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1 19:35:31雲小小

麗江古城的尋常生活

搭乘中國南方航空從昆明飛麗江,一路上只聽見各式南腔北調的普通話嘈雜不已,空服員一邊送餐一邊喝斥旅客:「腳別放在走道上。」旅客們自顧自大聲聊天,我後座的頑皮小孩不斷跳動,我回頭瞪了他三次,他一旁的父親卻一聲不吭。

L的朋友李軍和小龍來接我們,一見面就接過行李、叫車、講價錢,然後我們上了一輛九人座小巴士,直奔麗江古城。

空氣中漂浮著一股清新的味道,明明陽光燦爛,但是一陣風吹來,卻感到有點涼。這就是麗江了,海拔二千多公尺的古城,七百年的石板路、木造建築,蜿蜒的流水繞過這座小小的城,構築出一幅小橋流水的古典情調。

走入古城,彷彿走入時光隧道,石板路是老的、房子是老的、四方街上跳舞的納西老人也是老的,只有老房子前面的水圳,川流不息的水,清澈見底,湍急地流著,彷彿追趕著歲月,一去不復返。

我一邊走著,不專心地看著大大小小的水圳,那麼細緻地分流,流進家家戶戶的門前,人們洗菜、洗衣服。看著納西女人背著籮筐或柴火或小孩,充滿生氣地生活著,感受到一股力量,來自女人的、母性的天然力量。

小龍和李軍合夥在麗江開了兩個小店舖,賣小藝品項鍊包包,兩人都是外地人,小龍是北京人,長得像中國版的F4,高瘦的身材,眉清目秀,讓人賞心悅目。李軍是新疆烏魯木齊的漢人,也是瘦長的身材,做得一手好「拉條子」(新疆拉麵),李軍有個雙胞胎哥哥叫李建,說是雙胞胎卻是異卵雙胞胎,兩人長得不像不說,李建看起來硬是比李軍多了十歲,更慘的是他們和我同年,因此我更為李建感到不平。

我們就住在小店舖的二樓。推開店舖後的木板門,跨過門檻,是一個小天井,右手邊是樓下兩家小店舖共用的廚房,左手邊一座窄窄的木頭梯通上二樓,繞著天井有四間房,走廊邊堆著草編帽、小皮包、小皮畫,我們就住在主臥房,小店舖的正上方。

房間正中央是張舒服的雙人床,這原本是小龍夫妻的房間,特意讓給我們住。床頭的木窗推開,往下望就是老街石板路,往上看就是清澈的藍天,沒有電線,一望無際。

艷兒是小龍的太太,哈爾濱人,人如其名,很是美艷動人,美艷指的是外表,動人指的是她的內外兼顧的好功夫。當我拿著雲南旅遊指南,翻到麗江地區,指著書上介紹的美食:雞豆涼粉、麗江粑粑、雲南米線、清真牛肉麵什麼的,艷兒豪氣大方地說:「想吃什麼儘管說,我給妳們做!」果真說到做到,背起竹編後背筐,領著我和L上市集買菜。

我問艷兒為何要背籮筐,東西放在後面萬一給人偷走怎麼辦?艷兒說背籮筐表示是當地人,賣菜的不會亂開價:「賣給外地人,價格不一樣的。」跟著艷兒,見識海拔二千多青康高原上的市場。市場上多半是農產品,我們買了石榴、水梨、蘋果、米線、一大塊雞豆涼粉、還有一些不曉得名字的食物。

雲南食物中,米線算是很出名的主食,市場上買米線,計算單位是斤,一斤500公克,艷兒一口氣買了6斤,那麼多要吃多久啊,「三兩天就沒啦!」基本的吃食都好便宜,讓人懷疑這樣的價格農民怎麼生存?

走在街上,賣吃食的小販不少,麗江古城是個熱鬧的觀光景點,觀光客來來去去,在生意之外,居民的生活也和古城融為一氣,買賣新鮮蔬菜、路旁炸土豆(馬鈴薯)、賣涼水、石榴、野生小蘋果。

小龍和李軍還特地帶我和L上一家清真牛肉麵館子—哈記牛肉麵,吃道地的回族牛肉麵,是我的旅遊書上推薦的店,結結實實的一大碗牛肉麵,滋味果真不錯,脂肥肉嫩,麵條柔滑有勁,可能真是餓了,我和L都吃下一整碗,L讚嘆:「好好吃噢!」一邊像是日本美食節目的主持人一般,作出極度滿足的表情,我當然也覺得食物不錯,卻也覺得有點誇張:「有這麼好吃嗎?」

幾次之後,李軍笑她:「給妳什麼吃,妳都這樣說,妳在台灣沒東西吃是吧?」後來我才發現,東西好吃是一回事,感情的因素才是好吃的關鍵。艷兒特地為我們做的乳扇、米線、雞豆涼粉,李軍下廚做新疆「拉條子」、酸辣雞,以及桌上各式各樣叫不出名字的菜,這些心意才是讓L不斷讚嘆的原因,台灣人講:「誠意呷水甜」,就是這個意思,連喝水都是甜的,何況是朋友親自下廚的私房菜呢!