日,下午3點半至5點
地點:臺南市立忠義國小武德殿
演出: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1895開城門》
來臺南多次,這次演出活動的空間「武德殿」我是第一次造訪,它座落在華燈藝術中心的對面、孔廟的隔壁,以前經過這附近的時候,總是鐵板圍籬隔起來的印象,不太知道圍籬的另一面到底是什麼、在幹什麼,這次再來,才發現這裡整個形成一個開放空間的歷史文化園區。演出在武德殿的二樓大廳,上了一個木造樓梯之後,豁然開朗,整個空間非常寬敞,差不多比一個籃球場再大些,挑高建築,以金屬樑架支撐著古蹟的屋頂,四周的窗戶和門廊完全可以看到外界景物,穿透性高,完全沒有空間的壓迫感,甚至不覺得此刻正在古蹟內部。
由於演出內容主要是以國小高年級甚至是國中一年級為設計對象,觀眾很快地就被分為兩個組別:一個就是前述這個年級(年齡)範疇裡的學生【以下簡稱「參與者」】,另一個則是這個年級(年齡)範疇外的觀眾,包括了大部分的成人觀眾(有許多就是那些學生的家長)和國小中低年級以下的兒童觀眾【以下統稱「觀察者」】,顧名思義,參與者才是今天這場教習劇場(theatre-in-education)演出活動的主體,而觀查者只能坐在一定的距離之外,旁觀全程演出活動的進行。值得注意的是,參與者並非來自同一個團體(比如學校班級或社團組織),而是個別事先向演出單位報名預約,到了現場才和其他報名者一起參與,所以在團體動力、氣氛冷熱、意見表達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混雜性,對編導、引導者(joker)和演教員(actor-teacher),可能會是高度的挑戰。
演出活動的內容,在描寫1895年甲午戰敗,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軍隊即將來接收城鎮的歷史情境,透過教習劇場的幾種技巧,試圖將參與者引入這樣的情境裡,希望他們能夠歷史地感同身受,想像與經歷彼等的歷史事件,並試著站在故事人物的立場,去思索一些問題,或做一些抉擇。接下來,我從幾個角度提出我的觀察──
關於引導者(張懿茹擔任)的操作實況,聲音宏量,說明、示範清楚,並把參與者的意見重述一遍,這點做得很明確;不過,引導者表現得有點強勢,對於參與者而言,似乎教導者的口氣多過於引導者,在聽覺上讓人感到有壓力,欠缺一些邀請(invitation)與友善(friendliness)。再加上這群來歷紛雜的混齡參與者,一開始有較多的顧慮(像是:被人觀看、缺乏私密性與安全感、缺乏自信心、對其他參與者的陌生與害羞、對教習劇場形式的陌生等),這些都可能影響教習互動的結果;所幸隨著演出活動的持續進行,很快地,參與者漸漸瞭解這個形式的進行,對戲劇情境也有較多的涉入,主動表達意見的人數與頻率也漸次升高。
關於最開始的暖身遊戲「靜象劇面」(image theatre),我特地在觀察參與者的肢體展現的可能性,但不管引導者給什麼樣的指令,很大部分的參與者肢體都是比較僵硬的,從觀查者的角度只能看到參與者的背面,幾乎看不到太戲劇性的靜象,只不知正面的表情、手勢又是什麼樣的光景。我有時候在想,會不會是現在的年輕世代,身體早就被電腦、影像、傳媒扁平化與虛浮化,只剩眼球和手指還有點功能性,其餘部分的能動性與靈動性均已退化或僵化;不過再進一步思考,也很有可能是大多數的參與者並未有肢體開發的相關經驗,彼此之間也還存有大量的陌生感,因此造成看起來僵直呆板的身體「背」景(希望「前」景有點可看性)。
另外,參與者在互動當中所提出的感受與反應,可能是因為「知訊」(knowledge & information)能力還不夠豐富,聽起來總覺得在某些侷限範疇內;我想倘若可以搭配前置教案的規劃,或者歷史博物館情境的帶引,然後再實施這個教習演出,甚至還有最重要的後續追蹤,如此才有可能讓參與者獲得較為完整的歷史情境經驗及教育,畢竟「教育」(cultivation)是需要「培養」(cultivate)的,情境培養教化是較為有效的方法。事後和編導許瑞芳聊天瞭解到,原本演出活動的確要搭配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展覽活動,讓假日的親子「自然地」參觀展覽,並「自然地」參與教習劇場,不管是先看展覽再參與教習,或先參與教習再看展覽,應該都能達到更大更佳的效果,這應該也是這次計劃的初衷,只可惜展覽似乎延期了,這次無法搭上教習。
關於參與者的意見表達或抉擇,我還有一項觀察。由於參與者在幾次不同的意見表達時刻,都代表或扮演了不同角色,可能有些人先前的意見或抉擇,到後來有了完全相反的轉變,這部份轉變的原因我覺得非常重要,只可惜到了活動最後才觸及這個問題,一方面參與者說話的聲音實在太小聲,另方面不知是否活動的時間已屆,總覺有點草草結束,我沒有從參與者或引導者身上得到清楚的訊息(關於轉變的原因),又是一項可惜。
地點:臺南市立忠義國小武德殿
演出: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1895開城門》
來臺南多次,這次演出活動的空間「武德殿」我是第一次造訪,它座落在華燈藝術中心的對面、孔廟的隔壁,以前經過這附近的時候,總是鐵板圍籬隔起來的印象,不太知道圍籬的另一面到底是什麼、在幹什麼,這次再來,才發現這裡整個形成一個開放空間的歷史文化園區。演出在武德殿的二樓大廳,上了一個木造樓梯之後,豁然開朗,整個空間非常寬敞,差不多比一個籃球場再大些,挑高建築,以金屬樑架支撐著古蹟的屋頂,四周的窗戶和門廊完全可以看到外界景物,穿透性高,完全沒有空間的壓迫感,甚至不覺得此刻正在古蹟內部。
由於演出內容主要是以國小高年級甚至是國中一年級為設計對象,觀眾很快地就被分為兩個組別:一個就是前述這個年級(年齡)範疇裡的學生【以下簡稱「參與者」】,另一個則是這個年級(年齡)範疇外的觀眾,包括了大部分的成人觀眾(有許多就是那些學生的家長)和國小中低年級以下的兒童觀眾【以下統稱「觀察者」】,顧名思義,參與者才是今天這場教習劇場(theatre-in-education)演出活動的主體,而觀查者只能坐在一定的距離之外,旁觀全程演出活動的進行。值得注意的是,參與者並非來自同一個團體(比如學校班級或社團組織),而是個別事先向演出單位報名預約,到了現場才和其他報名者一起參與,所以在團體動力、氣氛冷熱、意見表達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混雜性,對編導、引導者(joker)和演教員(actor-teacher),可能會是高度的挑戰。
演出活動的內容,在描寫1895年甲午戰敗,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軍隊即將來接收城鎮的歷史情境,透過教習劇場的幾種技巧,試圖將參與者引入這樣的情境裡,希望他們能夠歷史地感同身受,想像與經歷彼等的歷史事件,並試著站在故事人物的立場,去思索一些問題,或做一些抉擇。接下來,我從幾個角度提出我的觀察──
關於引導者(張懿茹擔任)的操作實況,聲音宏量,說明、示範清楚,並把參與者的意見重述一遍,這點做得很明確;不過,引導者表現得有點強勢,對於參與者而言,似乎教導者的口氣多過於引導者,在聽覺上讓人感到有壓力,欠缺一些邀請(invitation)與友善(friendliness)。再加上這群來歷紛雜的混齡參與者,一開始有較多的顧慮(像是:被人觀看、缺乏私密性與安全感、缺乏自信心、對其他參與者的陌生與害羞、對教習劇場形式的陌生等),這些都可能影響教習互動的結果;所幸隨著演出活動的持續進行,很快地,參與者漸漸瞭解這個形式的進行,對戲劇情境也有較多的涉入,主動表達意見的人數與頻率也漸次升高。
關於最開始的暖身遊戲「靜象劇面」(image theatre),我特地在觀察參與者的肢體展現的可能性,但不管引導者給什麼樣的指令,很大部分的參與者肢體都是比較僵硬的,從觀查者的角度只能看到參與者的背面,幾乎看不到太戲劇性的靜象,只不知正面的表情、手勢又是什麼樣的光景。我有時候在想,會不會是現在的年輕世代,身體早就被電腦、影像、傳媒扁平化與虛浮化,只剩眼球和手指還有點功能性,其餘部分的能動性與靈動性均已退化或僵化;不過再進一步思考,也很有可能是大多數的參與者並未有肢體開發的相關經驗,彼此之間也還存有大量的陌生感,因此造成看起來僵直呆板的身體「背」景(希望「前」景有點可看性)。
另外,參與者在互動當中所提出的感受與反應,可能是因為「知訊」(knowledge & information)能力還不夠豐富,聽起來總覺得在某些侷限範疇內;我想倘若可以搭配前置教案的規劃,或者歷史博物館情境的帶引,然後再實施這個教習演出,甚至還有最重要的後續追蹤,如此才有可能讓參與者獲得較為完整的歷史情境經驗及教育,畢竟「教育」(cultivation)是需要「培養」(cultivate)的,情境培養教化是較為有效的方法。事後和編導許瑞芳聊天瞭解到,原本演出活動的確要搭配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展覽活動,讓假日的親子「自然地」參觀展覽,並「自然地」參與教習劇場,不管是先看展覽再參與教習,或先參與教習再看展覽,應該都能達到更大更佳的效果,這應該也是這次計劃的初衷,只可惜展覽似乎延期了,這次無法搭上教習。
關於參與者的意見表達或抉擇,我還有一項觀察。由於參與者在幾次不同的意見表達時刻,都代表或扮演了不同角色,可能有些人先前的意見或抉擇,到後來有了完全相反的轉變,這部份轉變的原因我覺得非常重要,只可惜到了活動最後才觸及這個問題,一方面參與者說話的聲音實在太小聲,另方面不知是否活動的時間已屆,總覺有點草草結束,我沒有從參與者或引導者身上得到清楚的訊息(關於轉變的原因),又是一項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