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0 11:14:49于善祿
魔幻寫實的黑色喜劇──評鬼娃株式會社劇團《惡了》
時間:2006年3月3日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幽竹廳
團體:鬼娃株式會社劇團
演出:《惡了》
台北國際藝術村的幽竹廳是個長、寬差距不大的矩形空間,平常多半是舉辦講座、記者會、或提供表演團體排練的空間,若想要在這裡搬演一齣戲,那大概只有兩種做法:一是去租用專業、昂貴的燈光、音效設備,一是克難地用些簡單的鹵素燈,再利用原有的音效設備,這次在這裡演出《惡了》的鬼娃株式會社劇團選擇了第二種方法,這是一個很年輕也很新的劇團,但是作品的完成度已經很高了,導演與演員的戲劇節奏掌握得相當不錯,雖然台北國際藝術村幽竹廳不利於戲劇演出,雖然燈光的設計與執行相當克難,但是並不妨礙整齣戲所要表達的意念,是個令人期待的嶄新團體。
這齣戲的氛圍有點詭異,一個五口之家(父、母、姊、兄、妹),從事著所謂「人類命運工程」的接案工作,父親、姊姊、哥哥、妹妹分別各司其職──「父親負責基本設定,姊姊負責硬體環境,哥哥負責軟體環境,妹妹負責機運安排」,而母親則是料理三餐的家庭主婦,但是三餐的菜色卻愈來愈貧乏,最後不但餐桌上空空如也,母親似乎也離家而去,偏偏又在此時,子女發現父親似乎染有外遇,於是這家人的關係漸漸變成相互攻訐與猜忌,最後更導致哥哥勒死了父親的慘劇。
在角色的安排上,母親是缺席卻又無所不在的,這一系列的劇情推展主要也是從母親被誤認為離家出走而逐步展開的;其餘的四名角色,也都在台詞的對應與襯托之下,顯得性格鮮明:父親操著非常草根味的道地台語,把「國罵」當口語助詞來用,脾氣火爆;姊姊也是性格剛烈,常常與父親發生口角,但也因為「恨父」、「反男」情結,所以結交了一位要好的女性朋友;哥哥經常扮演家中爭吵的和事佬,看似息事寧人的乖乖牌,但是最後下手勒死父親卻是他;妹妹則是個小迷糊,關於愛情的事,父親則是以哥哥(女友住得太遠)和姊姊(父親以為的「男友」沒有優渥的收入)的例子來告誡她。
主要的場景只有家中飯廳與所謂的「生活工廠」,其間以一個走道相連通,在幽竹廳的矩形空間裡,這兩個場景正好佔去矩形的兩個對角區域,剩下來的兩個三角形空間則屬於觀眾席區。這似乎令人聯想到西方工業革命之後的「家即工廠」,生活與工作沒有區隔,工時超長,人在啟蒙之後的個性,卻很快地就在這樣的機械化量產工作情境之中被「規格化」、「均質化」、「標籤化」了。這也反應在《惡了》這齣戲裡頭,哥哥為了安慰父親,而讓姊姊和妹妹去負責原本是四個人分工合作的「輸送帶」式的工作,一人難兼二職,而搞得工作進度與節奏大亂。
這是一齣具有魔幻寫實風格的黑色喜劇,演員經由數月的「集體創作」過程,默契十足,演技自然寫實,平易近人,不但不斷引來笑聲,在處理家庭親子之間的感情橋段時,觀眾席也傳來幾許啜泣聲,雖然戲劇節奏緊湊,但卻提供了一些令人內在深省喘息的空間;另外,台詞的語言充滿對於台灣時局的諷刺,也將這齣戲的格局拉大了。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幽竹廳
團體:鬼娃株式會社劇團
演出:《惡了》
台北國際藝術村的幽竹廳是個長、寬差距不大的矩形空間,平常多半是舉辦講座、記者會、或提供表演團體排練的空間,若想要在這裡搬演一齣戲,那大概只有兩種做法:一是去租用專業、昂貴的燈光、音效設備,一是克難地用些簡單的鹵素燈,再利用原有的音效設備,這次在這裡演出《惡了》的鬼娃株式會社劇團選擇了第二種方法,這是一個很年輕也很新的劇團,但是作品的完成度已經很高了,導演與演員的戲劇節奏掌握得相當不錯,雖然台北國際藝術村幽竹廳不利於戲劇演出,雖然燈光的設計與執行相當克難,但是並不妨礙整齣戲所要表達的意念,是個令人期待的嶄新團體。
這齣戲的氛圍有點詭異,一個五口之家(父、母、姊、兄、妹),從事著所謂「人類命運工程」的接案工作,父親、姊姊、哥哥、妹妹分別各司其職──「父親負責基本設定,姊姊負責硬體環境,哥哥負責軟體環境,妹妹負責機運安排」,而母親則是料理三餐的家庭主婦,但是三餐的菜色卻愈來愈貧乏,最後不但餐桌上空空如也,母親似乎也離家而去,偏偏又在此時,子女發現父親似乎染有外遇,於是這家人的關係漸漸變成相互攻訐與猜忌,最後更導致哥哥勒死了父親的慘劇。
在角色的安排上,母親是缺席卻又無所不在的,這一系列的劇情推展主要也是從母親被誤認為離家出走而逐步展開的;其餘的四名角色,也都在台詞的對應與襯托之下,顯得性格鮮明:父親操著非常草根味的道地台語,把「國罵」當口語助詞來用,脾氣火爆;姊姊也是性格剛烈,常常與父親發生口角,但也因為「恨父」、「反男」情結,所以結交了一位要好的女性朋友;哥哥經常扮演家中爭吵的和事佬,看似息事寧人的乖乖牌,但是最後下手勒死父親卻是他;妹妹則是個小迷糊,關於愛情的事,父親則是以哥哥(女友住得太遠)和姊姊(父親以為的「男友」沒有優渥的收入)的例子來告誡她。
主要的場景只有家中飯廳與所謂的「生活工廠」,其間以一個走道相連通,在幽竹廳的矩形空間裡,這兩個場景正好佔去矩形的兩個對角區域,剩下來的兩個三角形空間則屬於觀眾席區。這似乎令人聯想到西方工業革命之後的「家即工廠」,生活與工作沒有區隔,工時超長,人在啟蒙之後的個性,卻很快地就在這樣的機械化量產工作情境之中被「規格化」、「均質化」、「標籤化」了。這也反應在《惡了》這齣戲裡頭,哥哥為了安慰父親,而讓姊姊和妹妹去負責原本是四個人分工合作的「輸送帶」式的工作,一人難兼二職,而搞得工作進度與節奏大亂。
這是一齣具有魔幻寫實風格的黑色喜劇,演員經由數月的「集體創作」過程,默契十足,演技自然寫實,平易近人,不但不斷引來笑聲,在處理家庭親子之間的感情橋段時,觀眾席也傳來幾許啜泣聲,雖然戲劇節奏緊湊,但卻提供了一些令人內在深省喘息的空間;另外,台詞的語言充滿對於台灣時局的諷刺,也將這齣戲的格局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