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05 22:59:11于善祿
為尋找台灣的「質報」而感嘆
今天(2004年11月5日,星期五)翻開《中國時報》一看,D8版的文化藝術版又是莫名其妙地只剩下半個版面,下面半個版面賣給了禮坊禮盒做廣告,如果再仔細地閱讀僅剩的半個文化藝術版,大概只有建築藝文記者丁榮生寫得像篇報導,其餘像林彩韻(音樂藝文記者)、賴廷恆(劇場藝文記者)所寫的都只能算是藝文團體所發新聞稿的改寫稿,剩餘的版面再配上四張照片,且加上簡單幾行圖片說明(以取代新聞稿),最後就是右下角有個類似新聞小辭典的「ART大補帖」,藝文的訊息質量均十分淺薄。
我大概是從大學時代開始──確切地說,應該是從《中國時報》有了開卷版以後──固定地訂閱《中國時報》的,一九九○年代初期,該報還曾經企劃過每天半個版面的藝文專題報導,面向廣、有縱深,至今我還依然保留大部分當時的這些剪報,並分門別類收藏,我部分對於當代劇場界的啟蒙,也是從這些資料而來。
但是曾幾何時,所謂「本土化」的意識型態怪獸開始縱橫台灣各個領域之後,《中國時報》的文化藝術版便開始在該報的各落之間流浪、飄移、離散,每每遇到各式選舉或重大新聞,則更是被排除到邊緣角落;尤其到了近一、兩年,該報的文化藝術版被以本文第一段式的處理,頻率越來越高,甚至到最後,我只看丁榮生(建築)和潘罡(音樂)的新聞稿,因為兩人對各自的領域都有一定深厚的素養,只可惜潘罡自考上北藝大的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之後,已慢慢退出寫稿行列,接手的林采韻算是很努力地在寫,但功力仍有待加強。而久久才見稿子上報的賴廷恆,則多半是如前所說的改寫藝文團體所提供的新聞稿,或者是配上一張大大的劇照,然後附以短短的幾行文字,算是目前為止,幾大報的戲劇藝文記者中,我較失望的一位。
回首過往,《中國時報》在解嚴後曾經有過極佳的藝文記者黃金組合:王亞玲(劇場與舞蹈藝文)、李維菁(美術藝文)、陳文芬(出版藝文)、陳希林(藝文政策)、潘罡(音樂藝文)、楊忠衡(音樂藝文)(感謝學弟提醒我應該補上楊忠衡)等,但這些人竟在過去的幾年之間,紛紛地離開或淡出了《中國時報》(偶見陳希林或潘罡的編譯短稿),而該報也是在那之後,文化藝術版開始了頻率頗高的流浪。
我一直很不認同《中國時報》隱隱然將《蘋果日報》的新聞視覺圖像化處理視為假想敵人的想法,尤其是對文化藝術版的縮編處理或圖像化處理,想要藉此拉壟讀者的作法,都似乎太低估了文化藝術版的讀者;一份綜合性的報紙,不見得所有讀者對所有版面都有興趣閱讀,但是會讀文化藝術版的讀者多半會對該版的質與量有所期待,甚至於有所堅持,否則慢慢地也會失去這一類讀者;如此一來,在社會新聞有《蘋果日報》這個大敵、在扒糞新聞有《壹周刊》這個大敵、在報紙規模與閱報率上有《聯合報》與《自由時報》這兩個大敵,倘若在藝文新聞上遠遠不如《民生報》,那我真的不知道《中國時報》還可以有哪些優勢?倘若該報為「因應」當代讀者的閱讀品味與習性(所謂的「輕、薄、短、小、快、視覺化」等),而把該報辦成目前的樣子(本文僅舉文化藝術版為例,其餘版面的問題雖然各有些微不同,但大體相去不遠),認為這種年代不需要「質報」的存在,只要能夠刺激讀者的購買量與訂閱量、提高閱報率就夠了,那麼該報也許看看最近的《聯合報》,積極地與《紐約時報》合作,每周一推出《紐約時報》一周精選報導文章,先不管國際化是否就是美國觀點化或英語化,但就文章選材面向而言,的確有在拓展讀者的國際視野上做努力,總比翻開多數大報的第一落、台灣內部的政治社會新聞就要佔掉十個左右的版面要好得多吧!
前幾天,因為我的《中國時報》訂期似乎已到期,地方的派報社打電話給我,問我要不要續訂,我就問她「妳們派報社裡有沒有《聯合報》?我想要改訂《聯合報》」(因為我考慮到這兩份報紙分屬不同的兩大報系,擔心派報社在作業上會有點困難),我的理由是《中國時報》的文化藝術版已經編得越來越差,我已經看不下去了,幾經協調與溝通之後,搞定,現在每天出現在我家信箱的是《聯合報》,我非常痛苦地揮別了十五年的舊愛,唯一的理由是我仍然在為尋找台灣的「質報」而感嘆,也就是說,《聯合報》倘若哪天也偏離了我的底限,我也會棄它而去──我只能講說,目前的《聯合報》文化藝術版與聯合副刊版,表現地比《中國時報》的文化藝術版與人間副刊版要好(關於兩大報副刊的比較,往後有機會再談)。
附記:《民生報》亦已訂閱多年,該報為目前台灣各大報當中,藝文訊息量最大的一種,有點可惜的是與《聯合報》同屬一個報系,所以常有若干消息,在兩份報紙均看得到,且大同小異;雖不滿意,已可接受。
我大概是從大學時代開始──確切地說,應該是從《中國時報》有了開卷版以後──固定地訂閱《中國時報》的,一九九○年代初期,該報還曾經企劃過每天半個版面的藝文專題報導,面向廣、有縱深,至今我還依然保留大部分當時的這些剪報,並分門別類收藏,我部分對於當代劇場界的啟蒙,也是從這些資料而來。
但是曾幾何時,所謂「本土化」的意識型態怪獸開始縱橫台灣各個領域之後,《中國時報》的文化藝術版便開始在該報的各落之間流浪、飄移、離散,每每遇到各式選舉或重大新聞,則更是被排除到邊緣角落;尤其到了近一、兩年,該報的文化藝術版被以本文第一段式的處理,頻率越來越高,甚至到最後,我只看丁榮生(建築)和潘罡(音樂)的新聞稿,因為兩人對各自的領域都有一定深厚的素養,只可惜潘罡自考上北藝大的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之後,已慢慢退出寫稿行列,接手的林采韻算是很努力地在寫,但功力仍有待加強。而久久才見稿子上報的賴廷恆,則多半是如前所說的改寫藝文團體所提供的新聞稿,或者是配上一張大大的劇照,然後附以短短的幾行文字,算是目前為止,幾大報的戲劇藝文記者中,我較失望的一位。
回首過往,《中國時報》在解嚴後曾經有過極佳的藝文記者黃金組合:王亞玲(劇場與舞蹈藝文)、李維菁(美術藝文)、陳文芬(出版藝文)、陳希林(藝文政策)、潘罡(音樂藝文)、楊忠衡(音樂藝文)(感謝學弟提醒我應該補上楊忠衡)等,但這些人竟在過去的幾年之間,紛紛地離開或淡出了《中國時報》(偶見陳希林或潘罡的編譯短稿),而該報也是在那之後,文化藝術版開始了頻率頗高的流浪。
我一直很不認同《中國時報》隱隱然將《蘋果日報》的新聞視覺圖像化處理視為假想敵人的想法,尤其是對文化藝術版的縮編處理或圖像化處理,想要藉此拉壟讀者的作法,都似乎太低估了文化藝術版的讀者;一份綜合性的報紙,不見得所有讀者對所有版面都有興趣閱讀,但是會讀文化藝術版的讀者多半會對該版的質與量有所期待,甚至於有所堅持,否則慢慢地也會失去這一類讀者;如此一來,在社會新聞有《蘋果日報》這個大敵、在扒糞新聞有《壹周刊》這個大敵、在報紙規模與閱報率上有《聯合報》與《自由時報》這兩個大敵,倘若在藝文新聞上遠遠不如《民生報》,那我真的不知道《中國時報》還可以有哪些優勢?倘若該報為「因應」當代讀者的閱讀品味與習性(所謂的「輕、薄、短、小、快、視覺化」等),而把該報辦成目前的樣子(本文僅舉文化藝術版為例,其餘版面的問題雖然各有些微不同,但大體相去不遠),認為這種年代不需要「質報」的存在,只要能夠刺激讀者的購買量與訂閱量、提高閱報率就夠了,那麼該報也許看看最近的《聯合報》,積極地與《紐約時報》合作,每周一推出《紐約時報》一周精選報導文章,先不管國際化是否就是美國觀點化或英語化,但就文章選材面向而言,的確有在拓展讀者的國際視野上做努力,總比翻開多數大報的第一落、台灣內部的政治社會新聞就要佔掉十個左右的版面要好得多吧!
前幾天,因為我的《中國時報》訂期似乎已到期,地方的派報社打電話給我,問我要不要續訂,我就問她「妳們派報社裡有沒有《聯合報》?我想要改訂《聯合報》」(因為我考慮到這兩份報紙分屬不同的兩大報系,擔心派報社在作業上會有點困難),我的理由是《中國時報》的文化藝術版已經編得越來越差,我已經看不下去了,幾經協調與溝通之後,搞定,現在每天出現在我家信箱的是《聯合報》,我非常痛苦地揮別了十五年的舊愛,唯一的理由是我仍然在為尋找台灣的「質報」而感嘆,也就是說,《聯合報》倘若哪天也偏離了我的底限,我也會棄它而去──我只能講說,目前的《聯合報》文化藝術版與聯合副刊版,表現地比《中國時報》的文化藝術版與人間副刊版要好(關於兩大報副刊的比較,往後有機會再談)。
附記:《民生報》亦已訂閱多年,該報為目前台灣各大報當中,藝文訊息量最大的一種,有點可惜的是與《聯合報》同屬一個報系,所以常有若干消息,在兩份報紙均看得到,且大同小異;雖不滿意,已可接受。
Joscha
2006-11-29 18:46:55
剛剛看到新聞
版主賴以”維生”多年的民生報
也要走入歷史了..........
Eous
2006-11-29 17:59:22
本人並不反對本土化,只是本土化過了頭,就會變成意識型態怪獸。
本人無意在此議題上繼續糾纏,生命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除非有人告訴我藝文版變得更多了、臺灣人的國際視野變得更寬廣了、歷史感更濃厚了......
再講一遍,本人在哀悼的是質報的逐漸消失,今天又關了一家(民生報),明天呢?也許距離只剩下「壹」顆「蘋果」的日子不遠了......
于善祿 2006-12-01 00:00:06
我們都同意,在台灣的報紙文化下,藝文之類的文化相關東西越來越不受重視
但我對於版主的「但是曾幾何時,所謂「本土化」的意識型態怪獸開始縱橫台灣各個領域之後,《中國時報》的文化藝術版便開始在該報的各落之間流浪、飄移、離散,每每遇到各式選舉或重大新聞,則更是被排除到邊緣角落」
只單以「本土化」的意識型態即推論為導致版面縮減的問題
這點,個人不甚同意與理解
本土化到底跟藝文版面縮減有什麼關係?
版主回應
本人已經在前面的回覆當中,坦誠過「同意『本土化意識型態怪獸』拿掉不會影響全文意旨」,也表示同意「真是夠了/還是不夠」網友的指正。難道現在的這位網友不看前面的討論嗎?難道所有的回應一定要人做到下跪道歉,才肯中止嗎?難道這就是現在的臺灣討論文化嗎?本人並不反對本土化,只是本土化過了頭,就會變成意識型態怪獸。
本人無意在此議題上繼續糾纏,生命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除非有人告訴我藝文版變得更多了、臺灣人的國際視野變得更寬廣了、歷史感更濃厚了......
再講一遍,本人在哀悼的是質報的逐漸消失,今天又關了一家(民生報),明天呢?也許距離只剩下「壹」顆「蘋果」的日子不遠了......
于善祿 2006-12-01 00:00:06
中時文化版的現狀,可以從「鬥爭」與「自我實現」兩個角度來理解。
「鬥爭」面:現在中時影劇藝文的安排,就是當權者趕走當年與自己對立的甲派,再把當年與甲派唱反調的乙派找回來接手。誇勝嘛,這種機會很難得。
「自我實現」面:好不容易輪到自己當權,心頭又總想著安迪渥荷的那句話,就得快做出點事兒,說要搆著紐約時報的高度,把自己弄成一份自以為是紐約時報的可愛小報報,你看看他模仿得這麼努力,好乖好可愛呀。
下次來了個喜歡倫敦的人,讀者就得看中文模擬泰唔士報了。
以後還有得鬥呢。這就是人生。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最認真,跑新聞最努力,寫稿最優美。每個人都認為別人最懶最混,新聞寫得最差。每個人都可以找出一大堆自己讚,別人爛的理由。
所以上面講的誰沒素養誰有素養,其實雙方都差不多。可是雙方都認為自己最好,這也是人性:與其檢討自己,不如怪罪他人。人生就是這樣子啊,孩子們,要長大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