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6 14:53:28于善祿

評栢優座《水滸‧誰唬》



時間:2009724,週五19:30

地點:華山創意文化園區中5

演出:栢優座《水滸‧誰唬》

 

原書回數本來就多,想要在兩個多鐘頭的時間裡,抓住全書大要,提點重要人物與故事情節,著實不易,栢優座基本上辦到了,而且隨著場次的推展,重要人物不斷地登台,戲劇效果在中場休息之後,是節節上揚,謝幕獲得了滿堂彩。上半場戲劇效果與戲味不彰的主要原因,想是在於每一個場段之中,戲味出來得慢,力道較溫,俠義不太俠義,江湖不太江湖,總覺少了那分豪爽味。故事主軸以王倫、林沖、晁蓋、宋江四位與梁山泊第一把交椅有關的角色來貫串,四人的脾性、際遇、胸襟各不相同,所造成的梁山泊好漢的整體命運當然也就不一樣,江湖中也有政治,而且在「義氣」與「替天行道」竉罩之下,其實各人也都是滿腹算計、心酸或有志難伸,一切以大義為重,這是男人江湖世界的社交儀態行止,某種壓抑下的妥協。刪減、濃縮、改編之後的《水滸‧誰唬》,同樣留下了關於在朝為官、在野為盜、忠義抉擇、招安、替天行道等複雜的辯證省思,令人盪氣迴腸,不免百般無奈與噓唏。

 

在華山中五館偌大的空間裡,以平台、白幕、少許的水墨樹枝、水池、蘆葦、斜坡等,構築了表演所需的空間,運用京劇寫意、抽象、幻景的表演美學原則,這樣的空間竟也可以變換出幾十個故事情節所需的場景,不管是群戲、打鬥、法場、追趕、客棧、水泊、聚義廳等,都可信手捻來,相當靈活機巧。

 

舞台用色雖然較為素白,但是卻留給服裝、造型、燈光在用色上非常大的揮灑空間,從主角到小兵,每一位角色的服裝、造型、梳化妝,均剪裁合度,亦符合角色性格特徵甚至是江湖渾號,原來的小說人物,便一個個地活跳了起來。燈光和音樂等舞台設計部門也不遑多讓,寫意、乾淨、俐落、合情、適度,甚至連字幕,除了吟唱詞之外,也適時打出欲強調的台詞,多有警世惕厲的味道,和屏風表演班經常的做法有點類似(這個製作團對有些成員和屏風表演班有深厚的關係)。

 

演出人員眾多,約莫二十位,多具有京劇表演的功底,卻又能融入此番類似古語話劇的表演,語言有原章回白話小說的宋代味、江湖味與俠義味,表演文戲與武戲也多無太大尷尬,尤其武戲,大量借用京戲武舞的身段,場面算是好看。

 

較為可惜的就是戲劇節奏的掌握和調整,以及演員對角色情感的拿捏與收放,應該可以再多加強。

 

可能有點企圖心過大,想要在極短的時間裡,表現某一個完整水滸故事的側面,建議可以再減少一些敘事場面,再多一些舞台畫面的設計(如盧俊義的幾個片段,意象性就很高,戲劇力量也很強勁),可能會使戲的節奏不會只有停留在趕情節或交待情節上,而是更能勻出一些喘息的時間,這也比較能跟寫意的舞台設計搭合。

 

我可能從大學之後,就再也沒機會如此這般地回味水滸故事了,這戲基本上帶我重拾當年讀七十一回本水滸傳的許多印象,這種感覺是愉悅的,畢竟我完全不瞭解水滸線上遊戲是怎麼一回事,也沒有完整看過大陸所拍製的水滸古裝連續劇,許多感動,還是留在最初的閱讀過程當中。

Rick 2009-08-14 03:45:17

謝謝老師呀

于善祿 2009-08-01 10:25:53

沒問題
請轉貼

蘇烙 2009-07-28 20:05:51

謝謝老師來看戲!文章可以借轉栢優座部落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