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20 03:30:48于善祿
不起勁的胡撇仔──評金枝演社的《玉梅與天來》
時間:2004年11月18日
地點:藝術教育館
團體:金枝演社
演出:《玉梅與天來》
從《台灣女俠白小蘭》,到《可愛冤仇人》、《羅密歐與茱麗葉》,再到《玉梅與天來》,終於找到金枝演社的「胡撇仔戲」系列讓人看得不太起勁的原因了,從戶外露天演出轉為室內舞台演出的空間轉換只是原因之一(失去了幾分野味),現場文武場的消失才是主要原因。還記得三度在不同的場地(二重疏洪道的流動夜市、關渡宮、西門町)觀賞《台灣女俠白小蘭》的經驗,文武場不但扮演著帶動劇情節奏的重要角色,也讓換場、換裝、空台、等待、……不致於有冷場的尷尬,現場文武場具有活化演出(尤其是胡撇仔戲)的功效,難怪該戲讓人看了還想再看,各地的邀約演出也持續不斷。
可是從《可愛冤仇人》之後,金枝演社的胡撇仔戲其音樂都已經改成了預錄好的音樂帶,即使偶爾有演員的現場演唱,但力道總是小了許多,戲劇節奏的緊湊感也鬆垮了許多;我嘗試著去思索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是現場文武場的人事費用亦不低(劇團製作預算有限),且平常的「響排」肯定會花費更多的心力;如何在創意、經費預算、與演出效果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狀態,可能是金枝演社往後在繼續從事胡撇仔戲的全新創作時,所不得不面對的核心課題,尤其是當該團假設欲以新編胡撇仔戲做為創作展演的主軸的話。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金枝演社的胡撇仔戲系列在視覺元素與表演形式的挪用手法是飽滿的,也可以算是成功的,但聽覺的創意與統籌還無法匹配,有待加強。這次雖然花了很多力氣找來幾位資深音樂創作人參與(郝志亮、陳茂富、李宜蒼、李常磊),但當音樂從喇叭音響傳出的時候,活力頓時少了許多,無法像現場文武場那樣可以有活潑的互動。
視覺元素的大混血一直是金枝演社胡撇仔戲的最大特色,不管是在道具、佈景的彩繪與製作上,或是角色造型的設計上,可以打破時空而並置凝縮在一起,倘有突兀,是為了要吸引觀眾的注意,雖然誇張,氣氛熱鬧就好。這次的角色造型至少就有來自線上遊戲、霹靂布袋戲、日本浪人、酒家女郎、立法委員等。甚至還有吳朋奉所扮演的阿才,看起來有點像一九六○年代的嬉皮,而王品果所飾演的愛的寄居蟹,他揹著蟹殼(乍看還以為是銀色翅膀)根本就是愛神邱比特的化身,蟹殼正象徵著甜蜜的家庭,他們一起乘著「戀愛三輪車」(視覺創意應該來自於日本當紅電視節目《戀愛巴士》,在台灣亦頗受歡迎)繼續流浪世界。
不知為何,在看幾段大篇幅的愛情戲的時候,總覺得戲劇的能量與節奏鬆垮垮的,可能是因為劇本在劇情結構的比例上面就不太平均,愛情戲與對立打鬥戲穿插的似乎不夠緊湊,而這個「不緊湊」,可能就是因為前面所提到的文武場缺乏的問題,尤其是常常可以看到男女主角必須被預錄播放的音樂所牽絆住動作及表情,可能是等拍子,也可能是為了合拍子,總之,看起來整體舞台畫面就會走走停停的。
可以看得出來,這次金枝演社的《玉梅與天來》,為了好幾個兩軍對陣的場面,演員們特地去學了許多京劇的打鬥動作與走位,雖然不甚流暢,但還在「胡撇仔戲」的某種「突搥」範疇內,整個看下來還是合乎表演邏輯的;但是不同年資的演員質感,就有待統一了。
所謂的「挪用」(appropriation)、「改編」(adaptation)、「戲擬」(parody)等創作手段,大致都可以在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與金枝演社的《玉梅與天來》看到許多類似的情節安排,像是男女主角分屬對立仇視的兩個陣營、他們的戀情不被祝福、月夜互訴衷情等等,看了都令人覺得熟悉,惟這次編導總算將這樣的故事情節和當下台灣的政治社會現況做了較好(較之於去年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莎士比亞在台北」劇展中所演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而言)的影射,去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其改編的重點似乎放在語言的轉換(從英語到台語)與視覺元素的展現(但似乎看到不少李奧納多迪卡皮歐所主演的電影版《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影子),看不太到重新詮釋的重點何在,此番《玉梅與天來》有了一個雙方和好的結局,點出對立雙方的仇視只起因於兩個自小同窗的朋友的小誤會,說清楚講明白之後,誤會自然冰釋。對於當今台灣政治社會的亂象輕輕點到,也輕輕放下,意思到了就好,畢竟這還是齣愛情戲啊──所謂的「青春胡撇仔」啊!
地點:藝術教育館
團體:金枝演社
演出:《玉梅與天來》
從《台灣女俠白小蘭》,到《可愛冤仇人》、《羅密歐與茱麗葉》,再到《玉梅與天來》,終於找到金枝演社的「胡撇仔戲」系列讓人看得不太起勁的原因了,從戶外露天演出轉為室內舞台演出的空間轉換只是原因之一(失去了幾分野味),現場文武場的消失才是主要原因。還記得三度在不同的場地(二重疏洪道的流動夜市、關渡宮、西門町)觀賞《台灣女俠白小蘭》的經驗,文武場不但扮演著帶動劇情節奏的重要角色,也讓換場、換裝、空台、等待、……不致於有冷場的尷尬,現場文武場具有活化演出(尤其是胡撇仔戲)的功效,難怪該戲讓人看了還想再看,各地的邀約演出也持續不斷。
可是從《可愛冤仇人》之後,金枝演社的胡撇仔戲其音樂都已經改成了預錄好的音樂帶,即使偶爾有演員的現場演唱,但力道總是小了許多,戲劇節奏的緊湊感也鬆垮了許多;我嘗試著去思索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是現場文武場的人事費用亦不低(劇團製作預算有限),且平常的「響排」肯定會花費更多的心力;如何在創意、經費預算、與演出效果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狀態,可能是金枝演社往後在繼續從事胡撇仔戲的全新創作時,所不得不面對的核心課題,尤其是當該團假設欲以新編胡撇仔戲做為創作展演的主軸的話。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金枝演社的胡撇仔戲系列在視覺元素與表演形式的挪用手法是飽滿的,也可以算是成功的,但聽覺的創意與統籌還無法匹配,有待加強。這次雖然花了很多力氣找來幾位資深音樂創作人參與(郝志亮、陳茂富、李宜蒼、李常磊),但當音樂從喇叭音響傳出的時候,活力頓時少了許多,無法像現場文武場那樣可以有活潑的互動。
視覺元素的大混血一直是金枝演社胡撇仔戲的最大特色,不管是在道具、佈景的彩繪與製作上,或是角色造型的設計上,可以打破時空而並置凝縮在一起,倘有突兀,是為了要吸引觀眾的注意,雖然誇張,氣氛熱鬧就好。這次的角色造型至少就有來自線上遊戲、霹靂布袋戲、日本浪人、酒家女郎、立法委員等。甚至還有吳朋奉所扮演的阿才,看起來有點像一九六○年代的嬉皮,而王品果所飾演的愛的寄居蟹,他揹著蟹殼(乍看還以為是銀色翅膀)根本就是愛神邱比特的化身,蟹殼正象徵著甜蜜的家庭,他們一起乘著「戀愛三輪車」(視覺創意應該來自於日本當紅電視節目《戀愛巴士》,在台灣亦頗受歡迎)繼續流浪世界。
不知為何,在看幾段大篇幅的愛情戲的時候,總覺得戲劇的能量與節奏鬆垮垮的,可能是因為劇本在劇情結構的比例上面就不太平均,愛情戲與對立打鬥戲穿插的似乎不夠緊湊,而這個「不緊湊」,可能就是因為前面所提到的文武場缺乏的問題,尤其是常常可以看到男女主角必須被預錄播放的音樂所牽絆住動作及表情,可能是等拍子,也可能是為了合拍子,總之,看起來整體舞台畫面就會走走停停的。
可以看得出來,這次金枝演社的《玉梅與天來》,為了好幾個兩軍對陣的場面,演員們特地去學了許多京劇的打鬥動作與走位,雖然不甚流暢,但還在「胡撇仔戲」的某種「突搥」範疇內,整個看下來還是合乎表演邏輯的;但是不同年資的演員質感,就有待統一了。
所謂的「挪用」(appropriation)、「改編」(adaptation)、「戲擬」(parody)等創作手段,大致都可以在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與金枝演社的《玉梅與天來》看到許多類似的情節安排,像是男女主角分屬對立仇視的兩個陣營、他們的戀情不被祝福、月夜互訴衷情等等,看了都令人覺得熟悉,惟這次編導總算將這樣的故事情節和當下台灣的政治社會現況做了較好(較之於去年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莎士比亞在台北」劇展中所演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而言)的影射,去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其改編的重點似乎放在語言的轉換(從英語到台語)與視覺元素的展現(但似乎看到不少李奧納多迪卡皮歐所主演的電影版《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影子),看不太到重新詮釋的重點何在,此番《玉梅與天來》有了一個雙方和好的結局,點出對立雙方的仇視只起因於兩個自小同窗的朋友的小誤會,說清楚講明白之後,誤會自然冰釋。對於當今台灣政治社會的亂象輕輕點到,也輕輕放下,意思到了就好,畢竟這還是齣愛情戲啊──所謂的「青春胡撇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