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7 16:50:05kevin

高地梯田 菲原民的防災智慧

高地梯田 菲原民的防災智慧
 
【聯合報╱劉炯錫/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總幹事(台東市)】 2009.10.07 03:32 am
 
 
最近菲律賓北呂宋島多災多難,但在其深山高地的原住民村莊卻沒什麼災害,為什麼?九月下旬,我陪同南島社區大學青年工作團前往海拔約一千五百公尺的巴拿威鄉(Banaue)交流,發現他們有趨吉避凶的傳統智慧,值得分享給國人。

根據考古推測,巴拿威鄉水稻梯田已有兩千年歷史,綿延有致的水稻梯田景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現在村民仍遵循大自然法則與習慣法,山腰以下至溪谷間的山腹多為梯田;村莊多建在寬厚的山嶺線,錯落於樹林之間;山腰以上的山腹與嶺線則幾乎全是森林,由家族所有,提供薪材與建材之外,也兼顧涵養水源,並密切注意土壤沖蝕,舉例而言,要注意大樹的死亡,因其根系腐爛後所形成的孔洞常使雨水滲入土壤,導致崩塌。

這裡廿、卅歲的青年都已有自建或協建房子的經驗,有時因為土地有限,或為了交通之便,他們選在公路兩側蓋房子,這是有危險性的,因為公路切過山坡時會破壞原有的穩定狀態,很容易造成崩塌。但他們混用傳統知識與現代技術來克服問題,首先是蓋房子前,要先找到夠穩固的地基,下挖土壤約五至十公尺,有時甚至二、卅公尺才碰到岩盤或巨石,然後在此地基上建構至少四根鋼筋水泥柱來撐起房子的底座,再將底座以數根鋼筋水泥橫梁固定於山坡土壤裡的岩石上或人工水泥塊上。

這樣還不夠,為了防止地基陷落,從地基往下到公路、溪床或平台間,需要砌石並做出多層的梯田,每層需約五公尺高、五公尺長;而為了防止上方的土石流衝擊到房子,至少要闢出三階梯田。這些梯田平常可種菜、芋頭、秧苗等,一旦發生土石流,有緩衝區的功能,土石流通常僅停留在一、二層,即使土石流夠大而越過三階梯田,也多從房屋下方的柱子空隙流過,養在屋下的家禽家畜可能遭殃,但房屋常可無恙。

再周延的設計與堅固的工事仍然會因為主人的疏失而漸漸崩毀,要經常檢查蚯蚓的活動,一公分粗、卅公分長的大蚯蚓在土裡鑽來鑽去,將讓雨水容易滲入土壤,若不抑制,梯田石牆也會垮掉。樹木根系對房屋地基與梁柱的作用,以及樹大招風而斷、倒的破壞力均不容小覤。部落有男女會館稱為「agamang」,兼有文化學校、勤務換工、急難救助及聚會場所等功能,懶惰不修繕梯田與房舍或破壞環境的人常會被大眾議論,這樣使得以社區為基礎的維生與防災體系得以有效運轉千百年。

【2009/10/07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