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7 04:25:25于善祿

評財團法人跨界文教基金會《性╱別教育:不安的沉靜》


時間:2007年5月23日,週三15:00-17:00
地點: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時間:2007年5月30日,週三10:00-12:00
地點:台北市北投溫泉博物館
演出:財團法人跨界文教基金會《性╱別教育:不安的沉靜》
計劃主持人:容淑華
演員:李筆美、林靜儀、鄒煦棻、陳淑慧、葉威志、李前泉、胡哲誠、余佩真
劇本:容淑華暨全體演員共同創作

這是繼2005年底,在台北醫學院參與觀察跨界文教基金會進行教育劇場《生命教育II:基因魔法》以來,我第二次對該系列計劃的參與觀察,上次討論的是基因、生活與生命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性╱別教育:不安的沉靜》則鎖定性別教育、同性戀與家庭之間的關係。

故事主要有兩個核心,一個是葉子嘉(李筆美飾)和林巧巧的高中姊妹情誼,葉子嘉隨著結婚生兒育女之後早已淡忘,但是移民美國三十八年突然返台的林巧巧卻仍耿耿於懷,約了葉子嘉出來見面,又擾動了彼此的心弦。另一個故事的核心則環繞在夏家的女兒夏彤(余佩真飾)的女同傾向,她希望可以和愛人鄧芸結婚,也希望哥哥夏安可以幫她說服父母夏和濟與葉子嘉。對這一切,夏和濟自認為從來都為家裡在外打拼,為什麼會換來這樣的結果;夏安夾在妹妹和父母之間,左右為難;葉子嘉夾在家庭責任與林巧巧之間,同樣輾轉反側。

故事在敘述的過程當中,分別以這四個夏家的成員來訴說,再現這個家庭的成員關係與各自的問題,但基本上每個成員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待這個家庭的,同樣,也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待自我與他人的問題。透過這樣的方式,慢慢地在觀眾的心裡建立起各自的角色形象,與所遭遇到的窘境,這當然都是替後來的「坐針氈」(hot seating)與「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提供資料背景(關於這兩個技巧,可參閱我的新書《波瓦軍械庫: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此處不贅)。

在這次的論壇劇場中,主要由陳淑慧來擔任主持暨協調者「丑客」(joker),她的神態、手勢和語氣似乎都太強烈了,有一點點缺乏耐性,態度和口氣似乎都有些衝,也有一點點場控不佳,這可能多多少少會影響到參與者的意願。而在最後「坐針氈」問答的時候,李筆美所飾演的葉子嘉,也幾乎從頭到尾都一直沉浸在角色的性格與神態中,相較於其他半在角色半在自我的演員來說,卻又顯得有點做作,讓人感覺不是很舒服。

這個故事並不太具有說服力,主要的癥結點在於相隔三十八年的葉子嘉和林巧巧,深藏在心中的高中姐妹類女同的絲絲情誼,還能夠有那麼強烈嗎?三十年左右的婚姻(長子夏安已二十五歲)還不足以讓葉子嘉斷然地切割與林巧巧的偶斷絲連嗎?至於小妹夏彤的性向選擇與愛情堅持,則比較沒有邏輯上的問題,只有實際社會認同的問題,所以這部分的討論對談也比較積極、有所焦點。

坐針氈結束之後,丑客也引導參與者分組,針對故事中所呈現出來的問題與解決方案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重點羅列在白報紙上,然後請各組派代表上台做簡報。這次的演出總共有六、七個場次,時間和地點都不太一樣,大致包括了差事劇團、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景美教會、台北市北投溫泉博物館、文山社區大學(木柵國中)等,我參與觀察的是5月23日和30日,23日參與者的主體是台北市立體育學院的學生,30日參與者的主體有北投社區民眾和我帶去的北藝大戲劇系學生,三個團體所表現出來的性別保守與開放的程度都不太一樣,其中以北藝大戲劇系學生最為開放,體育學院的學生最為保守,這或許也呈現了校風、系風與學科生態的差異,甚是有趣,也值得細究。而相對於北藝大戲劇系學生的活潑熱情與觀念開放,這次的《性╱別教育:不安的沉靜》其議題為「認識性╱別教育,尊重同性戀」,這議題當然是符合政治正確性的,但是故事的鋪陳與議題的埋藏技巧,有點粗淺,也有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